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快过年了,不少放寒假的孩子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他们把大量的零花钱用来买玩具和烟花爆竹。孩子们很少体谅父母挣钱的辛苦,花钱没有节制,动辄与他人攀比,很多家长为此犯了愁。
一顿饭花了200多元
1月18日,记者在淮河路见到了市民王先生,他正在生儿子的气。他说,自己的孩子放假了就在外面疯玩儿,花起钱来一点儿也不知道节省,4个不足14岁的孩子在火锅店一顿花了200多元。
原来,王先生的儿子17日和3位同学相约到电玩城玩了一个上午,中午4个人一起吃火锅,吃完接着打电玩,这让王大哥十分不满。“4个孩子都不到14岁,一顿饭就花了200多。他的寒假还有些日子,动不动就这样花钱,以后该咋办才好!”王大哥郁闷地说。
福汇佳苑的李女士也拿自己的孩子没办法。她告诉记者,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平时宁可自己节省点儿,也要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自从孩子放了寒假,我发现他的开销越来越大,给他的零花钱总不够用。除了买学习用品之外,他的零花钱用来买零食和玩具,有时和同学出去玩也要花不少钱。他今年才10岁,花钱没有一点儿节制。”
李女士说,前几天她带儿子一起去商场买衣服,儿子看上一个售价为33元的玩具,李女士当时嫌贵没买,不料,她的儿子和同学一起跑到商场,把那个玩具买了回来,还借了同学10元钱。玩具仅玩了一天,就被儿子送给他表弟了。“他这样的浪费行为还挺多的,我跟他说过很多次,可他根本没听进去。”李女士非常苦恼。
据了解,像王先生和李女士的孩子这样,花钱如流水的情况并不少见。假期里,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普遍较多,使得他们花起钱来特别阔气。王先生一天最少给孩子10元钱,此外,孩子的爷爷、奶奶、妈妈、姑姑都给孩子零花钱。
孩子攀比花钱如流水
“我的坦克74元钱,你的飞机才48元,当然没有我的好了。”16日上午,小王得意洋洋地向小江炫耀自己新买的坦克战车。18日下午,小江带着新买的价值120多元的飞机找小江比玩具,挽回了面子。
小江的父亲告诉记者,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和朋友比玩具的事情,他原本不想给儿子买更贵的玩具,但是儿子一直哭闹,孩子的爷爷见状十分心疼,无奈之下,他只好给孩子买了一架很贵的飞机模型。
记者的邻居王先生说,自从他的女儿上初中以后,花销越来越大,开始跟人攀比,给她买便宜的衣服,她说不漂亮,跟家长要钱自己买,非名牌不要。
“前几天,她同学到家里玩,她看上了同学的手机,嫌自己的手机老土,非要自己买一部。我一到商场问价儿,一部得1500多元,我没给她买,她一连两天不理我。我告诉她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她却怪我抠门儿。”王先生十分无奈。
淇滨小学的牛老师告诉记者,“从我每一届教的学生看,他们的家庭条件是越来越好,家长给孩子花钱不会心疼,几乎都是有求必应。”牛老师说,如今不少学生的家中都有汽车,在接送学生时,她常能听到,“我爸爸的车漂亮,20多万!”“我妈妈的车才漂亮呢,小军的爸爸骑的是自行车……”等等学生之间炫耀的话语。“学生的攀比心很强,为了消除这种风气,我经常强调不让他们拿彼此的家庭条件说事,但效果不佳。”
“海静,你看,这个小龙好漂亮啊!”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拉着另一个女孩的手,指着柜台里面的玩具说,“老板,这个小龙多少钱?”老板说:“30元你拿走。”“25元我买了。”老板将小龙从柜台里取出,交给了小女孩……这一幕是记者1月17日在新区步行街一家商店内看到的。
据了解, 临近春节,孩子们放假在家,不少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十分宽裕。而孩子们和同学聚会、给好友送礼、出去吃饭……处处都花钱,家长一味宠着孩子,这种溺爱助长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晨报记者 李鹏
给零花钱要节制
很多孩子不懂得钱来之不易,尤其在假期里,花钱不可避免。因此,家长给孩子零花钱一定要有节制。
新区的牛先生认为,孩子乱花钱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家长身上。他说,“俺小时候兜里有5元钱就感觉是富翁了!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有些家长不想让孩子吃苦,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要钱很容易,花钱自然大手大脚。”牛先生说,“我的孩子每天兜里最少有10元。孩子的爷爷、奶奶不时还给他10元、20元,前天晚上,孩子的妈妈给他换衣服,从他兜里竟然掏出来180多元。一个不到13岁的孩子不会合理支付这些钱,所以网吧、玩具店、面包房成了他常去的地方。我现在已经给家里人说好了,每天给他的零花钱不能超过3元,如果他请同学出去买礼物、吃饭,一定要写下买了什么、多少钱,从源头上控制的效果很明显!”
对此,淇滨小学的张老师认为,家长应教会孩子合理消费。
钱要用在刀刃上
新区一所中学的李老师说,家长应该认识到让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的重要性,让孩子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儿上。
“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定不能花。”他认为,让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金钱,首先家长心里得有数,了解孩子一周大约需要用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其次,给孩子制订消费计划,如一周之内,孩子吃、穿、玩等各项费用都包括在内,让孩子知道这些钱都用在什么地方。最后,给孩子奖励,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的花费比计划少很多,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旅游等,作为奖励。
美景绿城的王先生认为,定量给孩子零花钱是必要的,他认为孩子在假期如何花钱家长一定要弄清。
“不给孩子零花钱是不现实的,但给钱要看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如果孩子把钱花在泡网吧、攀比等方面一定要坚决制止。此外,家长还要提防孩子撒谎。有些孩子谎称买学习用品,家长一听是花在学习上立马给钱,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养成编理由骗零花钱的习惯。”
用钱奖励孩子不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孩子乱花钱的行为,不少家长也进行制约。他们减少给孩子零花钱。
同时,为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他们会让孩子干家务活,将零花钱以“劳务费”的形式发给孩子。
家住福汇佳苑的赵女士就作出了每洗一个碗给两角钱的规定。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儿子在10分钟内,把家里所有的碗、盘子、小碟子都洗了一遍,共有40多个,赵女士高兴地给了儿子10元钱。
也有不少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用钱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如考双百给多少钱、老师表扬一次给多少钱、能当上班干部给多少钱……在他们看来,钱是激励孩子上进的灵丹妙药。
在上个学期末,市民刘女士给儿子的学习奖金就有80多元,然而让她失望的是,自己的宝贝儿子拿着这80多元钱,不是买玩具,就是打电玩,让她头疼不已。
让孩子学会理财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很宠爱他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些家长在孩子的哭闹下,不得不满足孩子。久而久之,这会给孩子传递一个不好的信号:父母可以被控制。
家长应让孩子学会理财。寒假中,王先生每天给儿子8元零花钱。放假的头两天,王先生的儿子和同学去网吧打游戏,还买了不少鞭炮,结果还欠了同学10多元钱。王先生知道后,狠狠地把儿子教训了一顿,并告诉儿子,钱可以由他支配,但要用在有用的地方,而且钱的去向一定要让家长知道,并征得家长同意。
同时,他还要求儿子记账,把每天花多少钱、钱的用途都写下来。“几天下来,孩子学会了精打细算,还让我帮他存了20多元。”王先生对此十分满意。
马上就要过年了,孩子们都会收到压岁钱。“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记账和理财,让孩子明白理财的重要性,引导孩子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想要的东西。”新区一所中学的肖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