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2月3日,备受全国关注的温州立人教育集团债务危机事件进入司法程序。董事长董顺生等6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温州市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该集团债务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已受政府全面监管。董顺生等人是如何陷入这场巨额债务危机的?
政策
央行:
鼓励民间借贷阳光化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去年底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对于民间借贷,应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一是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对合理、合法的民间借贷予以保护。二是对投资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借贷活动,各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引导。三是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高利转贷、金融传销、洗钱、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司法部门应介入,严厉打击。
集资合股创办民办教育寻致富之路
浙江省泰顺县地处温州最偏远山区,与福建北部接壤,属温州欠发达地区。1998年8月,董顺生瞅准当地教育资源匮乏之商机,联合6名股东合股60万元,租用一家陶瓷厂,首办育才高级中学,并亲自担任校长。2001年~2003年,又相继开办育才初中、小学和幼儿园。
2003年9月,董顺生等6人合股注册资金人民币3.2亿元,成立温州立人教育集团。
知情者、立人集团董事局工作人员雷小草介绍,当初办育才高级中学时,第一学年招生220人。此前,泰顺县高中升学率一直不高,学校开办第一学年招生还不错。可是由于山区学生不太适应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加上百姓对民办学校学历的怀疑,第二学年只招收了160人,学校经营出现亏空。也就是那时候开始民间借贷。
泰顺县教育局副局长毛叶华介绍,“以前,泰顺每年中考考上温州中学者寥寥无几,近几年育才中学每年都有十多人考上温州、杭州等地的名校。”
民间融资开拓房产矿业填教育之亏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到了2005年,光靠学生的学费和民间的少量借贷已经无法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董顺生开始寻找出路,决定向外投资,填补学校亏损。在他的决策下,立人集团先后开拓房地产、工程建设、煤炭等行业。集团旗下的学校、公司等企业逐步扩大到36家,项目遍布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湖南、湖北、河南、内蒙古、贵州等10多个省区市。
董顺生告知,起初企业确实获得了盈利,但这些盈利主要支付了学校的负债和多年来的借贷利息。
由于企业在外开拓房地产、煤炭等行业获得高效益,董顺生在当地名声日隆,成为泰顺县的明星企业家。由此,当地许多百姓都纷纷自愿、主动将钱借给立人集团。泰顺人包先生告诉记者:“‘立人’的利息很高,一般是3分~4分,最高的时候达到6分息,我与身边很多人都借钱给‘立人’。”泰顺县政府一位领导向记者透露,不少教师、机关干部、公安人员也都参与“立人”借贷,全县至少有数千人卷入借款。
泰顺县教育局副局长毛叶华称,2009年前后,立人集团放出一定的金额在立人集团旗下的育才学校内部集资,一开始大家都抢着认购,有90%左右的教师卷入借贷,涉及金额大约有5亿元。这5亿元包括内部认股和借款两方面。许多教师是以“打包”、“抱团”的形式,收集亲戚、朋友的钱,以一个人的名义出借,学校的一些管理层就涉及上千万元资金。
求解1
求解2
通过企业发债
疏导民间融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有着其重要的意义。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表示,地下金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且对经济生活的确有积极的一面,地下金融应该合法化,成为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处于灰色地带,为正统的金融形态所排斥。
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陆磊认为,从根本上疏导民间借贷需求,关键是要给予资金一个获得合适的回报和相对较低风险的投资渠道。此外,如果大部分企业都能从正规的渠道以合适的价格获得融资,民间高利贷也不会如此发达。近年来,银行纷纷设立中小企业部、发展小微金融、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种机构,但是依然解决不了民间借贷异常火暴、民间集资屡见不鲜的现象。
“我认为要解决这一现象,要通过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使得资金能够获得一个比理财收益高但是风险相对比较明确和稳定的投资途径。由于债券有外部评级,市场定价,可以将投资资金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又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国外由于有发达的企业债券市场,较少出现非法集资的情况。”陆磊表示,通过商业银行承销,给企业发债设定出明确的风险定价,让收益和风险得以满足民间部分资金的投资需求。
