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自助餐厅里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盘子里堆食物,尽管你已经饱得直打嗝?你有没有去买一本时尚杂志,只为了获得附赠的T恤衫,尽管它可能不合身?还有,遇到商店“买二送一”,你是否为了那个赠品而买下两个根本就不想要的东西?
答案是不是有?简单来说,我们原来压根儿不想买的东西一旦免费了,就变得难以置信地吸引人,尽管它或许并不会带给我们什么真正的实惠。
你大可以管这叫“占便宜没够”,但是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一书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里郑重其事地将其纳入实验范畴,并诠释了免费是如何让“精明”的人们陷入非理性的。
马上跟我做道智力题。假如商家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价值10美元的亚马逊网店的免费礼品券,另一个是付7美元便能拿到的价值20美元的礼品券。你选哪一个?
如果你一下就选了前者,那你就和艾瑞里教授在实验中所测试的大多数人一样。再仔细做个减法,到底哪个更划算?
事实上,利用免费的策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早已被精明的商家们洞悉。几年前,亚马逊就曾推出了购书超过30美元即免运费的促销手段。果然,大部分顾客情愿通过花钱多买两本书的方式来换取免费的待遇,各地销售额大幅增长——除了法国。
难道是法国的顾客更加理性?真正的原因是法国分店采取了只收1法郎邮费的促销方式。1法郎大约是20美分,坦白讲,这已经够划算了,但法国人仍旧无动于衷,直到亚马逊将免邮费引入,这个浪漫的国家也变得狂热起来。
要知道,零的魔力不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实验、商人的策略,还存在于你我的生活。正在减肥的朋友,想想这样的场景是否熟悉:你在一家餐馆和朋友们开心地聚会。饭桌上,一种牌子的可乐是零卡路里的,另一个牌子是每瓶3卡路里的。你觉得喝哪个牌子的可乐更靠谱?即便两种可乐中卡路里含量的差别微不足道。
答案想必是,零卡路里的可乐最有益于健康,喝着它,感觉真是太好了——服务员,再给我来俩炸鸡腿!(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