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中国在迎来她成立50周年庆典前夕,表彰了一批为共和国的强盛作出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科技专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授勋名单中,黄纬禄的名字赫然在列。
“两弹一星”元勋逝世
我国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黄纬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4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1945年进入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
黄纬禄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奠定了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发展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他成功地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学习 差点被导弹炸死】
数学满分考上大学
说起黄纬禄与导弹的机缘,可能要从他考大学时的故事讲起。
黄纬禄自幼聪慧机敏,自小学至中学,他的学习成绩都很出色。那时,令他神往的大学是清华和交大,黄纬禄一直朝着进入这两所名校的方向努力。高三那年,他的数理化考试全是100分。
毕业前,黄纬禄更加用功。他约一位要好的同学租一间房子住下,每天足不出户,废寝忘食。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用功过了头,身体一时吃不消,双腿突然疼得走不动路了。就医无效,他只得在同乡的扶送下回家养病。
回家半个月后,他的腿奇迹般地康复了。然而此时清华和交大的招生已结束,他只有怅然地听着同学们畅谈考后的感想。
既已错过太阳,就别再错过月亮。他立马从伤感中振作起来,报考了正在招生的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前身)和浙江大学。结果是两校同时录取了他。父母为儿子的身体考虑,让他进了离家近一些的中央大学。
那年报考这所大学的学生有2000多人,黄纬禄考了总分第一名(为此,他就读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特向他颁发奖学金)。其中数学考卷是7道15分的题,他考了满分。数学系的教授很想录取他。黄纬禄也心情激动,暗自梦想将来成为数学家。原本作为第二志愿的数学系要录取他,却被作为第一志愿的电机系捷足先登。在两系协商无望的情况下,黄纬禄想,将来就当一名电机专家吧。没想到,这让他跟以后搞导弹“沾了边”。
晚到半小时躲过一劫
1943年,英国工业学会邀请中国选派留学生到英国工厂实习,正在重庆一无线电公司工作的黄纬禄被选中了。他先到伦敦标准电话电缆公司实习了一年,后又转到马可尼公司实习。不过为了接触到实质性的技术,他向英国工业学会申请去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无线电专业学习。
1945年秋天,他如愿以偿。两年后的秋天,黄纬禄以论文《无线电多路通信》获硕士学位。
黄纬禄在英国实习之时,恰是二战酣战之际。在那里,他目击了德国V1、V2导弹轰炸伦敦的一幕幕情景。
V1导弹就是无人驾驶飞机,命中率较低,发动机声音很大,很远便可听见。燃料燃尽时,发动机停止工作,机体便俯冲下来,落地爆炸。黄纬禄就差点丧生在V1的爆炸声里。
英国工厂有条明文规定:实习生可以晚到半小时,即8点半上班。一天,一枚V1就在他晚来的半小时里落在了他实习区的窗外。他一到厂就见自己的办公室被炸得破损不堪,与他一起的5位英国人当场死了4位,另一位在送往医院途中死去。看着血淋淋的惨状,他庆幸自己是实习生,更庆幸自己的好运气,但他还是惶恐不安地担心下一枚导弹的来临……
英国为反击V1,很快研制出了喷气机。面对喷气机的威胁,德国又改用V2。V2就是地地导弹,速度较V1快得多,每小时飞上千公里。V2的命中率也不高,也是打到伦敦区便可。
一天,黄纬禄得知伦敦博物馆里解剖了一枚没有爆炸的V2导弹,专供人们参观。好奇的黄纬禄哪肯错过这个机会,便去博物馆一睹为快,看到了导弹的真面目。
黄纬禄是中国导弹专家中最早见到导弹的人。从那时起,他便梦想备受列强欺凌的中国能拥有导弹。
【研究 走近导弹“中枢神经”】
“跳槽”担任总设计师
