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伸援手 捐助八千余元
腐竹也玩“穿越”
撞人后逃逸
两小时后被抓获
餐具套上塑料袋 有害物质可致癌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2012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具套上塑料袋 有害物质可致癌

 

  □晨报记者 渠稳

  核心提示

  2月22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露天大排档及早餐摊点,摊主们将一个薄薄的白色塑料袋套在碗盘上,等顾客吃完饭,摊主们就把袋子一扔,餐具随便在水里一洗,然后套上另一个塑料袋继续使用。“有了塑料袋的‘保护’,可能会更干净一些。”不少市民认为套上塑料袋可以避免直接接触公用餐具,减少疾病传播。

  餐具穿上塑料“外衣”的做法真的可以起到减少疾病传播的作用吗?就此记者进行调查……

  100个塑料袋批发价仅1元钱

  “这种塑料袋很便宜,一打100个批发价才一元钱,如果进的多会更便宜。一次性进10打塑料袋,我们一个星期就用完了。”步行街上一位老板对记者说,这种塑料袋在各个批发市场内都很容易批发到,他是在贸易区附近的一个批发市场进的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塑料袋不仅被用来套碗,刚出锅的油炸食品也用这些塑料袋盛装。

  “这些塑料袋和菜市场卖菜的塑料袋从材质上来说没啥区别,只是大小的问题,非常耐烫还不容易破,你要多少?”记者根据步行街一个商贩提供的地址,来到了贸易区附近的一家批发塑料袋的商店,店主对记者说。

  针对市民用餐时,部分摊主喜欢用塑料袋套碗的做法,一位在老区开饭店,深知我市餐饮行业现状的陈先生对记者说,用塑料袋套碗的做法,只在早餐及流动、露天餐饮摊点才会出现,有固定门面的餐饮场所是不会使用的,“首先,有固定门面的餐馆,有充足的水资源及人力,不担心无水洗碗的问题;其次,国家自从2008年开始实行限塑令以来,对使用塑料袋有严格限制,如果不是正规的带有‘食用’字样的塑料袋,就不能随意使用在食品上;再次,频繁使用塑料袋会增加饭店开销,餐饮老板能省则省。”陈先生告诉记者,一些摊点碗套塑料袋其实就是为了省涮碗的事。

  露天摊点餐具套塑料袋最普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区的早餐摊点及露天大排档的摊主都喜欢在餐具上套一个塑料袋,而且这种做法深受一些市民的喜爱。在一些没有用塑料袋套碗的摊位,市民甚至提出,希望摊主在餐具上套塑料袋。

  记者在云梦巷一临时搭建的早餐摊点前看到,七八位市民在吃早餐,一锅热腾腾的扁粉菜散发着香味,一位市民要了一碗扁粉菜,摊主把一白色薄塑料袋套在碗上,又把滚烫的扁粉菜盛入其中,递给顾客。等顾客吃完之后,摊主把碗里的塑料袋拿下来扔掉,再给碗套上新的塑料袋给另一位顾客使用。一位顾客对记者说:“在外面吃饭最好套上一个塑料袋,可以避免和公用餐具直接接触。”

  在新区步行街,使用塑料袋的做法更是比比皆是。“顾客太多,刷碗来不及,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成本太高,在公用餐具上套塑料袋既干净又省事。”步行街一位做酸辣粉生意的摊主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塑料袋成本低、不用刷碗是大多数摊主在餐具上套塑料袋的主要原因。“我也想用水洗碗筷,可露天摊点没有固定的水源,不具备那样的条件。”一位摊点老板对记者说。

  医生:在外就餐应避免用塑料袋盛装高温食物

  记者在采访中,向步行街上一个摊主询问:“碗套塑料袋能干净吗?”这位老板却反问记者:“套上一个干净的塑料袋避免了和公用餐具接触,你说干净不干净?”

  难道真如一些市民及摊主所说,碗套塑料袋很干净吗?记者采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一位姓韩的医生,韩医生告诉记者,碗套塑料袋非但不干净,还可能对就餐者造成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

  “我认为,一些摊主在碗上套塑料袋之后,用水清洗餐具的过程时,会产生草草了事的心理,一些残留在碗表面的食物,长时间得不到清洗容易产生霉变,大肠杆菌等一些致病细菌被市民吃入口中之后,容易引起肠胃方面的疾病。而那些套在碗上的塑料袋如果不是食品袋的话,装上滚烫的食物后,在温度达到40℃以上时,塑料袋就会受热分解出聚二苯等有害物质,长时间吃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容易致癌。”韩医生提醒市民,食用一次含有聚二苯的食物,受危害程度相当于抽一包烟,市民在外就餐时,应避免用塑料袋盛装高温食物。

  那么市民该如何分清食品袋和非食品袋呢?就此,记者采访了市工商局一位姓范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食品袋和非食品袋是很容易区分的,食品袋外包装上印有“食品”字样以及QS标志。

 
3上一篇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