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也有地道战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1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洲也有地道战
二战期间乌克兰3000公里地道
造就地下奇迹

  阿拉斯“地下城”中士兵们留下的食物和饮料盒子。
  敖德萨地道战纪念馆放着当年的一挺重机枪。
  阿拉斯“地下城”的每块区域都以家乡名命名。
 

  核   心提示

  地道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战争形式,从冷兵器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战争。地道战注重隐蔽自己,突然袭击,猝不及防间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因此,每场地道战几乎都与奇谋相连,直到战争停息多年之后仍能穿越尘封,令人不寒而栗。

  【地道特点】

  阿拉斯整个地道网络由两个“大迷宫”组成,每个都长约20公里。士兵们可以从城中每家每户的地道入口进去,然后走向指定的区域。其中建有餐厅、教堂、加油站、轻型铁轨等附属设施,以及一座设备齐全的战地医院。

  【地道特点】

  敖德萨地道互相交错,上下分列,有的多达3层,深入地下20多米,蔚为壮观。地道总长有2500公里~3000公里,无数的空隙、坑道、竖井岔道组成了错综复杂、蜿蜒曲折的地道迷宫。地道里还分布着“男宿舍”、“女宿舍”和“厨房”,最多时这里曾住过 380多人。

  法国阿拉斯地道战:

  英国矿工掘出的地下城

  1917年发生在法国北部的阿拉斯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地道作战,对阵双方是协约国英法联军与德国军队。战役打响前,英法联军在阿拉斯地下开掘出庞大的地道网络,埋伏下整整2.5万名士兵。1917年4月9日清晨,这些士兵从地道中冲出,出其不意地攻入德军阵地,以微小伤亡取得了整场战役的胜利,阿拉斯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经典一战,而阿拉斯地道也从此名载史册。

  3个月挖出庞大的地道网络

  当年的阿拉斯是同盟国与协约国军队争夺的焦点——一旦夺占阿拉斯就等于洞开了巴黎的门户,整个法国便岌岌可危。从1914年到1916年,阿拉斯几易其手,1916年战事日趋紧张,阿拉斯已是满目疮痍,英法守军在一片废墟上加紧修建防御工事。与此同时,攻势凌厉的德军在小镇东部虎视眈眈,他们正在向这里集结重兵,最高统帅路德维希甚至已让人铸好了纪念碑,准备在破城之日将它安放于小镇的最中心。然而,这些德军并不知道,就在此刻,一项地下工程正在他们眼皮底下悄悄进行。

  在经历了1916年索姆河战役的惨重伤亡后,英法联军得出了一条血的教训:跟装备精良、战术多变的德国步兵师硬碰硬,无异于大规模自杀!他们变更了作战策略,雇佣了来自新西兰隧道公司的500名经验丰富的矿工,与一队平均身高只有5英尺3英寸的英国约克郡矿工组成挖掘队,仅用3个月时间便在阿拉斯地下挖出了庞大的地道网络。

  整个地道网络由两个“大迷宫”组成,每个都长约20公里,能够容纳2.5万名士兵。地道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狭窄,相反,它能够让两支部队自由穿行,最宽的地方甚至可以铺设一条供应补给的铁路。挖掘工程结束后,人们又立即在其中建立起餐厅、教堂、加油站、轻型铁轨等附属设施,以及一座设备齐全的战地医院。

  2.5万名士兵藏在“地下城”

  阿拉斯地道于1917年全线竣工,英法联军司令部决定在1917年复活节发起反攻,2.5万名士兵开始在英国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的指挥下,秘密进驻这座巨大的“地下城”,准备伺机而动。在他们头顶上方数十米处,就驻扎着如狗一般机警、却对地下情况毫无察觉的德军。

  士兵们在等待了一个多星期后,战事终于爆发。1917年4月9日清晨5时30分,英军第三突击师发起进攻信号,随后,多支联军小分队有序地从指定出口冲出地面,奇迹般地出现在敌人眼皮底下,向驻扎在阿拉斯的德军第二和第六步兵师发起突袭。当日,大雨滂沱,寒风刺骨,在猛烈的迫击炮火掩护下,联军顺利进入德军阵营。狼狈不堪的德国人没有想到英法联军会在距离自己不到一英里的地方突然出现,他们连靴子都没来得及换,有的甚至还穿着睡衣就成了俘虏。

  此役,英法联军大获全胜,以1000多人的微小伤亡击溃了整个德军师团,成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10多公里,身后的巴黎从此安枕无忧,阿拉斯地道战也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重建了阿拉斯小镇。新的居民希望能够忘却战争留下的所有创伤,于是市政当局草草封闭了“地下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镇上一部分知道“地下城”存在的居民将其重新启用,作为地下掩体保护人们免遭空袭。但是一到战争结束,地道又被重新封闭,从此不见天日。

  地洞入口设计成不同的形式

  光阴荏苒。直至1990年,当地一个名叫阿兰·雅克的男子决心对神秘的阿拉斯“地下城”展开调查。起先,雅克发现了“布伦海姆”区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多片未知隧洞区逐渐浮现。1994年,因一次天然气管道维修工程,他又发现了“汤姆森”区。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当时的英法联军部队如何进驻地道,以及发起进攻的过程细节也被雅克一一理清。“士兵们可以从城中每家每户的地道入口进去,然后走向指定的区域,在那里等待数天后便可集结完毕。为避免迷失方向,部队进驻都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小镇里四处可见的‘TOC’标记就表示‘从此进入地洞’,为混淆敌军视线,这些入口都设计成不同的形式……进入地道后,每个洞穴都由石灰岩柱隔开,每间都标上了号码,战士们通过事先派发的数字陆续进入指定的洞穴。这些洞穴也有明确的分工,有些用于居住,有些是厨房,距离汤姆森区不远还建了一座700个床位的大型医院,甚至配备了手术室和停尸房。”1999年,阿拉斯地道的部分区域在修复后改建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阿兰·雅克也成了这里的首席讲解员。

