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企退人员
养老金再次上调
滑县出土宋代古船
师生见面深鞠躬
集会大呼感恩词
我省2011年度
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生见面深鞠躬
集会大呼感恩词

漯河“另类”校长以“忠孝”立校,“别样”教育褒贬不一
 

  “现在孩子一回到家,首先向我们问安。就是走到大街上,见到老师也弯腰行鞠躬礼。”昨日上午,漯河市第15中学的几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的学习态度也变化很大,他们感觉如果不好好学习,就是不忠不孝。”

  3年前,由郊区学校升格为市直中学的15中,是漯河教育界的“名校”:学生“出口成脏”,经常打架斗殴;教师也觉得和其他中学相比,有点灰头土脸。现在,该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成为全市各校的典范。这一巨变,源自“另类”校长王郑生的“别样”教育。

  核心提示

  目击:师生相遇鞠躬问好

  “同学们,上午好!”“老师,上午好!”3月2日上午11时50分,放学铃声响起,记者在漯河市第15中学门口看到:16名老师和学生,分两排站立,每当有师生途经此处时,便不厌其烦地90度鞠躬问好,而受礼后的师生,也会鞠躬还礼。

  “我们每天安排16名师生,用中国传统的鞠躬方式,在大门口迎送师生。”王郑生说,这一礼仪,他任校长3年多来一直在坚持。不仅是在校门口,就是师生相见,也相互鞠躬问好,老师上课前,还要抚摸每名学生以示亲昵。

  背景:师生关系曾很生疏

  “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烂摊子。”赵娟老师告诉记者,这儿的学生大都来自附近郊区,多数是不被其他市直中学录取的成绩、素质较差的孩子。过去学生碰见老师,不是远远躲离,就是昂首挺胸视而不见,师生之间的关系很生疏。

  张小伟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出口成脏、打架斗殴的现象经常发生”。

  王郑生到15中任校长后,发现老师只是一味地教课,而且传授得还不到位;学生不尊重老师、在家里跟家长对着干的现象很多。

  措施:集会呼口号,常诵《弟子规》

  “怎么改变?我首先把校训定格为‘忠孝’:学生好好学习,就是对家长孝顺;老师好好教书育人,就是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忠诚。”王郑生说,他又敲定了师生们每天必须多次呼号:“时不我待,再接再厉”、“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感谢老师,赐予慧命”、“感谢学校,优美环境”。

  “一本《弟子规》,虽然只有360句1080个字,但它却提出了在面对113件事情上,如何尽本分、保身心、全人格、推人己、善交友、勉学文。”王郑生说,他选定《弟子规》作为师生们每天必须反复诵读的内容。

  “除每天上学、放学向学生鞠躬问好外,我们还开展了师生同背《弟子规》、国旗下释解《弟子规》、会议前齐诵《弟子规》、经常举行中华传统文化演讲会等活动。”副校长张瑞华说。

  王郑生强制规定,每班每周必须有一节阅读课。他还专门在学校创建了阅览室,规定每周都要购买50套新书。

  效果:文明礼仪蔚然成风

  “现在,师生们非常注重文明礼仪,遇到谁都主动问好并深施鞠躬礼。”教师陈秋霞告诉记者,原来的随地吐痰、说脏话、吸烟、打架、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不见了,学生知道感恩了,知道孝亲尊重他人了,也知道努力学习了。

  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从学校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以来,孩子理解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和“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道理,知道孝敬父母和干家务活了,说话文明了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声音:别样教育褒贬不一

  “把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经典诵读和礼仪施教上,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呢?”采访中,一些人质疑该校的这种做法。在15中附近上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看到十几名师生站在门口给学生鞠躬,“学校就是上课学习,根本没有必要搞这些‘花架子’,感觉像在作秀”。

  “一听说老师给学生鞠躬,他们都当笑话看了。”该校老师胡淑敏说,她的一些朋友听说这事后都笑话他们学校“不好好教书,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没用”。当初面对众多朋友的质疑,她也是七上八下,心里存疑。“但从3年多来实施的效果来看,这种做法非常好。”胡淑敏说。

  “学校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15中的做法,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家庭。”一些市民赞道,这种做法能够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据《大河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