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位在NBA打球的华裔美国人,此前默默无闻的“哈佛小子”林书豪,在2012年NBA新赛季中一战成名,神话般的篮坛新传奇一时风靡全球,连奥巴马也从家乡球队“公牛”的粉丝变成他的“狂热球迷”,大赞林的表现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他也无可争议地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林书豪的神奇崛起并不顺利,进军NBA的路磕磕绊绊,背后充满了默默坚守、永不放弃的传奇色彩,这引发了国内对中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差异的思考与反思——林书豪的奇迹是怎样发生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崇尚人格健康、思想自由的美国教育与注重基础教育的中国教育,谁更有益于人的成长。
林氏父母从小支持儿子打篮球,因为“这让他感到快乐”。热爱打篮球的林书豪曾经被球探低估、被球队放弃、在别人家的沙发中栖身、在非保障合同还剩两天时一战成名,再战倾城。凭着热爱的坚守梦想,林书豪用实力抓住了机遇。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林书豪与姚明、易建联等亚裔球星,都成功登临了NBA之巅,在美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林书豪与“举国体育”制度下成长的姚明、易建联,在追求梦想的征途中,谁更快乐、更接近真正意义的成功。
普遍的看法的是,两者虽各有利弊,林书豪的成长经历对于我们日趋功利化的教育现况,镜鉴和借鉴的意义似乎更大。
健康的人格、梦想的坚守,以及能最大限度激发潜能、活力、创造力,并时刻感受到追梦乐趣的价值观和教育体制,人人都能成为林书豪。
林书豪登上了2月27日的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封面标题是“Linsanity(林疯狂)”,这是美国媒体为林书豪现象新造的词汇,最近在美国被广泛使用。
封面文章写道,林书豪给篮球文化带来了改变,让更多的亚裔球员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林书豪照亮了整个NBA”。
策划/张凯 杨长青
执行/黄乾 王娜
邓叶染 卓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