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马珂)近日,有文物爱好者向记者反映,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发现了一块罕见的唐代石碑,石碑隐没于荒草之间,由于缺乏保护,再加上人为损坏,石碑上很多字迹已模糊不清,希望引起社会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将石碑保护起来。
11月2日,记者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一番打听、寻找,终于在后院东北角太平间前的荒草丛中找到了这方巨大厚重的唐代石碑。石碑有两人多高,两臂来宽,深陷地面。经测量,此碑通高3.8米,其中碑额高90厘米,碑面高220厘米,厚50厘米,已沉陷地下的碑座有70厘米。碑额隶书“大唐偃师令雍州司马平公之碑”;碑额上部雕有滚龙,侧面雕有龙头、佛龛,龛内有石雕佛像;碑面上部文字较清晰,但有人为破坏痕迹,下部由于深陷地面以下,已模糊不清。
记者找到了对此地文化颇有研究的浚县档案局原局长、浚县县志办原副主任栗松岭先生。栗先生告诉记者,根据碑文记载,此石碑立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按照唐墓碑制,该地应是墓主平氏的祖坟。平氏在外做官,死后葬于祖茔,此处曾被当地村民称为石碑洼。碑文书体为优美的唐隶,由唐代文辞大家刘允济(时与王勃齐名)撰文并书丹。唐碑楷书盛行,像这样的隶书并不多见。“这样的唐代石碑很少见,是一件集历史、书法、艺术于一身的精品。”栗松岭先生说。
随后记者联系了市文物工作队牛队长。牛队长表示,他们也知道这方唐碑,但由于此碑过大,不好移动,所以将在原地对其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