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全年增长速度达8.9%
GDP预测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件具有标志性的大事。
2011年全年的GDP又将增速多少?蓝皮书指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2012年,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经济增速虽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GDP增长率预计达到8.9%。
蓝皮书课题组专家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开始向自主增长有序过渡,国内通货膨胀由累积释放转呈逐步缓解,2011年和2012年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运行在平稳、较快的合理增长区间内。
原 因
多因素助力 物价下不来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称,与改革开放以来几轮物价上涨相比,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复杂,有国际的,有国内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深层次的,还有现实的。
首先,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长期外贸顺差多发的货币和2009年前后大量的贷款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消化,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球性流动过剩对我国的影响也还在发生作用。
另外就是农业的问题:基础不牢、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畜产品的商品率低。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对农畜产品的需求旺盛,农畜产品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价格必呈上升趋势。
此外就是成本上升的推动,这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专家还表示,目前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原油、铁矿石、粮食、油料等大宗进口商品价格仍在高位波动,推高国内商品的价格。
不过专家认为,总体上看明年物价总水平增长呈回落态势。主要原因是明年导致物价下行的因素增多:随着秋粮丰收,粮价和蔬菜价格涨幅都将趋于放慢,从而拉低CPI涨幅;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货币金融政策将继续温和调整,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所减轻,从而对物价增长有所抑制。
明年增幅趋缓 上涨4.6%
CPI预测
2011年,“涨”字牵动人心,老百姓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就是物价上涨,从2011年初至今的月度CPI数据给出了“涨”字的答案。
蓝皮书指出,2011年,我国CPI上涨率持续高位运行,2011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5.6%,除1、2月份保持在4.9%的水平外,其余7个月上涨都在5%以上,其中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下自2009年以来CPI的新高。
不过,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CPI涨幅将在第四季度有所回落。
10月份,CPI从9月的6.1%下降0.6个百分点达到5.5%。这是自7月份创下6.5%新高后,连续3个月下跌。
10月份,在蔬菜批发市场同样能够感受到变化,生姜产地市场批发价从最高的9.6元/公斤暴跌至0.7元/公斤,大白菜一元钱3斤,多买还便宜。
根据全年的情况,蓝皮书预测,2011年的CPI涨幅全年可能达到5.5%左右。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2年,蓝皮书预测,2012年物价总水平增长呈回落态势,预计2012年CPI上涨4.6%。
心提示
核
昨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2012年《经济蓝皮书》,预测2011年全年CPI持续高位运行,全年上涨5.5%,专家对此表示,尽管如此,我国并未进入“高通胀”时代。总体上看,明年物价总水平增长将呈回落态势,预测CPI上涨4.6%。
另据蓝皮书预测,2011年我国GDP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2012年GDP增长率预计达到8.9%。
现 象
物价“算你狠” CPI最终破六
今年以来,物价快速上涨。确切地说从2010年下半年起物价就开始攀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接连破三、破四、破五、破六。
涨价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民间概括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辣翻天”等。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表示,CPI的上升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生活成本增加了。
对 策
要让居民收入跑赢CPI
周清杰表示,价格不断上涨是一个大趋势,关键在于如何使居民增多收入。
实际上,发达国家的物价也在上涨,但发达国家人们的收入跑赢了CPI。
周清杰表示,价格上涨不要紧,关键是要看收入涨了多少,居民怎样来增加收入,从政府的层面讲,是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
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明确: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比 较
金砖国家
通胀率都较高
实际上,不仅是中国的通胀率高,其他金砖国家(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基本都是此种情况。
2010年11月,我国CPI同比增长5.1%,创下年内新高。
对比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近期CPI涨幅均大大超过了有关国家预设的通胀目标。
2010年的前11个月,巴西CPI累计增幅已达到5.25%,超过全年通胀水平目标,俄罗斯CPI也已上涨7.2%。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经济体则普遍处于通货紧缩态势,部分国家CPI上涨未超过2%。
正如周清杰所说,处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大,就会造成物价的上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表示,新兴国家普遍面临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压力,在这一进程中,农产品涨价不可避免。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中,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及很多新兴经济体的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占比较高,上涨是正常情况。
预测数据
与实际数基本吻合
记者统计《经济蓝皮书》近年来的数据发现,蓝皮书对CPI、GDP的增幅预测和实际的数据相比,最多相差2.6个百分点,预测的数值和实际数基本吻合或贴近。
其中预测最为精确的一年是2010年,社科院预测的CPI上升3.3%,与实际保持一致,GDP预测的9.9%与实际仅相差0.4%。
记者根据蓝皮书预测的数据计算发现,近年来,CPI年均上升3.3%,GDP年均增长 9.75%。这和30年来的平均数值不相上下。
相 关
改革开放以来5次物价上涨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这一次,我国经历了5次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分别是1980年、1985年、1987年~1989年、1993年~1996年、2007年~2008年。
1980年 当时急于摆脱“文革”后的经济萧条,通过大量进口国外机器设备,“大干快上”若干项目实现“四化”。结果短期内进口、投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激增,严重破坏了总供求平衡,物价迅速上涨。
1985年 1984年通过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财政承包、放权让利、拨改贷和价格“双轨制”改革全面推行。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预算约束,加之随后实行货币化工资改革,致使1985年物价涨幅接近两位数。
1987年~1989年 这次的通货膨胀较严重,居民消费物价涨幅达到18.8%,一度出现抢购生活必需品和银行挤兑现象。
1993年~1996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与此同时,开发区、房地产热迅速升温,并出现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的金融“三乱”现象,居民消费物价涨幅高达24.1%,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2007年~2008年 这次通胀发生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的背景之下,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非常突出。
(据《法制晚报》)
释 疑
中国未进入“高通胀”时代
有说法称,中国进入高通胀时代,就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升。
CPI通常是世界各国判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但世界各国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3%~5%的范围是普遍意义上被认为出现通胀的标准。
周清杰表示,中国有着自己的国情,并不适用于这一标准,实际要比这一标准高。况且,我国CPI并不是每年都在上升。
周清杰分析了具体原因,他表示,我国和发达国家并不一样,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等,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需求非常旺盛,这都会造成价格的上涨。另外,还受到劳动力短缺以及环保压力等影响,所以增幅必然会高于发达经济体。
“水流慢就没有泡沫,流的快就会有泡沫,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门槛要高一些。”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也表示,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是正相关,经济高速增长必然拉高需求,需求增大必然拉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