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夏国锋 通讯员 陈俊玲)1月18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2011年我市CPI全年上涨5.1%,全市物价总水平总体上呈现倒V型的态势,CPI月同比涨幅总体维持在5%左右的高位。全年城市上涨5.1%,农村上涨5.2%。
据介绍,2011年全年CPI变动有以下特点:首先,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高,2011年,各月同比涨幅较高,通胀压力不小。上半年以来CPI持续上涨趋势明显,上涨速度逐步加快,6月份、7月份创下我市34个月以来的新高。
其次,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六升二降”。除烟酒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两大类分别下降0.7%、1.0%外,其他六类商品价格上涨情况是,食品类上涨11.9%、衣着类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0.1%、居住类上涨7.0%,涨势明显。
再次,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CPI拉动作用显著。2011年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42个百分点,统计调查的16类食品价格15类上涨,其中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糖类和在外用餐呈两位数快速上涨。在国家持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背景下,近两年我市粮食价格连续攀升,2011年粮食价格上涨8.8%。与粮食上涨相比,由于气候原因,蔬菜价格全年总体略降。价格起伏大、低价运行时间长成为2011年蔬菜价格运行的显著特点。此外,食用油的刚性需求、国内食用油市场转入传统性消费旺季、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食用油价格上涨过快。
最后,2011年上涨的类别多为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目前物价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居民的收入中用于支付食品开支的比重增高,生活费用上升,生活成本提高,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11年CPI总的基调是物价上涨特征明显,市场调控效果明显,CPI高位逐步回落。影响2011年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有:2011年5.1%的物价涨幅中大约有2.9个百分点的新涨价影响和2.2个百分点的上年翘尾影响,翘尾因素上半年较多,约2.6个百分点,下半年较少,约1.7个百分点。从月度情况看,翘尾因素在6月份达到峰值的4.5%后逐步减弱。
目前市场上粮食价格稳中微升,总体上说,2011年我市粮食价格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自然灾害引起部分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市场油脂、肉禽及制品、水果、食糖价格持续上升,进而拉动CPI增长。
影响CPI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主要集中于天然气、成品油等能源价格改革和水价改革、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等方面。我市各用人单位陆续开始上调用工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涨幅超过了20%,低成本劳动力的现状得到改变,相关服务及产品价格走高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