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说《林海雪原》及由此改编的电影、京剧、电视剧的广泛传播,侦察英雄杨子荣可谓名扬天下,妇孺皆知。几十年来,关于杨子荣的文章也多得难以胜数。但杨子荣究竟是怎样牺牲的,关键时刻枪为什么射不出子弹?似乎至今仍留下不少谜团。
引子 杨子荣是个啥样的人
1945年日本投降的那一天,杨子荣报名参了军。此前,他曾闯关东在东北漂泊了十几年。关外的风土人情他了如指掌;在城镇里帮工学徒时,他对行会帮派、三教九流,甚至土匪、地痞的黑话都略知一二。这为杨子荣日后成为侦察英雄做了极为重要的铺垫和生活积累。尽管他参军时因为年龄偏大,起初被分配当了炊事员,但是他超常的智力和敏捷的思维还是被首长发现了。他被挑到侦察排不久,就出色地完成了首长交办的侦察任务,很快就被提拔为班长,第二年就升任为侦察排长。
杨子荣如何智取威虎山
用“黑话”试探获得土匪信任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内部人称“三爷”。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我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多次围剿,消灭了他的大部分人马,他身边只剩下二三十个亲信死党隐蔽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等着国民党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杀我干部,继续作恶。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用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把他们带到了20里外的一个空木棚子,交代了几句后就走了。
杨子荣他们在工棚里一连等了两三天,也不见孟工头的影儿,仅有的一点儿苞米面也吃完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担心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正着急的时候,孟工头回来了,这回他把杨子荣一个人领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绑着土匪连闯三道哨卡
擒获座山雕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确实真够狡猾的,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要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让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为“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命令三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土匪一起绑了。
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多人。
荣誉 “特级侦察英雄”
杨子荣成为侦察排长后,牡丹江二团的曲波等团首长分别率领小分队,向潜伏在林海雪原里的土匪汉奸残余势力发起进攻。杨子荣是曲波小分队成员。1947年,杨子荣带领战友打进了匪巢,把座山雕弄下山来,一网打尽。
在智擒座山雕之后,杨子荣随曲波带领小分队追击土匪郑三炮。没想到在战役中牺牲了。
杨子荣的遗体被小火车运回了海林县,停放在县中学,前来瞻仰的民众络绎不绝。几天之后,团部为杨子荣举行了葬礼,首长和战友们无不为杨子荣的死而扼腕痛惜。
为表彰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其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
身世 杨宗贵就是杨子荣
曲波参加了杨子荣生前的最后一场战斗,目睹了杨子荣不幸牺牲的全过程。为了让这位传奇英雄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他在小说《林海雪原》中,让杨子荣也和战友们胜利地随同部队南下,参加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斗。
但杨子荣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海林县委决定寻找英雄的身世,以海林县民政局烈士陵园管理站站长关会元为首的4人调查小组开始了漫长的调查访问。半年后,终于在山东牟平县宁海镇一个叫圩峡河的村庄里找到了线索。一个叫杨宗福的老人对杨宗贵的长相、性格、参军时间的述说与杨子荣的情况吻合。再加上多个线索反映:杨子荣有个媳妇叫许万亮,1952年病逝了。杨宗福老人也肯定了这一点。杨宗福就是杨宗贵的哥哥。因此,调查组认为:杨宗贵和杨子荣为同一个人。不过他们未能搜集到杨子荣的生前照片。
牺牲真相:
天太冷,枪“掉链子”了
借用老乡的猪油擦枪
当年,当二团副政委曲波率领的小分队侦知郑三炮一伙土匪躲进闹枝沟山梁上一座马架房时,决定发动突袭,彻底铲除这股残匪。
1947年2月22日夜,杨子荣、孙大德、魏成友等5人组成的小分队悄悄住进杨子荣的房东卢德权家。躺下不久,孙大德突然翻身坐起来对杨子荣说:“排长,明天早晨打仗,咱得擦擦枪呀!”于是5个人全部坐起来擦枪。可是没有擦枪油咋办?卢德权说:“我家有猪油行不行?”大家齐说“行”,就坐在炕上用猪油擦起枪来。
第二天,天色尚未破晓小分队就出发了。正是数九寒天,山区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盘山小道上雪深过膝,战士们出门不久单薄的棉衣即被冻透,在热炕头上焐了一宿的枪管很快被冻得冰凉冰凉……
子弹卡壳,杨子荣不幸中弹
闹枝沟越来越近了,小分队在曲波副政委指挥下包抄前进。当小分队接近马架房时,屋门突然被拉开,草编的门帘子掀动一下,随之闪出一个人影,是一个叫孟老三的土匪。杨子荣以为土匪发现了小分队,迅即隐蔽在一棵树后,其他战士也机警地卧倒在地,举枪准备投入战斗。虚惊一场,孟老三原来是起床撒尿。待孟老三回身进屋时,杨子荣立即从树后闪出,手握着枪蹑手蹑脚地跟了过去。
此时郑三炮等匪徒早已被冻醒,缩在大炕上闲唠着。战机到了!杨子荣猛地飞起一脚将板门踹开,再用匣子枪撩开草编门帘子,把枪管伸进屋里,大吼一声:“不许动,都举起手来!”
孟老三闻声一抖,连忙俯身抄起步枪。匪徒们乱作一团,纷纷起来拿枪。孟老三首先持枪下炕迎击。杨子荣听到屋里发出“哗啦、哗啦”的拉枪栓声,立即抢先扣动扳机……不料枪未打响,弹未出膛。因为昨夜用猪油擦枪,出门后经寒气一冻,枪膛凝涩,撞针失灵,子弹卡壳了。
孟老三逃过一劫,见“共军”枪未打响,顺势举枪还击,一枪正中杨子荣左胸上部,杨子荣趔趄一下扑倒在地。随之草编门帘子自动落下来,挡住了屋外战友们的视线。
小分队的战友们见杨排长牺牲了,悲愤至极,全都红了眼,相继来到窗前往屋里一阵猛烈地射击,往屋里扔手榴弹。最终,7个土匪只有孟老三漏网。全国解放后,孟老三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捕入狱,释放后回村监改。 (据《半岛晨报》)
遗憾 母亲不知英雄就是亲生儿
1974年春天,一张已经泛黄的旧照片辗转寄到了关会元手中。这是当年一位战友保存的杨子荣生前在庆功会上披红戴花的照片。关会元激动万分,当即请人将这张老照片翻拍放大,然后专程到北京找了曲波等人。老战友们一看照片,惊呼道:“是从哪儿找出来的呀?这就是杨排长呀!”
1983年,东北烈士纪念馆举办了“杨子荣事迹展”,并且派人拿着杨子荣的照片来到圩峡河村。此时杨宗福已经是70高龄了,接过照片,看到自己的弟弟杨宗贵,老人忍不住泪水滂沱而下。其实,杨宗贵在东北时已经把名字改为“杨子荣”,但在老家,没人知道他这个名字。1966年,正当《智取威虎山》唱得如火如荼时,杨子荣的母亲宋学芝老人离开了人世。老人不知道,她亲手贴在炕头上的宣传画里的英雄,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牵肠挂肚的亲生儿子杨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