此外,陆磊此前还提出,要合理引导让民间资本投资回归理性,挤出资产泡沫的神话同时要给实体经济部门出路,通过体制改革,指明未来的市场容量扩张前景;如实施结构性减税,渐进地推动小城镇发展,着力办好社区金融,让实体经济部门发现,回归主营业务仍然有市场前景和盈利空间。
求解2
放开信贷市场准入
合理引导民间信贷
民间借贷的“体制外运行”的特性使监管者难以觉察,随意浮动的利率则让政府感到担忧。“顾虑导致压制,但压制并不能消弭民间金融在创业初期的决定性作用,相反,在温州,民间金融以地下钱庄、台会等形式渗透到商业交易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了独特的老板现象和信用文化。”陈志武认为,民间借贷有天然土壤和客观需求,需要合理引导。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日前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也表示,中国存在过多的金融压抑,使得企业感到信贷资金紧张,普遍感到缺钱。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放宽信贷市场准入的门槛。
吴晓灵认为,金融压抑造成有钱人的钱不能够到达需要用钱的人那里。要解决缺钱的状况,吴晓灵建议,首先放宽信贷市场准入的门槛。
最近国务院提出来了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提出可以让经营好的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吴晓灵认为如果想让小贷公司变成村镇银行,应该放宽村镇银行主发起人和大股东的资格限制。放宽贷款公司股东资格的限制,让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综合新华社、《南方日报》)
资金链断裂,董顺生数次萌生自杀念头
在泰顺,向银行融资难,而向民间融资便捷,董顺生资金主要来源靠民间借贷。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立人集团的局面逐渐好转,董顺生带领董事局于2010年底确定2011年的目标:煤炭生产量达到500万吨~600万吨,楼盘销售达50万平方米。
雷小草介绍,从2011年初起,在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楼市的“限购”“限贷”政策背景下,立人集团许多房地产项目开始卖不动,资金无法回笼。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投资的煤矿产业,也由于“节能减排”“限产”等政策严格控制煤炭产量,无法取得预期的回报。再加之受温州金融形势偏紧,资金借贷更加困难,发生民间债权人资金挤兑等影响,2011年六月到七月,立人集团的资金几近告竭。
为摆脱困境,董顺生推出月息4分、5分、6分甚至更高的利息揽储,饮鸩止渴,以求吸收更多的资金。但最终无力回天,集团资金链彻底断裂。
立人集团有关人士称,2008年金融危机时,董顺生曾萌生自杀的念头。2011年6月,他预感到集团将面临的危机,其间又数次想要自杀。
2011年10月31日,无力支撑的立人集团召开“借款人代表大会”宣布,于去年11月1日起停止支付所融资金和利息,进行资产重组。
雷小草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据集团内部统计,共负债22亿元左右,大部分为民间借款,只有极小部分的银行贷款。
处置工作已由政府监管
2月7日,温州市泰顺县政府发布消息,温州立人集团债务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已受政府全面监管。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政府目前实施的处置监管的重点工作是:保全企业资产、开展清产核资、维护学校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救助特殊困难人员。自2月4日起,整个处置工作转入司法处置阶段,行政与司法同步介入。
泰顺县政府确定下步总体处置思路是:全面掌控企业资产;继续开展清产核资,尽快公布资产债务状况;开展债权登记、核查和确认;推选成立债权人监督委员会;制定出台总体处置方案,在征求意见、公示后实施;原立人集团提出的债转股、房产认购、债务五年分期还款等方案,根据清产核资情况,在下步总体处置方案中依法予以考虑。
泰顺县政府称,此前立人集团董事会有关人员透露的立人集团总债务达22亿元一说,目前尚未核实。中介机构正在对温州立人教育集团资产债务情况进行精确核查,具体情况将在近期公布。
探因 资产价格泡沫吹大,投机者铤而走险
栽在民间借贷这个游戏上的,还有去年一个个因欠债无法偿还而“跑路”的企业,还有可以想象得到的诸多尚未浮出水面的“非法集资”企业老板。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不禁追问,民间借贷为何陷入了非法集资的禁地?
根据一份对2835家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9%的企业表示“经常从民间高息借款应对资金周转”,47%的企业称“偶尔为之”。半数以上的企业涉足过高利贷。而不可忽视的是,出现跑路问题的企业大部分是涉足了房地产、矿业投机和更多的高利贷。
“对于参与高利贷游戏的企业来说,的确,他们看到了资产价格暴涨,他们相信投机盈利前景。于是,毫无技术含量的金融骗局在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市场重新上演,银行在高息揽储,民间在炒资金。”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表示。
但骗局是泡沫破裂的前奏,也是泡沫破裂前的最后环节。骗局制造者在融资之初未见得自己意识到在制造骗局,而是仅仅想抓住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机遇,但随着投机标的价格发生变化,自身运用杠杆过度,不得不用更高的承诺回报以借新还旧。恰恰在此时,面临泡沫破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