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王帅 文/图 4月8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礼堂内座无虚席,一部由该校高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晚安·夏》在此进行全国首映。这部投资仅万余元、时长90分钟的电影成为我省首部中学生原创电影,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便是该片总导演、总制片人、编剧方锦涛。这名阳光少年来自我市淇县,用其亲友的话说,“方锦涛从小就不安分,到哪儿,哪儿‘地震’”。
《晚安·夏》是一部以“友谊”为主线的青春励志电影,讲述的是8名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故事,其中穿插一些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如青春期孩子面临家庭变故、早恋、意外事故等状况时的不同反应。《晚安·夏》从导演、制片、编剧、摄像、录音、灯光、音乐、剪辑到演员,都是清一色的高中生。
拍电影的酸甜苦辣
2011年3月,身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我爱电影”俱乐部负责人的方锦涛,联系到他的初中同学、目前在鹤壁高中就读的冯超凡,共同创作剧本。在方锦涛和冯超凡的共同努力下,剧本由手写稿转成电子稿,几经修改,最终于7月定稿,这时,他们创作以来所用的手稿纸摞起来已有半米高。方锦涛说,部分故事情节来源于他的真实经历,故事当中的角色都有原型,如冯林夕这一角色就是由编剧之一冯超凡本色出演。
与此同时,电影筹备也与剧本创作同步进行。4月,方锦涛与同学张靖宇开始了电影的筹备工作。
6月~7月,《晚安·夏》剧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工作人员及演员的招募活动。经过多次模拟拍摄、影片观摩和全组工作人员的共同商定,由8名高中生担任本片的主要演员。
带着剧组与学校签署的一系列合同和相关文件,2011年暑假,这群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四处奔波找赞助商筹钱,租来一台摄像机,还买来专业道具。与此同时,校方无偿将校园借给剧组进行影片拍摄、制作。
摆在方锦涛及其剧组面前的难题不止是资金问题,从剧组成立开始,面临的每个问题似乎都是一道难题。“拍摄之前,我认为这件事情非常简单,但进入状态后才发现困难重重,包括表演、后期剪辑、制作……曾经,我还有过想放弃的念头。”方锦涛说,但一想到电影拍成后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他就暗自鼓劲并鼓励团队,就这样,他们才坚持了下来。
7月16日,《晚安·夏》正式进入了紧张的拍摄阶段。90场戏,20天,时间紧,任务重,为此,剧组人员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因为全部主创人员均无拍摄电影经验,而且一个镜头需要几个机位拍摄,在只有一台摄像机的条件下,他们不得不一遍遍反复拍摄,直到满意为止。“从清晨一直拍到深夜是常事,就连一日三餐也没有保障,两天吃一顿饭也时有发生。剧组大部分人员都是独生子女,在40度的高温下高强度工作,起初大家都有些吃不消,作为导演,我还要安抚他们的心情。”回忆2011年的拍摄历程,方锦涛用“感动”两字表达他的心情。
当然,这群“90后”聚在一起绝对少不了快乐,尤其首次“触电”。跟平时在电视上看到专业的电影剧组拍戏时一样,忘词、抢词、错词、笑场的情况就像家常便饭。拍情感戏,有时演员情绪不到位,哭不出来时,眼药水、葡萄汁也往眼睛里挤。有时,演员们也会临场发挥,将生活中一些时尚语言带进电影里,“我勒个去”、“HOLD住”等,使原本紧张的片场气氛活跃了很多。
先斩后奏,电影开拍时父母才得知
电影即将开拍时,方锦涛的父母方华堂和杨新兰才得知儿子这一“荒唐的行动”,为此很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虽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支持,但深知孩子的执着劲儿,夫妻俩很无奈。方华堂说,只要孩子需要,他们俩都随叫随到,经常起早贪黑往返于淇县与新乡。“在新乡人民公园拍庆祝生日那场戏时,直到夜里12时才收工,然后我俩摸黑回鹤壁。在淇县大水头村拍外景,我们租车接送,还管饭。”
2011年8月31日,《晚安·夏》顺利杀青,片子进入漫长的后期制作中。将一个个零散镜头转换成连续画面后,电影才能与观众正式见面,而做这些的时间都是他们从课余时间中“挤”出来的。历时11个月,投资仅万余元的小成本电影《晚安·夏》最终在大荧幕上亮相。
在《快乐星球》剧组首次“触电” 激发小小少年电影梦
如果没有《晚安·夏》的“精神领袖”方锦涛的一路坚持,这部片子或许早已流产。要说方锦涛为何产生了筹拍《晚安·夏》的念头,这还得从他从小怀揣的电影梦说起。
