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任何商品,消费者都要讲性价比,家电产品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性价比的认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便宜、耐用、功能全已经不再是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诠释。时尚、品牌等一些曾经根本不能被纳入性价比衡量因素的条件,如今却成为消费者看重的性价比要素。
◆布袋消费观已过时
消费者的收入在增加,消费主力人群在改变,这些都促使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对性价比的看法逐渐改变。换言之,人们对家电性价比的认识具有了时代特色。恰如名牌包与布袋,显然布袋装的东西多、购买成本低,而名牌包动辄成千上万元,却不见得能放得下多少东西。但今天,消费者却不会再背着布袋上街。因为在对布袋与名牌包的性价比比较中,尽管对于包的原始功能——存放东西来说,布袋是占优势的,但是今天的消费者还有时尚、品位、身份等附加值要求,因此即便便宜,也仍然不会觉得布袋的性价比高于名牌包。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的时候也是如此,除了关注原始功能外,更注意时尚、品牌等附加价值。
而随着消费者对家电性价比的认识逐渐改变,家电消费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都表示,现在日子富裕了,买家电与以前的要求也不同了。在大中电器北京中塔店,记者遇到一位正在挑选冰箱的老先生。老先生说自己70多岁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买了第一台冰箱,是雪花牌的。“当时只要冰箱能制冷、能冻冰,就是好东西,什么品牌、颜色、大小,都不挑,要的就是便宜、能制冷。如今,虽然孩子说我还是老观念,但是我对冰箱的看法也变了,首先要‘个子’大,最好颜色好看,还是那种门上有花的,另外,必须三开门的。品牌上,得是国产的大品牌,售后服务有保证。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我再考虑价格。”
其实时间荏苒,改变的不只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消费人群的结构也在改变。现在,80后、90后正在成为家电消费主力军,这种变化自然也就带来了对性价比认识的变化。零点调查显示,90后们在家电消费过程中,47.3%的人会首先考虑产品的造型风格或款式,再作消费决策;38.8%的人会把品牌作为自己消费决策的首要依据;超过两成的人会将颜色列为重要参考因素。其实,无论是色彩、风格还是款式,都是90后为自己贴标签的一种方式。他们拒绝平庸,拒绝随大流,对他们来说,个性化和设计感才是王道。
◆性价比认识多元化
在这个讲求个性化的时代,消费者对家电性价比的认识也呈现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
国美北京北太平庄店的副店长王维诚告诉记者,不同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与其收入、文化背景、欣赏水平有关,但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认为具备基本功能、价格便宜就是高性价比;二、认为功能相对齐全,颜色、款式要中意,价格高一点儿也值;三、认为价格并不重要,但产品要具备时尚、新颖的设计,要大品牌,而且往往将服务的需求也纳入了性价比的衡量因素。“我们在销售中能明显感觉到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认识在分化,这也就要求我们进货时,各种档次的产品都要有,才能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王维诚说。
在国美北京北太平庄店的洗衣机展区,记者进行了一个针对20位消费者的小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家电性价比的认识的确如王维诚所说,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调查中,所有消费者都将功能、价格列为自己评价家电性价比的重要因素,将颜色、款式列为重要因素之一的消费者有14人,将品牌列为重要因素的有16人,而有5人认为服务乃至延保服务是重要因素,其余消费者都只将其作为参考因素。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消费者衡量家电性价比的因素是不一样的。
◆好马与好鞍应并重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对家电性价比判断的多元化,生产企业以及销售商们都深深了解,所以企业才能频频推出新品,并开发出产品的各种新功能。当然,这样不但可以满足需求,更可以得到高利润,两全其美。然而,有的产品附加功能太多,不免有些累赘,或是喧宾夺主,忽略了产品的主功能。这样的产品,肯定不符合消费者的性价比最优要求。
正如好马还要配好鞍,家电产品主功能优秀,再配有很好的附加功能,消费者自然乐于接受。但如果主功能一般,只是添加了很多附加功能,而这附加功能所耗的成本却远大于主功能,此时,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认为这是个高性价比的产品。就像一匹病弱老马,即便配上金鞍也不能成为一匹宝马。
在采访中,消费者对于冰箱上带有保鲜功能、附带菜谱还是比较接受的。但对于冰箱上加装液晶电视,消费者都认为毫无用处,只是增加了冰箱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售价,完全不符合性价比最优的购物原则。一位消费者表示:“其实在主功能上延伸附加功能,是最好的,这些附加功能好比主功能的助手,能更好地完成主功能。不要加一些与主功能根本不搭界的功能,弄得主次不分,都搞不清哪个是主功能了。我们再有钱也不会购买重复功能或是没用的功能。”
家电性价比在消费者心中悄然变化着,但也有不变的因素。正如在一个产品丰富、文化兼容并蓄的时代,人们对于产品的选择自然也就会多元化,但是无论怎样多元,质量都是根本。 (据《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