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状元”
和“蘑菇村”的故事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菇状元”
和“蘑菇村”的故事


  师春印和他种植的蘑菇。晨报记者 渠稳 摄
  商贩在贩运蘑菇。晨报记者 渠稳 摄
  村民们在修剪蘑菇。晨报记者 渠稳 摄
 

  □晨报记者 渠稳 陈志付   1   林场会计种蘑菇

  说起师春印只身闯出致富路的事,浚县王庄镇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佳话。师春印1963年出生在浚县王庄镇大齐村。18岁那年,他高考落榜,大学梦的破灭让他陷入极度的痛苦中。不久,血气方刚的师春印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他要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当时,大多数农村青年将目光瞄准大城市,纷纷外出打工,师春印却把自己定格在贫困落后的家乡,他发誓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只要埋下火种,迟早会燃烧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高中生就算是高材生了,我被安排到本村的一个林场里当会计,一个月10多元钱的工资在村里人看来就是高工资了。”师春印笑着对记者说。

  师春印并没有满足眼前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1983年年底,他去安阳串亲戚,途径安阳一个菜市场时,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菜摊抢购一种肥硕鲜嫩的菜。师春印好奇地上前一看,发现是一种从没见过的菌类,他一打听才知道这叫蘑菇。“按照当时的平均工资,一个人每月才二三十块钱,可一斤蘑菇就卖到1块多钱,比猪肉还贵!”师春印产生了靠种植蘑菇致富的念头。

  从安阳回来后,种植蘑菇的念头一直在他脑中盘旋,然而由于当时信息闭塞,他始终琢磨不出种植蘑菇的门道。当他从别人那里听说,种植蘑菇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广,尤其适合在农村栽培时,他更加坚定了种植蘑菇的信念。“1984年秋天,我去王庄镇卖棉花,在镇上看到了一条关于开展蘑菇种植培训班的消息,看到这条消息后,我兴奋不已,我就像看到了通往致富之路的希望。我把棉花匆匆卖给别的商贩,登上自行车往家里赶,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师春印说。

  当他把参加蘑菇种植培训班的消息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父亲训斥我,说我放着好好的会计工作不干,学习种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蘑菇,那是不务正业。”师春印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情景,唏嘘不已。   核心提示

  浚县王庄镇有一个村叫大齐村,以盛产蘑菇而远近闻名,这里家家户户种植蘑菇,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蘑菇用来销售,蘑菇采摘后剩下的菌包也被废物利用,用来搞生物发电。如今的大齐村蘑菇产业发达,孰不知在30多年前,这个村的村民连蘑菇是啥都不知道。说起大齐村的蘑菇种植史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被当地政府授予“平菇状元”称号的师春印,是他将蘑菇种植引入了大齐村,在他的带动下,蘑菇种植成为当地的支助产业,让当地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说起师春印将蘑菇引入大齐村的过程,那是五味俱全,通过“平菇状元”和“蘑菇村”的故事,让我们走进那段真情岁月。   3   培育过程中,

  他被村民看成异类

  虽然初次创业失败了,师春印却没有放弃种植蘑菇的念头,反而对蘑菇的研究更加狂热了。在其他村民眼中,他已经“魔怔”了。师春印的父亲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如果继续种蘑菇就离开这个家。无奈之下,师春印将他的蘑菇研究基地搬到了林场的地窖里,又借了亲戚100多元,重新购买了一批菌种。

  此后,每天他都用小本记录着蘑菇的生长变化及生长时所需要的温湿度。师春印原本就比较内向,天天窝在地窖里,他变得更不爱说话了,由于缺乏沟通,他几乎成了村民眼中的异类。“林场一个工友用特别鄙视的语气对别人说,师春印如果能把蘑菇种植出来,他就变成神仙了!这句话对我的打击特别大,别人越是看不起我,我就非要把蘑菇种植出来。”师春印回忆说,他三番五次到鹤壁农科院向名师请教,借钱买来技术资料,不惜骑车上百里去请教能人,没日没夜地守护他的蘑菇研究基地。渐渐地,他掌握了一种用玉米芯栽培蘑菇的新技术,从玉米芯的粉碎到拌料、发酵、袋装、发菌、出菇6个培育程序他都能做到准确无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冬天,他种植蘑菇获得了成功。他将这些蘑菇采摘下来,往林场的办公室一放,通知所有的工友过来免费拿蘑菇。“我就是要告诉工友,我成功了,我要用成功回击流言。”

