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过两关胜出概率只有1/15000
西汉“基层公务员”月薪多少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汉末年考“公务员”难度不亚于现在
连过两关胜出概率只有1/15000

  在汉朝,“察举”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
 

  选拔方法: “策试”和“察举”

  大伙儿都知道曹操的传奇故事,可是曹操是怎么当上官的您知道吗?曹操做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这个官职负责河南孟津一带的社会治安,兼管地方防卫和征兵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那一年,他才20岁。20岁就当官,现在很少见;不用考试就能当“公务员”,现在更少见,但在汉朝算不上新闻。汉朝的公务员选拔分两大类:一类叫“策试”,跟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接近;一类叫“察举”,用不着考试,直接由地方官向上级政府推荐,再由上级政府安排去做官。

  理论上说,地方官愿意推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道德品质特别好的人,一种是工作才能特别突出的人。一经推荐上去,前一种人会获得“孝廉”的称号,后一种人会获得“秀才”的称号。为了避东汉第一代皇帝刘秀的讳,在曹操那个时代,“秀才”通常叫做“茂才”。有了孝廉或者茂才的称号,也就等于具备了做“公务员”的资格,等着国家分配工作就是了。

  曹操曾经说过:“年纪尚少,顾视同列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意思是自己做官非常早,上班之后发现跟自己同一品级的官员很多都已经50多岁了,就那还算是“年轻干部”呢。其实东汉后期屡有严令,孝廉不能低于40岁,而曹操被推荐为孝廉时仅20岁,假如不是虚报了年龄,就是地方官帮他瞒天过海。

  在曹操那个时代,孝廉的数量要比茂才多得多。因为道德品质这东西不容易衡量,是好是坏地方官说了算,很容易造假;而工作才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造假的,地方官夸某人如何如何能力超群,皇帝试着给那人个官做,发现不行,举荐人肯定要受处分。为了保险起见,地方官更热衷于推荐孝廉,而不太热衷于推荐茂才。

  核心提示

  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国考”大战在全国拉开帷幕。那么,古代的“公务员”考试怎么考?录取率如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汉朝的“公务员”考试。

  考试内容: 考题分好几种

  有人说了:假如一个人具备做“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地方官却没有发现他或者不愿意推荐他,那他岂不永远也做不了公务员吗?

  也不是,他可以参加策试。策试是公开的,而且分地方策试和中央策试,就像现在公务员考试分全国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一样。

  策试的考题又分好几种:有“贤良”策试,主要考处理公务的才能;有“明经”策试,主要考对先秦典籍的掌握程度;有“文学”策试,考文字表达能力;有“直言”策试,考对国家政策和社会问题的熟悉程度和应对之道;还有“有道”策试,考天文星象周易占卜之类的学问。这些不同类型的策试并不是都要参加,考生只要参加一门并且通过考试,就能做“公务员”。当然,如果能通过一门以上更好,做官会更有把握。

  我们熟悉的一些历史名人都是通过策试走上仕途的,例如发明地动仪的大科学家张衡曾经通过“文学”策试,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哲学家董仲舒曾经通过“贤良”策试,《三国演义》里有位“辽东王”公孙度,曾经通过“有道”策试。

  录取率: 一万五千分之一

  在曹操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做“公务员”的难度是不亚于现代人的。譬如说察举,它有指标限制,一个60万人以上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3名孝廉,不到60万人但超过4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两名孝廉,不到40万人但超过2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1名孝廉,低于20万人但超过10万人的郡国每两年才能推荐1名孝廉,而低于10万人的郡国每3年才能推荐1名孝廉。

  汉朝末年的人口比现在少得多,60万人以上的郡国没几个,像曹操的籍贯所在地沛郡,总共才25万人,地方官那年推荐了一个曹操,就再也不能推荐其他人了。25万比1,多么吓人的比例,一个平头百姓要想做孝廉,比登天都难。

  再说策试,地方官举办的“贤良”策试录取率一般是150∶1,过关者再参加中央的“贤良”策试,录取率一般是100∶1。也就是说,假如你成绩中等,连过两关最后胜出的概率只有一万五千分之一。

  (据《河北青年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