  乌克兰地道战:

  3000公里的地下奇迹

  敖德萨位于乌克兰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为濒临黑海,又有着“黑海明珠”的美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入侵苏联,乌克兰便成为德军东线的主战场,敖德萨当然不能幸免,它于1941年沦陷,被德军占领长达3年之久。

  然而奇怪的是,尽管经受了战火摧残,但敖德萨容颜未改,市内无数的古迹名胜几乎毫发未损,而与它相隔不远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却在战争中满目疮痍,这就是所谓的“敖德萨奇迹”。

  铸造奇迹的正是敖德萨地下纵横交错的地道。1944年4月10日深夜,一次精彩的地道偷袭彻底瓦解了德军的斗志,他们最终向兵临城下的苏军投降,城市光复,而敖德萨地道战的光辉也从此彪炳史册。

  战役下一步如何进行很棘手

  1944年3月26日,敖德萨外海的海战接近尾声。战斗已打了5天,激战的双方是苏联黑海舰队和纳粹德国的罗马尼亚舰队,在大量陆基航空兵以及海岸火炮的配合下,苏军共击沉德军护卫舰4艘、鱼雷艇12艘、快速登陆驳船16艘,也就在当天下午,德军旗舰“格明登”号被鱼雷击沉,这场旷日持久的海战终于尘埃落定。

  在海战进行的同时,苏军装甲部队强渡敖德萨北面的德涅斯特河成功,随后便发起了对敖德萨市区的进攻。海上、陆地的对外联系都被切断,驻守敖德萨的德军第三集团军顿时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敖德萨驻军司令、德第三集团军统帅西格蒙德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固守待援——此刻他手下还有9000多精锐部队,弹药供给也很充足,两个军火库的囤积足以让德军再坚持一年。况且西格蒙德手中还有一张王牌——在敖德萨战役打响前,他已命人在城内四处埋设炸药,而沃伦佐夫宫、波托茨基宫、敖德萨大歌剧院这些沙皇时代的建筑瑰宝更是早就被炸药包围。

  果然,苏军在攻克了敖德萨外围后便不再推进,只派出小股部队展开试探性攻击,一方面是担心大举进攻会破坏城中的文物古迹,另一方面,与德军巷战不仅会蒙受巨大伤亡,也会推迟整个战役的进度。敖德萨战役下一步将如何进行,这是摆在苏军统帅面前的棘手问题。

  神秘地道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人的到访为整个战局带来了转机,他就是敖德萨地区游击队长帕夫里科·莫罗佐夫。他向苏军统帅部建议:暂停敖德萨正面攻势,派遣游击队员经地道潜入德军军火库将其引爆,这个“釜底抽薪”之计定能使德军军心大乱,光复敖德萨就会变得易如反掌。莫罗佐夫的主动请缨很快得到了批准,苏军统帅部还派出两支工兵小队,配合莫罗佐夫的行动。4月10日晚,敖德萨城中发生了两次惊天爆炸,熊熊大火映红了整片夜空,德军军火库被成功炸毁。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就在撤退途中,莫罗佐夫和他的游击队员与德军遭遇,一番激战后全部壮烈牺牲。

  由于军火库被炸,困守在敖德萨城内的德军部队,直接面临着弹药物资短缺的威胁。4月27日,穷途末路的德军发生哗变,在拘禁了统帅西格蒙德后弃城投降。苏军兵不血刃进入敖德萨城。莫罗佐夫的游击队以及那些神秘地道,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地道总长有2500公里~3000公里

  敖德萨地道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地下蕴藏着丰富石材,从1794年敖德萨建市至今,敖德萨的城市建设一直依赖于地下石材,因此就在敖德萨地下留下了长达数千公里的地道。这些地道互相交错,上下分列,有的多达3层,深入地下20多米,蔚为壮观,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而这也成了现在敖德萨不能修建地铁的主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敖德萨地道的总长有2500公里~3000公里,二战中,当地游击队曾绘制出一份精确的地道分布图——建筑工程师出身的莫罗佐夫功不可没,而他率领游击队炸毁德军军火库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1996年,乌克兰政府特地在敖德萨建立纪念碑,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

  与纪念碑一同落成的还有敖德萨地道战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城市西北郊,入口在一个约3米深、近百平方米的露天空地上,参观者需拿一支蜡烛走入光线昏暗的地道。无数的空隙、坑道、竖井岔道组成了错综复杂、蜿蜒曲折的地道迷宫,这里的温度常年维持在8℃~10℃,地下水不断渗出,阴冷潮湿,游击队员在地道内生活、战斗了3年多,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当年敖德萨游击队的作战室周围的地道里还分布着“男宿舍”、“女宿舍”和“厨房”,最多时这里曾住过380多人,其中就有不少女战士和儿童。宿舍和厨房设施都非常简陋,所谓的宿舍,其实只是依地形开凿的宽约6米、深不到2米的石床,上面铺了一条破毛毯,而厨房也只有两只水桶和三四个碗。

  (据《环球人文地理》)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