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污染之苦 长江大学教授下跪求援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饱受污染之苦 长江大学教授下跪求援
与钢铁厂的“战争”长达四年 污染钢厂已被责令停产
  11月2日,数十名长江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先后到荆州区、荆州市政府门前下跪请愿。
 

  11月3日傍晚,湖北荆州。楚航特钢厂终于停止了机器的轰鸣,沉寂了下来。

  走进与钢厂相邻的长江大学校园,仍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煤焦味。校园广场上,一群老人正在和着温和的音乐跳健身舞,学生们来来往往,人们似乎已对这种让人有些犯恶心的气味习以为常。

  楚航特钢制品有限公司,这家小型特钢厂南面不过百米,便是长江大学西校区。

  由于不堪忍受楚航钢厂对校园的废气、粉尘和噪音污染,长江大学的数名教授于11月2日到荆州区、荆州市政府上访投诉,要求关停这家特钢厂。教员们甚至采取了打横幅、下跪等肢体语言表达诉求。

  “钢厂刚搬到这里时,和校区还有几百米的距离,可是这4年,钢厂不断扩张,越来越挨近校园。”一位参加上访的长江大学教员告诉记者。

  “每次一刮北风,钢厂的味道就飘过来,一吸气人就恶心犯晕。”3日傍晚,长江大学校门口,一位在此地开了11年饭馆的老板向记者抱怨说,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4年。

  在舆论的风暴中,11月3日晚间,荆州市政府向媒体发布消息称,当天下午,荆州区政府已对楚航金属制品公司采取了停电措施,该工厂已停止生产。

  逐臭抗争

  埋首卷宗的教授们顾不上斯文了。

  一位最近参与集体驱除臭味抗争的长江大学教授介绍,以前楚航钢厂属于国有企业时,并不在临近长江大学西校区的位置,而是在大学东校区。由于学校师生对污染反映强烈,最后政府将钢厂搬到了荆州古城西边,建起来现在的新钢厂。

  但滑稽的是,新建钢厂的南边恰好是长江大学西校区。2007年厂区迁移后,煤焦味在长江大学的东校区消逝了,但又在西校区弥漫开来。而这几年来,钢厂的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隔着校园院墙外的一条河,对面就是钢厂高耸的烟囱和轰鸣的厂房。

  这位教授拿出了一叠资料,包括荆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局2010年对于市政协金卫斌等三位委员提案的答复,同时还有“荆州市群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工业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材料。

  这位教授说:“如果真按照这些材料来执行,这个钢厂早就应该关门了。”

  而事实是,臭味仍然无休无止。

  据了解,这几年在教授们集体抗争逐臭的过程中,钢厂依旧在正常生产,直到11月3日下午5点,迫于各方压力,钢厂才停工。

  这一刻,师生们等了好久。师生们对楚航特钢制品有限公司(下简称“楚航公司”,也称楚航钢厂)的举报,旷日持久。

  据该校师生称,楚航公司于2007年建成初期,厂区与学校相距约500米,发展至今,两者间隔已被压缩至100米左右,而该公司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音整天弥漫于学校校园,致使“许多师生出现头痛、白血病、咽喉炎等慢性疾病,难以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2007年10月,长江大学部分师生代表实名向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举报,其后又五次向湖北省和荆州市有关方面进行了举报。但此间楚航公司并未停产,反而还扩大了产能。

  2010年11月23日,当地环保局针对学生的举报回应称,该厂排除废气的主要原因,为其收尘装置未达到预期效果。

  荆州市环保局在对上述举报回应的最后提到,已要求群力楚航分公司进行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收尘装置、加强厂区环境管理等两方面整改。

  不过,长江大学西校区师生则称,即便在荆州市环保局于2010年11月已要求楚航公司整改后,该公司仍在排出有毒有害气体,“熏得实在难以忍受。”

  2011年3月31日,荆州市30名高校师生代表,第一次走进荆州区政府大院当场反映问题;此后又于11月初再次来到政府反映情况。

  企业“茁壮”

  楚航钢厂的产品为“地条钢”。据记者了解,“地条钢”是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熔化拉制而成的钢材。由于生产中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硬度和强度都不可能达标,不仅浪费能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和巨大的安全隐患。

  地条钢也是很多“豆腐渣工程”的祸根。湖北襄阳城建局一位采购人员告诉记者,湖北小城市的很多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采购了大量地条钢。

  荆州市质监局方面对记者表示,楚航分公司属于非法生产企业,没生产许可证,属无证生产,生产的钢材质量也不合格,曾遭到多次查封。

  市质监局荆州区分局还发现,楚航钢厂标注的企业名称、地址与生产许可证上的企业名称、地址不符。“用的都是群力公司的证书,并没有自己的证书。”

  而此间有业内人士透露,楚航钢厂(公司)最早是一家金属回收公司,后开始批量生产特钢,而据钢铁业内人士称,称特钢实属抬举,其实是借此名义生产很多污染严重的钢铁制品。

  荆州市群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大仁分公司一位杨姓经理对记者表示,群力下属3家公司都是独立法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质检不过关”。