  “除了免费让工友吃,我还让父亲把剩下的100多斤蘑菇带到集市上卖。由于我的蘑菇个儿大,又没有加水,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净利润有200多元。钱是次要的,主要是我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师春印说,曾经笑话他的村民都对他刮目相看,有的羡慕,有的钦佩,他的父亲也逢人就夸:“这孩子,真行!”   2   屋漏偏逢连阴雨

  倔强的师春印没有因为父亲的训斥而退缩,1984年冬天,21岁的师春印带着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几十元钱,背上铺盖卷,在没有告知父亲及林场领导的情况下,来到了王庄镇圈里村,一个退伍军人开办的种植蘑菇培训班学习蘑菇栽培技术。“当时,有200多名学员一起参加了那次培训,如今,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种植蘑菇。”师春印说。

  在接受培训期间,师春印总是缠着老师问这问那,饿了吃几口冻得发硬的馒头,渴了就喝几口自来水,经过20多天的培训,师春印基本掌握了种植蘑菇的技能。当他满怀信心的回到家中准备种植蘑菇时,来自家人和领导的压力再次向他袭来。“有工作不好好干,如果工作丢了,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父亲看到学成归来的师春印,丢下了这么一句话。在林场,领导七八天也没跟他说过一句话。

  外人眼中不务正业的师春印,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两个本村村民在1984年12月开始种植蘑菇。“我们3个人,每人拿出50元钱购买蘑菇菌种及棉籽壳等培养基。由于种植蘑菇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水泥地面,我们就在一个村民家的房顶上种植蘑菇。”师春印说,由于理论知识不足又缺乏实践经验,在培育菌种的过程中总是担心菌种被冻着,他们便使用了温度过高的水,结果事与愿违,热水把大部分的蘑菇菌种烫死了。看着大面积死亡的蘑菇菌种,3个首次创业遭遇挫折的年轻人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创业没有成功,还赔进去几百块钱,这给处在逆境中的师春印浇了一盆冷水。父亲和乡亲都劝他:“孩子,放弃吧,如果你觉得在农村没有啥出息,就到外面去闯一闯,啥都比种蘑菇强。”在家人和乡亲们的劝说下,他的两个伙伴先后放弃了种植蘑菇的念头,被烫死的蘑菇菌种也被他们从房顶扔到了田间地头的垄沟里,而师春印却跟着魔似的,铁了心要在种植蘑菇上有一番作为。

  “也许是我的执著感动了老天,有一天我下地干活,看见扔在田里的蘑菇菌种,竟然有一小部分露出了圆圆的蘑菇头,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扔下锄头,用衣服包起那些长出蘑菇头的菌种,抱回家放在床头。每天我都会细细观察蘑菇的生长状态,也就是在此期间,我对蘑菇的生长习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师春印笑着说。

  4   销售区域辐射上百

  公里的“蘑菇村”

  初尝成功的师春印十分冷静,他将每次出售蘑菇的利润都放在了扩大再生产上。他从家庭型田间种植模式发展到大棚种植,从一个大棚发展到七个大棚,从起初的不到一亩地发展到现在的十七亩地,从平均日产不到百斤到日产蘑菇3000斤以上,其中的酸甜苦辣,他都体会过。

  90年代初,师春印家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他开始琢磨着如何把蘑菇栽培技术传授给乡亲们,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于是,他开办了首期食用菌技术免费培训班,求学者络绎不绝。他又开办了一个菌种厂,专门提供蘑菇菌种,并义务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新乡卫辉、安阳汤阴等地的县级领导还专程登门拜访,邀请师春印到其所在县区搞种植蘑菇的讲座。

  在师春印的带动下,全村兴起“蘑菇栽培热”,有100多户从事蘑菇栽培,栽培量近10万公斤,蘑菇销售区域辐射安阳、濮阳、新乡等周边上百公里,王庄镇大齐村因此被称为“蘑菇村”。在师春印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浚县春印食用菌协会及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依靠种植蘑菇,大齐村成为了王庄镇首屈一指的小康村,蘑菇也成了大齐村的金字招牌。   5   灾害面前慷慨解囊

  师春印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全村人的赞扬,他被任命为鹤壁市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食用菌协会会员。1997年,他还被镇政府授予“平菇状元”的称号。

  面对不断积累的财富及荣誉,师春印没有忘记农民的本分。他主动捐资帮村里盖教学楼,为教师免费提供蘑菇,并在南方水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后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在谈及未来时,师春印说,他希望把更多经验传授给农民,让大家都走上致富的道路,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