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车贴”被质疑浪费合法化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车改两年节约3442万 局级干部月补2600元
“车贴”被质疑浪费合法化

 

  核心提示   从2009年起,杭州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公车改革,涉及100多个单位,分三批进行车改。所有局级领导干部全部取消专车,自行解决出行问题,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经过两年多时间,市政府的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

  截至目前,除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公、检、法及3个驻外办事处以外,其他党政机关、参公单位、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初步完成车改。

  公车改革三模式

  ■相关

  公车改革三模式

  

  一、货币化改革

  取消机关一般公务用车,按月按人发放交通费用补贴。车改后因公用车时,可通过公交车、出租车或公车服务中心车辆等方式解决。

  办法使用者浙江杭州:这种模式看起来比较彻底,能够有效地减少公车数量,遏制公车私用,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如何确定交通补贴标准。

  

  二、集中统一管理

  将各机关公车交由公车管理中心(机关车队)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

  办法使用者山东泰安:有利于优化公车资源配置,提高公车使用效率,降低车辆运行成本。但集中管理模式一般需要以政府机关集中办公为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受限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机关间公车使用矛盾增加。

  

  三、加强管理监督

  通过加强监督,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严格限制车辆编制和使用方式,压缩公车费用开支。

  办法使用者中央机关:此种模式改革风险小,可解决公务用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不足之处是仍局限于现有公车管理模式,容易出现反弹和反复,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中国经济周刊》)

  公务员“车贴”分9档

  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车改办主任何新根介绍说,杭州车改的基本理念是“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所谓单轨制就是公车上缴统一处理;货币化是指向公务员发放“车贴”;市场化是指成立公车服务中心,将留用车辆进行市场化管理。

  据统计,参加第一、第二批车改的机关单位,共计上缴了400辆公车,其中200辆公车由服务中心留用,132辆补充执法单位工作用车不足,57辆被拍卖,剩余11辆做报废处理。发放“车贴”,是将普通公务员至局级公务员分为300元到2600元9个档次,交通补贴每月直接打入公务员市民卡,可以用于乘坐公交车、打的、加油等各项交通事务支出,但不能取现。

  公务员有偿借用公车

  为了保障政府部门正常公务用车的需要,杭州市设立了公车服务中心,公务员借用公车与打的一样,有偿计价使用,计价方式完全市场化。据了解,目前,公车服务中心有专职驾驶员61人,截至今年5月底,为车改单位提供出车1.5万台次,安全里程200余万公里。

  杭州有关部门对车改前后财务开支进行比较发现,第一批车改单位公车开支比车改前下降32%,第二批车改单位下降30%,两年节约费用总计3442万元。

  “车贴”被指“浪费合法化”

  据悉,杭州还配套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公职人员向社会“借车”或转嫁费用等行为,凡违反有关规定的,一旦发现将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扣发车贴;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杭州车改”在受到舆论肯定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质疑,最多的意见集中于“车贴”。市民刘一舟说:“凭啥干部就可以用公车,取消公车就得发车贴?为啥不能像百姓一样完全自理?如今欧美国家并没有‘公车’‘车贴’一说,咱们为啥做不到?”

  杭州市民裘冬梅说,按照每月22个工作日,每天打车四次计算,月打车支出也不会超过1000元。“一个正局级公务员的车贴比普通百姓工资还高,怎么说得过去呢?”

  专家表示,车改之难实为公权“革命”之难,“杭州车改”为其他省市车改提供了一个借鉴。浙江大学博士张建中说:“要承认杭州车改并不完美,是一个折中方案,也是无奈之举,但它至少是‘节能减排’和节约开支的。”(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