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荣誉,可让他说经验时,他却说得那样简单——“爱好”。他叫闫军,是鹤煤集团三矿一名普普通通的矿工,在机修队从事电器维修工作,但他凭着个人对技术的爱好和坚强的毅力,亲手研制和改造的项目不下200项,获得市级以上技术部门认证的就达20多项,近日,他又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首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
成功全因爱好
闫军,46岁,中等身材,皮肤白皙,一副眼镜的背后,闪烁着探求知识的光芒。记者问他自学成才的经验时,他回答说:“我成功的经验只有两个字——爱好!”
1987年,闫军技校毕业后,分配到矿上从事电器维修工作。“我在学生时代,就喜欢自己做个对讲机、收音机或遥控模型。而参加工作后,又从事电子类的维修工作,这正是我喜欢做的事。为此,我感到很满足,没有想过要干一番什么事业。”闫军憨厚地说。
这就是一个煤矿首席技师成才的“秘诀”吗?真是简单得出奇!陪同采访的三矿文明办主任许宏勋介绍说:“其实,他还有一个‘出奇’呢!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事业的道路上,进取的步子快得出奇。自修完了6套电器专业课程,自学了电器自动控制编程,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达十余项,有一些拿过全国煤炭系统科技成果奖,多次受到公司、市、省、国家等有关部门的嘉奖……”
工作的需要是我进步的动力
工作一段时间后,闫军看到矿上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甚至有些设备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还成了矿上的负担。领导的焦虑和叹息,工友的抱怨和无奈,曾不止一次地叩击他的心灵。
一次,矿上的压风机断水保护装置突然“罢工”,采煤工作面被迫停产,正在家休班的闫军被急召到矿上。打开风机,他像一名严谨的外科医生,经他诊断,是水压低造成压风机误判。由于矿上使用的是压力开关,停水时压力就大,检测到了就会停车,经常发生误判,造成频繁停车。闫军反复研究,自制了一个压风机断水保护装置,代替了原来的老式压力开关,时常“撂挑子”的压风机就这样被“驯服”了。此事过后,矿领导和身边同事纷纷称他为“矿工专家”。
“为对得起‘矿工专家’这个称号,和满足矿井工作的需要,我必须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一些。”闫军说。1990年7月,为实现斜坡轨道的运输标准化,闫军承担了“微机控制的全自动防跑车装置”项目的电气设计工作。为使该装置适应井下环境,保证其在无人值守条件下的可靠运行,闫军深入现场采集干扰信号数据,一干就是半月,精心编制出了抗干扰程序,并顺利投入使用。当谈到与同事相比有何优势时,他坚定地说:“只要我想干一件事,就非要干成不可,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决不退缩!”
“一滴汗水一个字母”学编程
1989年8月份,当他了解到矿上主轨道防跑车装置技术滞后时,毫不犹豫地捧起了编程教科书。为此,他苛刻地给自己定下常人看来难以完成的学习目标,常常压得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他很少领略电影场上的欢乐,很少在星期天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学习编程这一年,他光买书的邮寄单竟达到了320元钱,而那时的闫军一个月工资才45元。
就这样,闫军以惊人的毅力,16天不分昼夜地学习单片机原理与运用。懂行的人都知道,像闫军这样的文化底子,要用单片机设计编程可说是困难重重,说他“一滴汗水一个字母”是不算夸张的。
一山越过攀新山。2003年5月,闫军又参与了三矿主胶带输送机更换胶带项目,经他与技术人员一道成功实践胶带机胶带更换新技术,较传统技术提前17天恢复原煤生产,一个工作面就多生产原煤8万多吨,为同行业在工作面更换胶带操作技术上提供了借鉴。
领导和工友对我的认可
就是最大的赞誉
自担任矿首席技师以来,经过闫军亲手研制和改造的项目不下200项,获得市级以上技术部门认证的就有20多项。其中,“压风机断水保护装置”获河南省第四届青工“五小”智慧杯竞赛优胜奖;“机电动态管理系统”获市级科技进步奖;“调度模拟盘改造”获河南省QC成果奖;“二水平主皮带机胶带更换技术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4年12月,他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9年5月,他又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10月份,他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首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
面对诸多荣誉,闫军只是浅浅一笑:“领导和工友对我的认可就是最大的赞誉。无论是谁,只要敢于给自己定下较高的奋斗目标,并有坚定的信心,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晨报记者 李丹丹 见习记者 韩文雪 通讯员 王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