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邓少华 见习记者 李蔚/文 记者 张志嵩/图
核心
提示 她是海归博士,还是一位年薪30万的外企高管,从2004年至今,她深入到贫困地区义务支教7年,足迹遍及黑龙江、贵州、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等省、自治区。今年秋季开学时,她来到我市鹤山区鹤壁集镇李荒小学,成了这里的义务支教老师。
2011年9月1日,一辆漂亮的“甲壳虫”汽车出现在鹤山区鹤壁集镇李荒小学门口,从车上走出一位美丽、时尚的女士,她就是到李荒小学义务支教的海归女博士姚媚君。
“海归”、“女博士”、“年薪30万”、“开着高级轿车”,这些信息在李荒小学、李家荒村和附近的矿区引起不小的震动。得知姚媚君是来义务支教的,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些人开始猜测这位女博士到来的目的。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艰苦的环境没有吓走姚媚君,她的执着和亲和力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赞赏。
北川的孩子让她坚定了支教信念
姚媚君,江苏无锡人,今年33岁。2002年,她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加拿大莱斯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她修满学分,从莱斯桥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专业毕业归国。也就是在这一年,她在哈尔滨开始了义务支教生涯。
多次相约后,12月23日,记者在李荒小学见到了姚媚君。她中等身材,没开口先带笑,让人觉得很亲近。
当天上午没课,记者来到时,姚媚君正在办公室里备课。虽然办公室内有一个煤炉和一个台式电暖气,但给人的感觉还不如室外太阳底下暖和。
“无锡和鹤壁的温差约有20度,在无锡这个季节,穿裙子也不会感觉太冷,我有点害怕这里的冬天。”姚媚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之前去过哈尔滨、新疆等地支教,都是在春夏时去的,冬季在北方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考验。”
姚媚君出生于书香门第,她最敬爱的外公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老人去世前给后辈们留下一句话:无论生活条件好坏,都要热心公益。
外公的话深深地影响了姚媚君兄妹。从加拿大回国后,姚媚君和哥哥一样开始从事公益活动。哥哥捐资助学,姚媚君则开始义务支教。
2008年,姚媚君的儿子到了上学年龄;哥哥的公司又急需翻译,在哈尔滨支教的她回到了无锡,一边帮哥哥料理公司事务,一边照顾孩子。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到无锡,姚媚君放下手中的工作,说服家人,于当晚乘飞机赶到成都,搭乘了一辆拖拉机赶到都江堰抗震救灾。8天之后,她又赶到北川。和许多志愿者一样,天一亮就起床,半夜才睡觉,整天都在忙着救人、分发物品。
一天,姚媚君被带到100多个孩子面前,被告知,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全部由她负责。无助、恐慌、渴望帮助,孩子们的神情深深地刺痛了姚媚君。
“那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把他们都带回家,可又不现实。”姚媚君说,从那时起,她更坚定了义务支教的念头,“我希望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带去温暖。”
也就是在那一年,姚媚君哥哥的公司派人到鹤壁考察,并决定为浚县的王楼小学捐资。这次公益活动让姚媚君了解了鹤壁,并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到这里支教。2011年9月,姚媚君终于实现了心愿,成为鹤山区鹤壁集镇李荒小学的支教老师。
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天堂
“像孩子依赖着肩膀,像眼泪依赖着脸庞。你就像天使一样,给我依赖,给我力量;像诗人依赖着月亮,像海豚依赖海洋。你是天使,你是天使,你是我最初和最后的天堂。”这首五月天的《天使》是姚媚君最喜欢的歌,到哪儿支教,她就把这首歌教到哪里,凡是她教的孩子多数都会唱。
在李荒小学支教的这段时间里,姚媚君担任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姚媚君说,她本来想教孩子们英语的,可是她发现这里孩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些,于是就改教语文了。
李荒小学周围是矿区,只要起风,空气中就满是煤灰,有些孩子的小手和小脸整天黑黑的。“饭前便后要洗手”、“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这些城里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就会说的词语,对于这里的有些孩子却显得陌生。于是,除了教孩子知识外,姚媚君又开始教孩子礼貌用语。