  除了经营上抗压抗监管的“策略”外,楚航公司及其母公司从建厂一开始就和政府走得很近。他们曾经为当地政府国企改革、下岗职工安置立下汗马功劳。

  并且,楚航钢厂及其母公司荆州群力公司在荆州人脉颇广。记者获悉,荆州市群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吴振炎,吴同时为荆州区人大代表。

  当地政府更愿搬走大学

  荆州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陈姓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小钢厂属于招商引资项目,并不是非法企业,拥有生产许可证,也有环评报告。据介绍,该钢厂位于荆州工业园区,而工业园区内的市民很少,主要就是长江大学的这个校区,政府曾建议长江大学搬迁,但至今还未达成搬迁协议。他解释说,即使该钢厂搬迁走了,但工业园区还有其他企业,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长江大学搬迁。

  陈主任称,政府各部门非常重视长江大学师生的诉求,今年3月31日就要求该钢厂停产整顿,“尽快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政府承诺“加大对该公司环境监管力度,改造不好绝对取缔”。

  长江大学教授王水说,虽然荆州区主管工业的副区长冯中山确曾表示“用6个月时间改造,改造不好绝对取缔”。现在6个月时间早已过去,而该钢厂的污染却更加严重。

  官员扬言

  “你们可以搬到非洲去”?

  据王水介绍,2日上午,长江大学几十名教授、博导、博士跪在区政府门前,长达50分钟都无人理睬,荆州区政府主要领导自始至终不屑于见师生代表。一位分管工业的冯姓副区长对师生的上访诉求采取敷衍的态度,并扬言“非洲没污染,你们可以搬到非洲去”,“你们去市政府吧”。师生代表最终赴荆州市政府上访。

  荆州区信访局局长刘林松介绍说,长江大学的师生代表前来区政府上访,“他们第一时间就请这些代表到会议室协商,但这些代表不愿意到会议室协商,执意堵在区政府门口”。副区长冯中山赶到后,积极面对师生的要求,希望与师生代表认真协商,“但师生们表示不相信区政府,所以又去了市政府上访”。他同时表示,冯中山“为人谦和,富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绝对没有说过“非洲没污染,你们可以搬到非洲去”。

  该区政府办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对冯中山的话,长江大学师生断章取义”。

  监管怪圈

  在这样的公司面前,当地政府部门也实在挠头。

  荆州区副区长冯中山公开承认,企业确实是违法生产,没有手续,但企业已经办起来了。

  荆州市环保局荆州区分局方面表示,楚航钢厂自2007年成立以来,排放的污染物一直严重超标,建设时未办理环评手续,事后补办的手续与实际建设情况不符;但由于企业已投入资金改造,近期几次监测不超标。

  “我们应当相信科学,既然环保局检测是合格的,也不一定就说对师生们的健康有多大影响。”冯中山曾这样试图说服长江大学的师生代表,但师生代表提议,在校区为冯中山提供一套住房,请荆州区领导“住半年体验一下”,区领导立即拒绝该提议。

  据记者了解,楚航钢厂原本计划建在宜昌,但由于不合格被取缔,后由荆州区招商引资进来。

  今年3月,荆州区政府承诺用半年时间解决楚航钢厂的污染问题,“再给半年时间,先让企业整改,如果实在整改不好了,关停也好或搬家也行。”

  今年6月28日,荆州市政府下达督办通知,要求辖下各地政府7月1日前对本辖区内挂牌企业下达停产整治或限期治理通知。但7月4日至6日,当市环保局对全市8家省挂牌督办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其他7家企业均全部停产,唯有荆州区政府仍未对楚航特钢下达关闭决定。

  此后,市环保局在一份7月15日发布的《全市2011年上半年环保工作检查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中提出要求:“楚航特钢必须在8月31日前关闭。”

  11月3日荆州市环保局回复记者称,“环保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并在2008年10月下达了停产通知。”

  政协提案人在此前一份提案意见栏上直陈:“市质监局、环保局对该厂的监管是有效的,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该厂的监管是乏力的”。

  但此间,荆州市一位负责招商引资的政府公务员也对记者坦陈,由于楚航公司对当地税收贡献较大,并且是区政府亲自招进来的企业,二者已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数据显示,2010年,楚航钢厂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缴纳税收1496万元,被荆州市评为纳税先进企业。

  而其母公司荆州市群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更是一度被称为“从破产企业到纳税大户”的样板。

  并且,对环保污染的多部门管辖,也是治理不力的因素。

  2008年7月2日荆州市经委有关领导在调查楚航公司情况后曾称,“经委只是参与了调查处理,群力公司的大仁公司、津海公司和楚航公司使用了中频炉炼钢坯,可生产许可证是质监部门颁发的,执法主体也是质监部门,我们没有执法权。”

  而正是这种多方监管、总体乏力的格局下,铸造了不合规企业持续多年的经营生态。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日报》等)

  @网络微评@

  @金艺:那一跪真是无比沉重,却又显得格外无力……

  @秦建中:都二十一世纪了,一群具有现代意识的人却还跪在政府楼前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这不仅仅是长江大学教授和学生们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如果权力不会谦恭,那么,社会公众只能选择下跪。

  @南方都市报:辛亥革命都一百年了,我们还在跪“父母官”……从“跪天跪地跪父母”到“跪天跪地跪父母官”,历史画出了一条悲怆的下滑曲线,让人不愿读,更不忍读!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