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秦颖 渠稳/文 张志嵩/图
核 心提示
与10月份26℃的最高气温相比,刚进入11月,寒冷的空气让人感觉突然从深秋进入了初冬。不过,突如其来的冷风却吹热了鹤城“冬经济”,摆地摊的市民和商户早早摆上了换季物品,冬装也在一夜之间入驻大小商户,火锅热了,南北旅游也火了。
出行
出门戴围巾穿棉袄还嫌冷
11月3日一大早,天空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气温也一下子降了许多,不少市民都围着围巾、穿着棉衣出行,前两日还尽是单薄秋装甚至是丝袜、长裙的街头景象,忽然一下子改变了。
市民刘爽告诉记者,前些日子上班时她只是穿了一件长袖T恤加一个薄外套,但是早晨一下楼忽然发现气温降了好多,于是她马上回家换了一件加棉的小袄,秋裤也换成了保暖的那种,即使如此,她上班的路上还是觉得有点儿冷。
尽管已经意识到气温在不断下降,但是不少市民还是被11月3日的小雨“忽悠”了一把。“今天下午要把厚的冬装拿出来了,不然气温要是再这么降下去,现在的衣服应该很快就不能穿了。”刘爽说。
而对于骑电动车、摩托车以及骑自行车上班的市民来说,在雨中行驶的滋味非常难受。11月3日,记者注意到,不少骑车的市民纷纷戴上手套以及口罩,一些市民还外加了一件厚厚的防风外套。
“现在早晨骑自行车上班必须戴手套了,特别是今天还下着雨,不仅脸被雨水打得难受,骑车时感觉风一直往衣服里钻。”每天都骑车上下班的陈小姐说,如果气温再降,她就不打算骑车上班了。
与骑车市民的抱怨不同的是,不少出租车司机则早早出门迎接雨天低气温下的火热生意,11月3日上午7时许,记者打车时发现,从九州路到华夏南路短短几公里的距离,就遇到不下5个招手打车的市民。经过记者允许,司机张师傅在快到达华夏南路的时候接了一位带着小孩的女市民。
“天气变凉、变热、下雨、下雪的时候我们的生意都特别好。11月2日看报纸说这今天下雨,我一大早就出门了。今天不管在新区的哪个路段,都能碰到打车的市民。”出租车张师傅告诉记者,从早晨出门几乎一直有乘客。
食品
火锅市场“火上浇油”
伴随早晚较冷的天气,我市的美食主旋律也悄然发生变化。日前,记者走访多家市内餐厅时发现,各种滋补火锅、酸辣粉等暖身食品再次成为市民新宠。
火锅暖身,在寒冷的天气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为市民的最爱。11月2日傍晚,记者在新区淮河路一家火锅店看到,从18时左右到22时歇业,进来吃火锅的人流就一直没有断过。11月3日上午,记者在兴鹤大街、黎阳路等火锅店聚集的街道采访时发现,各家火锅店也早已结束了夏天门可罗雀的局面,生意红红火火,不少市民都是一家子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聚餐驱寒。
除了火锅,诸如鸡公煲、麻辣烫等食品也成为了市民的首选。记者进入一家鸡公煲店,马上感觉到一股热浪袭来,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该店服务员介绍,一进入11月,生意更加红火了,从中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前来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黄河路记者看到,众多商家把大锅冒菜、酸辣粉等适合冬天吃的美食都摆在菜单最显眼的位置,“虽然没到冬天,但这些暖身食品特别受市民青睐,这两天我的生意特别好。”一家以麻辣烫、土豆粉为主的摊位老板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笑着对记者说。
旅游
南北两地旅游热
随着北方天气的日渐转冷,我市的旅游行业普遍进入淡季,但是个别线路却出现了“热现象”。记者在我市新区各大旅行社采访时发现,我市目前较热的旅游线路主要分为两条。“现在正是去海南、云南、厦门旅游的最佳时期,由于北方天气转冷,很多市民开始像‘候鸟’一样向南方地区迁徙;同时也有一些市民钟爱更冷的地方,比如东北等冰天雪地的自然风光。”我市九州路上一家旅行社的刘经理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大旅行社前往中部省份的线路基本已经停止招揽游客,但是前往云南、海南等南方城市的价格都普遍提高了。“春秋天,前往南方城市的线路基本上都组不成团,但是入冬以来,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数十位游客,几乎可以每天往海南、云南发团。由于现在是南方旅游热的黄金期,所有价格都出现了300元到500元不等的提价,以云南为例,9月份时,前往云南的散客,每位游客的出行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但是现在已经涨到了3000多元钱,因为现在去云南旅游的人太多了,所以水涨船高。”刘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他们旅行社都可以接待10多位前来咨询去南方旅游的市民。
“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亚热带风情的海南,现在已经成为冬季旅游的黄金线路,由于景区宾馆预订情况非常火暴,所以现在有钱也不一定能出得去。”一位姓周的导游对记者说。
这位姓周的导游还告诉记者,去南方旅游的市民不少,但是去东北旅游的市民也是络绎不绝。“我刚接待了一对儿刚结婚的夫妻,他们打算去哈尔滨感受冰天雪地的浪漫。”这位导游还告诉记者,10月底,哈尔滨迎来了第一场大雪,气温也已经降到了零下10多度,现在哈尔滨抓住这个时机,提前把冰雪节提上了日程,冰雪节期间,无与伦比的冰情雪韵,全面彰显“欢乐冰雪,激情城市”的节日主题。进入冬季的哈尔滨,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国的旅游“热点”。
