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麟:给加速器“加速”
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
谢家麟:给加速器“加速”
一提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谢家麟院士,大家马上就能想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
60多年来,谢家麟以2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我国空白的科研成果,奠基和开拓了新中国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研制医用加速器,“只杀”肿瘤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放疗已和手术、化疗一起,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最早使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治疗肿瘤的,是居里夫人。
后来人们发明了X光机,加大了辐射的杀伤作用,但X射线的穿透力很强,会导致肿瘤后面的组织也受到损伤。
因此,科学家们设想,研制医用的高能电子加速器,使辐射的杀伤作用仅限于肿瘤局部。这种对人体更安全、更有效地治疗深度肿瘤的放疗装置,正是由谢家麟在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的。
领导研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90年12月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BEPC)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谢家麟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领导者和总设计师,在获奖人员中排名第一。
对于普通人很难完全弄懂的这个高精尖项目,媒体是这样报道的:这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为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我国尖端领域的科研培养了大批人才。
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
这位与科学仪器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科学家其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
对文学的热爱大致与谢家麟的家教有关。谢家麟父亲谢良佐是哈尔滨的一位名律师,除了法律外,在历史、文学、诗词、书法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造诣。而谢家麟在童年时对诗词就有强烈的兴趣,并背诵了不少名作。
后来去燕京大学读书,虽然读的是理科,但对文学还是颇为爱好,曾为当时的北平晨报复刊写过稿子,还经常用稿费去东安市场西点铺买糕点与弟妹们共同享受。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著名建筑学家 创建“人居环境”学说
吴良镛:为规划业“规划”
他主持过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北京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重大工程和科研课题。他就是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
树立“谋万人居”伟大理想
吴良镛1922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普通职员家庭,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爱好广泛,读书刻苦勤奋。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镛随其兄匆匆离开南京。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地战火纷飞,中国社会苦难深重,吴良镛的成长历程中饱含着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这促使他在内心早早燃起了建设家园的热望,树立了“谋万人居”的伟大理想。
1948年,梁思成推荐他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
1950年年底,满怀报国的赤子之情,吴良镛先生冲破阻挠,几经周折,毅然从美国绕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中。
扭转西方建筑理论主导地位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使他达到了规划生涯的巅峰。由于理念到位,行动有力,菊儿胡同改造迅即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并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
吴良镛说,他毕生的目标就是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吴良镛先生负责起草的《北京宪章》,这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吴良镛教授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为世界建筑师所普遍接受和推崇,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画中学建筑
吴良镛先生是一位艺术家,自小酷爱美术,大学期间接受的是巴黎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领悟过宗白华、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艺术境界。
他一直将迷人的建筑空间和美丽的城乡环境视为人类最伟大的综合创造,并努力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
吴良镛先生从两种专业修养中受益:从画中学建筑、城市、人居环境,复从艺术的角度去观察自然、体验人生。(综合新华社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