亿时代”
标志全球人口达到
70亿人的婴儿今日诞生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亿时代”



 

  到来

  地球准备好了吗

  核心提示

  人口过剩,真实的威胁

  想象一下:时间流逝的每一分钟,地球上平均有250个新生儿呱呱坠地。

  1800年,地球人口为10亿人,大约125年后,这一数字增长到20亿人。而地球人口从60亿人跨越到70亿人,仅间隔了12年。联合国的世界人口报告估计,人口增长可能在2050年达到峰值90亿人。

  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是否最终会导致大灾难的降临和不可扭转的环境破坏——比如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大规模灭绝?

  一些生态学家提出,农业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两难境地——农业是人类繁衍和繁荣的助推器,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态问题的根源。

  “农业意味着砍伐森林,意味着肥料中的氮渗进土壤,农业用水占据了人类总用水量的85%。我们实际上在蚕食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说。

  印度作家拉尼亚尼·莫汉蒂则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商业化的世界倾向于将人口视为“红利”,以至人口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据预测,到2025年,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今,媒体和商家大部分情况下将人口视为印度最大的资产。”莫汉蒂写道,“但他们忽视了,我们不仅仅是手机和信用卡的消费者,同样也是食物和水的消费者。”

  中国人口面临五大问题

  我国目前人口形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人口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中国人口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大陆总人口13.4亿人。“十二五”时期,人口总量预计在13.9亿人以内;202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4.5亿人左右。

  第二,人口素质总体不高。近年来,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总发生率不断攀升;全国各类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6.34%;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约为12%;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第三,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仍然偏高。在2025年前,我国劳动力总量将始终保持在9亿人以上的规模,促进就业仍然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4亿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3。

  第四,人口流动迁移日趋活跃。未来二三十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全面加快、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时期,将有3亿人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

  第五,家庭传统功能呈弱化趋势。家庭规模不断缩减,空巢老人和独生子女家庭比例都有所升高。

  我国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

  

  未来一个时期,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国将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十二五”和未来一个时期,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

  链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第50亿个人诞生在前南斯拉夫。这一天还被联合国于1990年定为“世界人口日”。第60亿个人是于1999年10月12日零时2分诞生的一名男婴,地点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70亿人的世界

  近10亿人在挨饿

  

  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本月内突破70亿人大关。然而,世界上现在仍有近10亿人长期忍受饥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公布的2010年全球遭受长期饥饿人口的估计数为9.25亿人。由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修订饥饿发生率的计算方法,因此2011年世界长期饥饿人口的估计数据仍未公布。

  

  第70亿个人

  为象征性指定

  

  在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诞生的新生命中,联合国根据什么来确定第70亿个人的身份呢?

  实际上,第70亿个人是联合国自己指定的。联合国人口司根据各国递交的人口统计数据,按照人口增长率,用数学方法计算出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的日子。之后联合国将选择最可能在那一天零点出生的宝宝作为世界上的第70亿个人。也就是说,第70亿个人是一个象征性的指定。

  联合国就是以这种方式指定了世界的第50亿个人和第60亿个人。

  科学家描绘“人口消失图”

  全世界正在为“第70亿个宝宝”的降生倒计时,联合国的科学家们却绘制出一份人类消失的路线图,以此警告低生育率将最终导致没有足够女性接母亲的班。

  法新社25日称,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成功避免了近5亿人新增人口,但也令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遭遇“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卫报》评论说,人口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有多少人口,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的星球,如何共享资源。

  中国人口1500年后消失?