商家
冬装登场取暖用品热销
11月3日虽然不是周末,但记者在我市几家大型商场发现,尽管不少商家的冬装并没有任何促销活动,但是仍有不少市民前来选购。正在黄河路某大型商场挑选棉衣的市民韩露告诉记者,上个月她就想给自己买冬装了,但是凉意迟迟不来,就没有下定决心。没想到几天的时间,温度一降再降,“以前的冬装都不适合上班时穿了,看来这两天是非买不可了。”
“上周这个时候天气还算暖和,很多市民选购的还是薄内搭和外套,所以虽然我们店早早就上了不少冬装,但销量并不太好。现在天气冷了,这两天市民几乎都是看冬装,我估计这两天这批棉衣的销量会有很大好转,我们现在已经计划再次进货。”华夏南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乐呵呵地说。
与服装店卖家的快速反应相比,不少取暖家电以及取暖小物件也纷纷登上了销售热卖区。11月3日突降小雨,给本来就备受瞩目的取暖用品再添了一把“火”。记者当日中午在新区几家销售家电的商铺、超市发现,取暖器、暖水袋、手套等各种保暖商品开始陆续有市民选购,各个商家脸上也露出了了灿烂的笑容。
“虽然今年的冬天还未到,但我们的取暖器已经摆好了,也就这两天销量上去了点儿,让我们商家也燃起了热情。”一位销售电暖器等取暖家电的销售商对记者说。
与商铺换季一样,新区不少摆地摊的摊主也早早换货上架。小唐每天晚上都在新区步行街摆摊。小唐早在两个月以前就开始进毛袜、手套、暖水袋等冬季必需品了。
“毛袜、手套、暖水袋、掌中暖、围巾、帽子、棉鞋垫、棉拖鞋都是冬天必需品,这些小件儿价格也不高,不少年轻人每年都要备一套新的。像前两天天气还不太凉,我已经卖出去不少冬天保暖的小商品了。”小唐告诉记者,有些女孩子冬天爱漂亮,不愿意穿太厚,像她摊位中的毛绒长筒袜等商品的销量一直都不错。
此外,定做冬季沙发软垫的商户也迎来了不少市民,很多市民都准备为自己家的沙发做一个新的保暖棉套。位于黎阳路附近的一家从事沙发垫加工的商铺本周的订单几乎已经排满了,该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来他们店里看布料定做沙发软垫的客户一下子多了不少,三个店员根本忙不过来,他准备下周就叫老家的亲戚过来帮忙。
养生
进入冬季后如何养生
11月3日,记者发现,除了早早地穿上了鸭绒袄、棉衣等过冬衣物外,伴随着气温下降,羊肉等食品也出现了销售火热的情况。3日上午,一位在超市购买羊肉的市民告诉记者,现在真是分不清楚季节了,今天好像就是冬天,进入十月下旬,气温就降了下来,所以准备给家人买些羊肉,用来滋补。“冬季及时进补,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可以养养身体。”家住鹤翔西区的张云莲大娘告诉记者,她希望记者帮她咨询一下相关专家医生如何在冬季进补。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内记者看到,自从天气突然转凉以来,儿科、内科、急诊科的病人也多了起来,“这一段时间,医院的病人比往常突然多了一倍还多,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5岁以下的儿童,多以感冒为主。”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医师韩伟对记者说。
韩医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现在是流感高发季节,不少市民都患上了感冒。他提醒市民,天气多变,大家应注意保暖、个人卫生和饮食。
“11月份以来,昼夜温差、室内及室外的温差很大,身体一时难以适应就容易生病。特别是10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容易在天气转凉的时候患上感冒,希望广大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做好保暖措施。另外,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越来越差也是重点保护人群,在这样的天气里,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感冒等症状。”韩医生说,因此,在早晚和中午要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韩医生还提醒市民,初冬季节,需要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人体免疫力。“市民还需要在冬季多喝水,尽量避免吸烟酗酒,多吃时令蔬菜及水果,这样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针对张云莲提出的如何在冬季进补的问题,韩医生告诉记者,市民不能一味地进补,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有方式地进补。“未成年的孩子应当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豆制品,同时多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少吃一些辛辣食品。老年人应当多吃一些羊肉等温性食物,可以起到暖身补肾的妙用。”同时韩医生还告诉记者,现在只是初冬季节,因此,市民还是要重点预防秋燥,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适度进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