有一天,一个男孩儿告诉她,说以后放学不想跟小朋友说“再见”了。姚媚君问他为什么。小男孩儿说:“一个一个地跟同学说‘再见’,太累了。”孩子天真的话让姚媚君笑出了声。
班里有个叫杜鑫华的男孩患有心脏病,无论说话还是做事节奏都很慢,没有小伙伴愿意和他玩。为了树立学生们的团体意识,帮助杜鑫华,姚媚君就组织大家玩一些团结性的智力游戏,让孩子们感觉到团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缺一不可。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现在每次分组玩游戏时,孩子们都会争着喊:“杜鑫华,来和我们一起玩吧。”
有一次,因为家中有事,姚媚君回无锡几天,有学生家长打来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学校,说孩子想她了。有学生上网和她聊天,问的最多就是“老师,您啥时候回来?我想你了。”姚媚君提着行李回到学校那天,班里的学生都挤在校门口,一边喊着“老师回来了”,一边争着帮她往宿舍提东西。姚媚君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荒小学经常会停电停水,这是姚媚君之前没有想到的。她第一次到附近的中泰矿业去为学生打热水时,班里的几个孩子远远地跟在她身后,姚媚君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一个孩子说:“老师,你第一次去那里,我们怕你迷路。”听了孩子们的话,姚媚君非常感动。
“孩子是天使。”姚媚君说,正是这些朴实的孩子给了她坚持的力量。
“她的执著
打动了我们”
李幸福是一位老教师,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上他的语文课。姚媚君来了之后,语文课就由她接替。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喜欢上了姚老师。因为姚老师不仅会讲很多故事,还时常会给他们一些小礼物,如一块巧克力、一个卡通笔、一个漂亮的日记本。谁的脸脏了、手脏了,姚老师还会给他们洗。
李幸福说,有一天,他问同学们喜欢谁给他们上语文课,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姚老师”。李幸福说,听到这样的回答,他一点也觉得不意外。现在不仅仅是学生喜欢姚老师,同事们也都很喜欢她。
“她给学生们带来了温暖与快乐,给学校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李荒小学的牛校长这样评价姚媚君。
赵媛媛跟姚媚君住一间宿舍,在谈到姚媚君时说:“姚老师比我大10岁,像大姐姐一样,她经常会主动给我们做饭,让人心里暖暖的。”
对于从小生长在南方的姚媚君来说,鹤壁的冬天真是太冷了。虽然办公室和宿舍都生着煤球炉,但似乎并没有增加多少温暖,姚媚君只好将厚衣服穿了一层又一层。
赵媛媛说:“别说一直在南方生活的姚老师了,就是我们这些之前生活在城里的人也受不了。在这里,除了冷,还会时不时停电,一旦停电,老师们就得走很远,到四矿去提水。宿舍晚上经常有老鼠出没,看到老鼠在床上跳来跳去,我都替姚老师觉得难受。没想到这么多天过去了,姚老师坚持了下来,我很佩服她。现在每遇到晚上停电,姚老师就会和我们一起点起蜡烛,围着火炉聊天,她的执著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家人的理解
给她力量
姚媚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医生,爱人有自己的公司,家里有一个8岁的儿子。
姚媚君说,每次到贫困地区支教,临出发前,儿子就会将存钱罐里的钱拿出来,让她换成零食或文具转交给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她不在家的日子,爸爸妈妈、公公婆婆都会争着看孩子。七八岁正是小男孩淘气的时候,不管有多累,老人们从不向她抱怨。
她在哥哥公司里任部门主管,负责对外贸易方面的业务。对于她的义务支教,哥哥很支持,允许她通过视频处理公司的业务或参加会议。
“每周二,我都会和家人视频联系,这个时刻最温暖,非常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姚媚君说。
姚媚君说,说心里话,她也有打退堂鼓的时候,是家人和孩子们给了她坚持的勇气和力量。
今年冬天下第一场雪时,因为家中有事,姚媚君冒雪驱车赶回江苏,路上积雪很厚,车子几乎开不动,一路上的困难就不用说了。回到家时,看着天真的儿子,感受着家里的温暖,不想出门的念头一直在脑中萦绕。
可是,想起班里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她又不忍心丢下他们。于是,在回到家中的第三天,姚媚君匆匆处理完事情,又踏上了回鹤壁的路。
“支教虽然不容易,但我会坚持下去的,因为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天堂。”姚媚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