1956年,在钱学森的倡导下,我国将导弹研制和原子弹研制一起列为12年规划项目之一。当年成立了研制导弹的国防部五院。1957年国家又决定成立二分院,专门研制导弹的控制系统。当时中国在控制方面的人才极为短缺,仅钱学森学了些这方面的知识。偌大个中国,选控制方面的人才如上天摘星一样难。黄纬禄1947年归国后,就在上海无线电公司研究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该所改为重工业部电器工业研究所。1952年,他被调到北京通信兵部,恰在“沾边”之列。1958年春,他被调至二分院任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电机通信与导弹控制全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黄纬禄“跳槽”至此,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漆黑世界。但也有话说“隔行不隔理”。各门类学科有“行”的独立,也有“理”的共融。导弹控制系统分指导、稳定和供电三个部分,黄纬禄对供电并不陌生。供电技术在控制系统中如心脏向全身供应血液一样重要,若不能正常向导弹各部件供电,整个导弹的操作就难于成行。
从仿制开始独创之路
当时的黄纬禄从苏联提供的资料和一枚“1059导弹”(P1飞行导弹)实体学起。他与同事们互相磋商,一个个难点在研讨中得以化解。解剖“1059导弹”过程中,不时地牵起他对伦敦博物馆V2导弹实体的回忆。那虽是不到两小时的参观,却留下了大致的印象,眼前P1的比照,让V2的印象由模糊变得清晰了。他感觉P1与V2的控制技术大同小异,没特别之处。越往后越清楚地意识到P1和V2的控制技术是非常简单的。
1960年11月5日,我国首次仿制P1导弹成功。接下来便是自己设计制造。囿于经验,开始自制时,还是摆脱不了仿制模式的牵制和诱导,创新的部分很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苦摸索,创新的成分逐渐多了起来。
由近程到中程、远程以至洲际导弹的控制技术的发展创新就不是P1、V2所能比拟的了,这时的控制技术完全走出了苏联模式,制导功能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确。在黄纬禄主持下,我国导弹控制技术由仿制到自制,如金蝉脱壳般拓展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独创之路。
【成功 为伊消得人憔悴】
“请从ABC讲起”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作出研制潜地导弹(固体战略导弹)的重大部署。1970年,黄纬禄又由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转任潜地导弹总设计师。
由分管一个部分的设计走向总体设计,对于黄纬禄而言,是对他技术上的一次大的全面考验。他又从头学起,一上任就与同志们冒着炎热酷暑到南京长江大桥上做箭体落水试验……
每每遇到具体难题,他从不因自己是总设计师就不好意思向手下的同志请教,总是很自觉地放下架子带着疑惑到下面去求师解惑:“这个问题我不懂,请你给我从ABC讲起。”他求知的虔诚感动着被问者。“这个问题你就当我完全不懂,请从ABC讲起。”对一知半解的问题,他也不马虎放过,他说,从ABC讲起会使他接受得更全面、更快一些。
黄纬禄真诚求实的态度、富有亲和力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手下的每一个人,他好学的精神也引领大家面对现实,去弄通吃透一道道技术难题。
潜地导弹是在水下潜艇上发射的,这就有诸多陆地导弹没有的技术问题,比如克服水中阻力的水下弹道问题、弹体封密问题,因潜艇的晃动或行进又需解决发射点的位置、平台调平的基准等问题。众多技术难题都在黄纬禄与同事的通力合作中得到圆满解决。
体重下降11公斤
1982年春,潜地导弹发射进入最后的技术和组织准备阶段。黄纬禄宛如快接近终点的长跑运动员,迈出了百米冲刺的步伐。为确保发射万无一失,他日日夜夜带着几度困扰他的胃溃疡病坚守在现场,对技术上的每个细小环节,都事必躬亲、仔细检查,对每份技术参数都详尽核实。因过度操劳,他胃口大减,饭食难咽,几个月下来,体重由64公斤降至53公斤……
10月12日下午,我国渤海海域碧波万里,天空湛蓝无云,海面荡着细小的波浪。顷刻间,潜地导弹如蛟龙腾跃出水面,打破了海面上宁静的画卷,喷吐着白色的云柱直刺高空,云柱如蚕吐丝,越吐越长,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的景观……“成功了!成功了!”海岸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雀跃欢呼。
这枚发射成功的潜地导弹,后来被人们称为“巨浪”。
黄纬禄说:“我从事导弹研制工作30余年,在这一段生涯中,既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也饱尝过失败的辛酸,往往在失败的痛苦教训中通过反面的经验,获得走向成功的途径,深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正确性。我非常热爱这一事业,我认为它是祖国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一个因素。祖国强盛起来,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将会受到尊敬和爱戴,再不会受到欺压和蹂躏,因此期望有更多的青年同志参加到这个行列中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鼓舞下,把我国的导弹事业发展得更加宏伟壮丽!”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