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瑞士万国音乐年会上
斩获各国女高音比赛第一名
蒋英,1919年生于浙江海宁,自幼喜爱音乐,二十世纪30年代到欧洲学习钢琴和声乐。此后10年,她历经二战爆发,辗转于柏林、慕尼黑,最后到达瑞士。虽然生活艰难,却始终没有放弃所钟爱的音乐。颠沛流离中,蒋英对古典、浪漫时期及近现代歌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她斩获各国女高音比赛第一名,成为荣获这一奖项的东亚第一人。
核心提示 2月5日中午,中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因病离世,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这位杰出的女性是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女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
“从人品到学术,蒋老师都将成为我们的楷模,她的离世是我们巨大的损失。”她的学生、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说起蒋英,言语中流露出无限哀思。
学生、亲人眼中的蒋英
“高贵!蒋老师很漂亮,漂亮的人,漂亮的人品。”
——蒋英的学生、著名女歌唱家祝爱兰
“一发音声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剧院中唱大歌剧的派头,这在我国女高音中确是极为少有的。”
——蒋英的表弟、著名作家金庸
“她是在用她的心弹奏,蒋老师一弹琴,所有的感觉都出来了,不需要语言。”
——蒋英的学生、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
▲蒋英
“文革”期间将学生带回家
冒风险让他们听外国歌曲
蒋英和钱学森于1947年在上海结婚。1955年,蒋英随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她从美国带回来的唯一奢侈品是一台钢丝录音机,这不是为了供自己享受音乐,而是为了用它更好地培养声乐人才。
此后,蒋英长期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学生从吴雁泽那一拨儿直到如今的祝爱兰、傅海静,人才辈出。
祝爱兰回忆,“文革”期间,蒋英偷偷将学生带回家中,冒着巨大风险让学生听外国歌曲,教学生说德文、意大利文。
“可能是跟钱先生生活久了,蒋老师讲课也是辩证的、立体的,任何问题的讲解都有前有后、有上有下,给我以可触摸的形象感,声乐学习就不那么枯燥了。”赵登营觉得,自己在教学上的很多方法都是从蒋英的课上学来的,包括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课程,怎样让学生理解音乐、爱上音乐……
科学与艺术组成二重唱
钱学森出书蒋英定译名
钱学森和蒋英用科学与音乐,组成了美丽的二重唱,给世界留下了无尽的回声。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整个70年代,钱学森经常亲临第一线,在基地一蹲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出于保密要求,钱学森出差从不对家人讲。
有一次,蒋英在家里一个多月都得不到丈夫的半点音讯,她不得不找到国防部五院询问钱学森的消息。五院的同志回复她:“钱院长在外地出差,他平安无恙,只是工作太忙,暂时还回不来,请您放心。”蒋英听了心里有数了,具体事情也不再多问了。
钱学森是这样评价妻子的:“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
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钱学森总是最忠实的听众,也是私人评论家,一般还会喊上同事一块儿来听。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亲自录制下来,回头放给他听。钱学森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所著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出版时,正是蒋英给该书定了英译名。
199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隆重举办“艺术与科学——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学术研讨会”,还有由蒋英的学生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等,88岁的钱学森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他特意送来花篮,写来书面发言,让女儿代为宣读,以表达他对蒋英深深的爱意。
蒋英教授对科技事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十分关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热情,不顾连续几个月的劳累,参与组织、指导一台大型音乐会《星光灿烂》,歌唱航天人,献给航天人。
蒋英平静地离开人世,在亲朋好友看来,她只是“那么高贵地睡去了”,去天国和钱老再续《燕双飞》了。
人物介绍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综合新华社、《解放日报》等报道)
网友追念
wanghanling618的blog:杰出的人才,甜蜜的伉俪。
古月小文:浪漫的爱情故事,真的是郎才女貌。
历史人:一路走好,你们的丰功伟绩国人都没有忘记,愿逝者安息。
EDC3SD2:他们的爱情与成就当世代永恒!
搜狐网友6883193:向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教授致敬。
多倍黑马:崇高的爱情与伟大的事业的有机结合,应当世代永恒!
maoxiongcl:伟大的人生伟大的爱情,愿您一路走好。
相互关心 说话轻声细语
伟大的爱情与事业世代永恒
蒋英逝世前的一个半月,正是她的先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一直陪伴在病榻旁的祝爱兰告诉记者,蒋英身体不好时,就会念叨着“我该走了,该去陪陪老伴了”。学生们听闻,赶紧劝她:“老师可别这么想,还有好多事需要您呢。”
蒋英反问:“我的事都完成了,还有什么?”
祝爱兰告诉她:“钱老100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您总要参加的呀,还有关于钱老的电影、歌剧,都需要您呢。”
当听到这些内容时,蒋英忽然就不说话了。
蒋英与钱学森青梅竹马,幼时他们共唱的一曲《燕双飞》,成为他们相偕一生的写照。
在学生们眼里,钱学森除了是蒋英的丈夫,更是她一生最敬佩的人。“他们吃饭时相对而坐,说话总那么轻声细语,都是互相关心的话语。”蒋英的一位学生说。
青梅竹马燕双飞
62年生死相依经历传奇
他们在一起相处了62年,相识、相恋的过程有着传奇的色彩。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幼年时,家里过继了一个妹妹,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好友、著名军事家蒋百里之三女,就是蒋英。蒋英天天和钱学森在一起玩,两人感情很好。一次,钱蒋两家聚会时,蒋英和钱学森当着两家人的面合唱了《燕双飞》,唱得自然、和谐,四位大人都高兴地笑了。
蒋英在钱家生活了一段时间,蒋百里心里总是放不下,又反悔了,去找钱均夫要回女儿。钱均夫爽快地答应了,但条件是蒋英以后得做钱家的媳妇,否则就不还给他。
蒋百里上世纪40年代到美国考察时,专门到钱学森就读的学校把蒋英的照片转给钱学森。后来,钱学森对蒋英说:“你跟我去美国吧!”在1947年的金秋时节,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连理。此时,蒋英已是个才华横溢、享有盛誉的音乐家,钱学森则是学识超群的科学家。
1955年10月8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6岁的儿子钱永刚、5岁的女儿钱永真,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
回国后,蒋英的艺术才华又重新焕发出来了,她最初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和独唱演员,后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歌剧系主任、教授。蒋英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非常热心音乐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