  据俄罗斯“vlasti”网站25日报道,在联合国科学家们绘制的这份人类消失路线图上,排在最先消失前10位的地区和国家依次是:澳门(2628年)、香港(2740年)、波黑(2770年)、俄罗斯(2888年)、马耳他(2908年)、斯洛伐克(2957年)、新加坡(2978年)、罗马尼亚(3074年)、匈牙利(3104年)和乌克兰(3200年)。

  据报道,科学家的这一预测根据净人口增长系数作出的。经过多级计算,当最后一名妇女死去,那么该国的人口再生产就停止了。

  英国《经济学家》的文章以香港为例说,按照目前的出生率,1000名妇女只能生育547个女孩,如果一切不加改变,这547名女性又能生299个女孩。以此类推,女性的数字越来越少,只需25代,香港女性人口就将从375万人减少至1人。

  这篇文章以“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女人”为题分析称,在亚洲富裕地区,许多妇女进行“婚姻罢工”,宁愿单身过一生,也不愿走进婚姻殿堂。这正是很多地方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而且,这种情况非亚洲独有,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除非生育率提高,否则将没有足够女性接母亲的班。如果目前的走势不变,即便历史悠久的中国也只剩下1500年。

  俄新网25日报道称,根据科学家的测算,共有73个国家和地区将面临人口消失的未来。有的国家人口消失的时间较长,比如美国,预计该国的人口消失时间为10万年左右。而另有大约120个国家和地区不会受到这样的威胁,它们每代居民的数量在增长,女孩的数量也同步增加。这些国家多数是非洲、中东以及拉美的发展中国家,但也包括像爱尔兰、以色列和新西兰这样的发达国家。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马戎25日对记者说,现在有两种情况会导致出生率下降:一是国家处于社会动荡、前途不明的时候,或者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人们对未来预期悲观的时候,就会少要孩子;另一种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社保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制度非常完善,人们不需要依赖子女,会产生不愿意为子女服务的想法。

  人口问题的两个极端

  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年初曾发表人口研究报告,警告全世界将迅速进入人口过剩状态。而美联社几天前报道称,目前世界上人口高增长率只有在非洲才能看到。这样矛盾的说法不禁让人疑惑,地球上的人口到底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德国新闻电视台报道说,发达国家和极不发达国家就像两条不断前行的平行线,这就是“人口问题的两个极端”:一方面,全球每年的新增人口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德国,另一方面,欧洲人口却以每年90万人的速度锐减。照此发展,非洲等地区将因人口过多难以脱贫,欧洲则因人口太少走向衰败。

  如何在人口的两极问题中找到平衡点?中国的现实经常被看做是对这一问题难度的说明。法新社25日报道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成功避免了将近5亿人新增人口,但这也令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面临“未富先老”问题的发展中国家。

  路透社评论说,专家认为,关键在于能否制订出一个经济增长计划,同时满足老龄工作人口和不断加入工作队伍中的年轻人。可惜现在还没人能给出清晰答案。

  英国《卫报》24日认为,人口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比如在碳排放量增加上。澳大利亚学者西蒙·巴特勒说:“人口不是污染。把气候变化归咎于人口过多就好像说野火烧起来要怪罪树长得多一样。”《卫报》评论说,过度强调人口问题会让我们忽视真正的核心问题,问题不在于到底有多少人口,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的星球,如何共享资源。

  西方的“奇思妙想”令人感慨

  对于联合国科学家们绘制的人类消失路线图,25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都认为,这个结论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们也感慨于西方研究者不只着眼于功利主义成果,甚至有些奇思妙想的探索。

  北京大学教授马戎说,联合国学者的结论是把人类的繁殖看成了原子分裂,实际上社会发展不能靠数学推算,但这个研究的价值在于用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警示世人,而很多科学研究的价值就在于风险预报。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表示,所谓“人口消失路线图”淡化了很多发展中的要素,是在一个人为设置的理想化条件下进行推算。但西方的很多科学研究注重的不是结论的对错,而在于命题是否有研究价值。

  (综合《国际先驱导报》《环球时报》)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2011年10月31日,地球会迎来她的第70亿位人类居民。

  这被视为一个令人悲喜交集的里程碑式的时刻,危机感伴随着成就感而来。在富裕国家,低生育率和越来越少人口进入就业市场,令经济可持续增长前景堪忧;而在贫困国家,高生育率阻碍发展,加重贫困。

  近年来,随着粮食价格高涨、能源短缺、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等问题持续地“骚扰”着这个世界,科学家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一个终极命题——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迎接即将到来的70亿人口时代,地球准备好了吗?

  ▲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