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傅浩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格人间美丽 奉献至情大爱
摄影师傅浩

 

  1957年出生于林州市一个革命家庭的傅浩,在正常情况下,本该有一条人生的坦途。父母都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人,可他因为外祖父曾任国民党豫北要职的家庭背景,而遭受了那个时代躲也躲不开的磨难。他父母被打成“走资派”,直到1975年他外祖父被大赦,才得以恢复名誉。他兄妹七人,不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全都分散在亲戚邻居家照看。12年风雨相伴,傅浩在外祖母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外祖母是一位善良开明的山村妇女,她会唱不少行善积德的民间小调,自己唱,也教傅浩唱。从那时起,在傅浩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了善的种子。

  16岁初中毕业后,下乡到林县的一个良种场劳动,傅浩以满手老趼的代价学会了所有的农活,三年的磨炼脱去了他的稚气。

  1976年,傅浩加入知青返城的队伍,被分配到鹤壁饮食服务公司工作。有三年良种场的苦难垫底,烧锅炉、搬煤渣这些活儿对傅浩来说是小菜一碟。

  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人生的苦难,不仅挫败不了傅浩的志气,反而更增强了他奋斗的信心。与最底层的劳动者抱成一团,他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也被这些朴实无华的人的优良品德所感动,傅浩常常萌生帮助他人的冲动。

  到照相馆工作是傅浩人生的一次转机,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一个喜欢搞出新花样的人。照相馆从事的主要是人像摄影,小照、合影照,大都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样子。傅浩就想,为什么不能把电影上或画报上的那种表现手法运用到照相馆里来呢?于是,侧影、特写等人像照片定格在他的镜头里,一幅幅生动的人像照片在鹤壁小城流传。为了能让傅浩拍一张照片,年轻人常常排起长队等候。他成为河南省首批为数不多的摄影师之一。后来,凭借着深厚的摄影功底,傅浩来到鹤壁工商局下属的广告公司工作,这期间他拍摄制作了大量的企业宣传广告、产品广告和地方形象宣传广告。随着拍摄的照片日益增多,傅浩的名声在鹤壁广为人知。

  狭小的山城、矿区,严重束缚着鹤壁的发展,鹤壁要建新区了。傅浩也一样,他要飞翔,要飞得更高。

  1993年11月,他被调到鹤壁开发区管委会,从事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等工作,视野更加广阔了。淇水之滨,太行山上,每年都会留下他来来去去的身影。一幅幅反映壮美山河的摄影作品,每每见诸报端或影展,人们便被淇水旖旎的风光所吸引,在《诗经》中被吟咏的古老淇水文化,通过傅浩的镜头放大、传播。而太行山中的风土人情、云雾奇景、花草树木,也因傅浩的光与影而重塑。为了拍一张太行日出的照片,他常常凌晨3时就扛上摄影设备上山等候;为了得到一幅构思许久的画面,他不顾雪深路滑冒着生命危险寻觅;为了表现山村改革巨变新貌,他数次穿越孤岭野峰进农户访问。

  徒步沿河而上,只身深入太行,傅浩遭遇了三次危险,差点丢了性命。2010年国庆节前,他到太行山准备拍摄一组照片用以展览。天还没有亮他们就上山了。在选择拍摄角度时,一不小心,他踩崩了一块石头,随即摔倒滚了下去,幸好山崖边的一蓬荆棘挡住了他,才没有坠下万丈悬崖。同伴眼睁睁看着他往下滚,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却无计可施。最后一位同伴把傅浩救起来了,他自己却无法站起来,回到家睡了两天起不了床,说老傅拍照片简直不要命了,越想越觉得害怕。可傅浩并没有退缩,太行山淇水畔,仍然不时留下他坚实的足迹。

  以人像摄影起家,傅浩的摄影领域不断扩展:广告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等,留下了大量的得意之作。而他对洛阳牡丹的倾情,更是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与大多数人拍摄牡丹不同,傅浩用全新的角度对牡丹进行审视,不仅要表现牡丹的斗艳争奇,还要尽展牡丹的绰约风姿。一提起拍摄牡丹的经历,傅浩不禁激动起来,他说:“当我第一次看到牡丹时,就被她的雍容华贵深深地吸引了,被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包围了,怦然心动,兴奋不已。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拍摄欲望。在洛阳牡丹园里,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从早8时到晚6时,一鼓作气,拍摄了500多幅牡丹作品。天黑了,我的两手已经抽筋不能动了,这时,我才感觉腿酸,一下瘫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像饮过美酒,醉在花间。牡丹园里各种各样的美丽花儿,个个都像自己的心上人,是秀色可餐的美人,会给你传情说爱。在这样的神交中,我如醉如痴。第二年,我如期前来二次约会,用两天时间共创作了1000幅牡丹作品。”

  与魏紫谈情,和姚黄说爱,赵粉豆绿红袖添香,傅浩的风流倜傥在这个时候可谓无以复加。跟牡丹对话,傅浩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为充分表现牡丹作为中国名花的风采,他在摄影作品的后期制作方面也花费了不少心血。受书画装裱的启发,改变原有的把摄影作品冲印在相纸上的做法,他匠心独运,以特制的宣纸为载体,将摄影作品制作其上,然后加以装裱,做成图轴,如此一来,他的牡丹摄影作品不仅惟妙惟肖地展示着牡丹的千娇百媚和雍容气度,而且几乎看不出是摄影作品了,简直就是国画中的小写意或工笔,令人叫绝称奇。

  傅浩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外获得过众多的奖项,在当地为人们所称道,他因此接触过不少领导或名人,可他并没有因此而骄矜。他把每一次获奖当作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向着艺术的高峰攀登,勇往直前。更为可贵的是,他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啻于摄影艺术的追求,外祖母做人要积德行善的教诲,小时候就扎根在他的心灵深处,他身体力行,立志要做慈善事业。为此,他定下了一个目标,在他的有生之年,要救助100个人。

  今年8月中旬,鹤壁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举行启动仪式,在捐助贫困大学生的善款中,有3万元来自傅浩。这3万元是傅浩在郑州拍卖其摄影作品所得的全部收入,他捐献出来,救助30名贫困大学生。当鹤壁市总工会的领导要他与所救助的学生见面时,傅浩谢绝了。他说,他不愿意让这些受到捐助的孩子知道他是谁,只想默默地为他们做些有益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在傅浩的名片上,写着这样几行字作为人生格言:“当官是一张纸,做人是一辈子。人一生中要多做善事,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并以此激励、影响他周围的人。

  到目前为止,傅浩用自己的稿费和作品拍卖款先后资助了36名贫困生,还有白血病人、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几年来资助金额达10余万元。他严格要求自己,省吃俭用,曾多年不换新衣服、新鞋袜。

  傅浩,鹤壁一位知名的摄影家,正如任何一位摄影家一样,他的镜头永远都是对准别人却不容易拍到自己。风土人情,山川草木,他定格了人间所见的美丽,带给人们视觉的愉悦。而在镜头之外,他所奉献的大爱慈善之情,就像汇入淇河的涓涓细流,在古老的淇滨大地润物无声。   在鹤壁,傅浩是名人。他的名字是与摄影联系在一起的,也许见过他本人者不多,可是要说没见过他的作品,那就另当别论了。尤其他拍摄的《淇河太极图》,中国邮政2001年作为邮票发行,想必见过的人就更多了。   □罗文   傅浩的作品《爱我中华》。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