2006年,央视《快乐星球》剧组到鹤壁海选小演员,外向、活泼的方锦涛被导演选中。在拍摄基地培训期间,他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了解了一些拍摄知识。在淇县上初中时,方锦涛坚定了拍电影的决心,一直到上高中参加学生社团,遇到了现在的团队。记者问他,高中学习这么紧张,为何不等到上大学拍呢?“目前大学生电影泛滥,多数以爱情为主题,高中生拍电影者寥寥无几。高中阶段的友谊最真挚、最深厚,希望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同龄人,都能从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对青春记忆的共鸣。”方锦涛道出了拍电影的初衷。
说快板、变魔术、讲英语样样拿手,学习成绩也不落后
亲友们这样评价方锦涛,从小就当班长,学习成绩好又多才多艺。杨新兰告诉记者,方锦涛出生7个多月就会开口说话,上小学时就开始练习英语口语和学说快板,还多次参加比赛。“他爸爸喜欢朗诵和主持,有时还带着孩子登台说快板或朗诵,或许是登台机会多了,让儿子胆子大了许多。上小学时,儿子参加英语比赛获得1000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希望小学。”杨新兰说,方锦涛曾是《淇河晨报》的小记者,报社组织的小记者活动,她都会带儿子赶到新区参加。而且,夫妻俩每年都会带方锦涛旅游,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经常在途中鼓励孩子用英语跟外国人交流。
2010年秋季,中考取得成绩优异的方锦涛考入河南师大附中奥赛班。方锦涛在高中依然是尖子生,父母认为他是考清华、北大的苗子,所以对他要求格外严格。去年10月,学校选拔方锦涛和该校另外5名学生赴韩国参加全球气候大会,方锦涛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不少外国人刮目相看。
学习之余,方锦涛还热衷参加学校社团的多项实践活动,如今在学校小有名气。8日下午,记者在校园随机采访到该校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她说第一次见到方锦涛是在学校艺术节上,他表演的魔术出神入化,这次拍电影让大家更为吃惊,都很期待《晚安·夏》的首映。 《快乐星球》总导演
对执着少年评价高
当《快乐星球》总导演张惠民得知方锦涛拍成一部电影时,大为吃惊。“人生道路上的偶然事件,或许成为孩子梦想的诱因,80%的人只是想想而已,只有20%的人愿意付诸实践。这20%的人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干成一件事,方锦涛做到了。拍电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拿我自己为例,从2007年就说要拍电影版《快乐星球》,直到现在也未能实现。不管成功或失败,他已经迈出很大一步。电影拍成了,但不代表他将来就一定走导演这条路,他未来的选择还很多。”首映前,记者采访到前来观影的张惠民导演。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团委书记评价方锦涛说,他是一个有毅力、执着的孩子,综合素质较高,而《晚安·夏》体现了学校多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首映圆满落幕。疲惫的方华堂和杨新兰夫妇返程前再三嘱咐儿子,第二天就要投入到学习中。“从去年开拍至今,作为我省首部中学生原创电影,我备感压力。”而此时的方锦涛说,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终于能踏实睡一觉了。
记者问方锦涛,对这部电影哪些地方还不满意?今后会不会考导演类专业?“电影界有一句话——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晚安·夏》后期剪辑就有8个版本,每部电影作品都与预想的效果不太一样。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有些地方还不到位,但作品出来后反响不错,我很欣慰。”方锦涛谦虚地说,因为拍电影,他的成绩下滑不少,首映结束后,他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迎接高考。
链接:《晚安·夏》剧情简介
五一假期后开学,高一(1)班转来一位来自乡下的学生李德龙。这个傻乎乎的小伙子似乎来自另一个世界,整天沉默不语,连厕所都会走错。这被班上几个同学看在眼里,大家准备帮他一把。在大家的努力下,李德龙渐渐适应了新生活,就在大家感觉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时,接踵而至的几件事情彻底打破了大家原本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