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间鸡舍,4000只产蛋的鸡每天吃掉1000余斤饲料。而王军印夫妇每天铁打要做的三件事是,磨一次饲料,喂三次鸡,上午下午各收一次鸡蛋,还要在鸡场卖鸡蛋。12月17日,这是记者在淇滨区大河涧乡牟山脚下王军印家的鸡场采访时了解到的一组数据,而数据的背后凝聚着这对山村夫妇为勤劳致富付出的艰辛和向美好生活不断努力的奋斗精神。
12月17日是个周末,但对于王军印夫妇来说,别说周末了,即便是春节,他们过得也和平日一样忙碌。当日上午9点多,记者赶到王军印家的鸡场时,因为饲料快用完了,夫妻俩大早上开着三轮车出门买玉米了,由女儿小语照料鸡舍。小语在市里教书,只能每周末回家帮父母干些杂活,其弟在新区一家饭店当厨师,平时更很少回家。
从早忙到晚,一天不得闲
两间鸡舍建在王军印家的小院里,大的一间面积约140平方米,小的一间面积约70平方米,鸡舍里共养了4000只鸡;而两层简易小楼,一楼是堆放饲料的仓库,二楼住人;还有一间繁育鸡苗的鸡舍尚未启用。
穿上一件蓝布大褂、头顶塑料袋,记者随小语进了鸡舍。推门而入,2000只鸡的咕咕声如机器轰鸣声刺激耳膜,同时鸡粪味儿扑鼻而来,鸡舍的高温让记者的眼镜片也雾化了。整个鸡舍设置了7排铁鸡笼,一排分双向三层,每个鸡笼里有4只鸡,鸡蛋会自动滚落到一个槽中。正值下蛋高峰期,记者和小语一起忙着拾鸡蛋。
在拾鸡蛋时,不时有附近超市的老板骑三轮车来买鸡蛋。小语说,每天都有固定的客户来拉鸡蛋,偶尔滞销时,她父母才拉着鸡蛋出去卖。上午11点,两个鸡舍的鸡蛋都拾完了,王军印夫妇拉来一车玉米粒到家。“下午还要拾一茬鸡蛋,一天下来能收上来400多斤。”五十岁出头的王军印脸上饱含岁月遗留的痕迹,他卸下玉米,又去仓库拉饲料,准备喂鸡。王军印的妻子张俊英带记者来到仓库,指着堆放高高的一袋袋饲料说:“这是买来的豆粕,一吨要一千块钱,还要买玉米、营养料、石粉。四样原料经过这台电磨机碾磨、搅拌,就成了鸡饲料。”
每天早晨6点一睁眼,王军印夫妇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鸡舍喂鸡,白天忙活,到晚上8点磨好第二天的饲料后,这一天才算结束。
从山区走进城市,又从城市扎根农村
大河涧乡地处山区,这一带靠种粮为生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村民都出门打工了。1994年,王军印一家四口就搬出山区,在鹤煤二矿租房做起了小生意。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夫妻俩卖过西瓜、小饰品,开过粮油店,家也从二矿搬至六矿,后来还在大胡村等地租过房子。2004年,小语上大学期间,王军印查出了患肝腹水,从此一家踏上了治病的路,攒了几年的积蓄花干了,还欠下外债。
2005年,王军印的身体有了好转,一家人又回到了牟山脚下的老家。起初养过兔子,但没有赚到钱,后来把一间兔舍改成鸡舍,养起了鸡娃,又把小鸡养成了下蛋的母鸡;再后来,一间鸡舍不够,院子里又盖起一间更大面积的鸡舍,随着王军印的鸡场规模扩大,生意有了起色。这两年鸡蛋价格在持续上涨,记者问王军印是不是大赚了一笔,而他边喂鸡边说:“养鸡是个功夫活,每天琐碎的事情很多,还离不开人。这两年鸡蛋价格波动较大,价格高说明市场上出售的鸡蛋少了,间接说明养鸡人少了。养鸡赚的是微利,不干够四五年是摸不着市场规律的。”
虽然生意好了起来,但王军印一家过得依然很简朴,家里用的还是老式家具。“每天忙得顾不过来收拾房子,俺两口趁还能干,攒钱还要给俺儿子娶媳妇呢!”王军印的妻子张俊英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从山区走进城市,又从城市回到农村,生活的坎坷,并没有使王军印一家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而在坚持中走上了新生活。
□晨报记者 王帅 实习生 樊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