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
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中国》:
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食物是危险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垂涎三尺。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一经播出即引起轰动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新浪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种“舌尖体”也开始在网上雨后春笋般涌现。

  《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到的美食。

  ·相关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

  传递四种“味道”

  这部纪录片在央视一套首轮播出之后,从23日起,《舌尖上的中国》将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重播。陈晓卿希望观众在看过这部片子之后,能对它所要传达出的主题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

  

  ●时间的味道

  关于时间,陈晓卿认为千年流传下来的发酵工艺,集中展现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以及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陈晓卿说,“古老的中国人用不同的方法储存食物,促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味觉,这些经过千百年发酵的味道,是中国人最古老的味道。”

  

  ●喜悦的味道

  饮食能提供给人的喜悦感,在于饱腹,这是陈晓卿所总结的饮食的主旨。陈晓卿告诉记者,中国人很重视主食,尤其是在喜庆的日子。逢年过节,家里必不可少的主食是饺子、面条,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却都在喜庆的日子里用主食招待客人。

  

  ●历史的味道

  陈晓卿用豆腐这种最常见的食物来表达这个概念。“中国的豆腐在清寡中暗含了精神层面的气质,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更能‘顺其自然’。”像豆腐一样,在这些传习下来的饮食故事中,历史就被一点点地记录下来。

  

  ●地域的味道

  地域不同,美食的味道各有不同,这也是陈晓卿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所要表达的重点。以中国的地域划分,沿海居民喜食海鲜,东北人口味偏向咸,而南方人喜爱甜品,云贵川内地偏爱辣椒,山西等地则爱酸。

  不止是“吃货圣经”,更是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表示“挺不适应”,“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

  “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陈晓卿说。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通过吃食展示国人人生况味

  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拍摄。一年多时间,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说。

  超越美食纪录片

  力求实现国际传播

  2012,“皮鞋很忙”。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一位网友说,“看《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当下新闻,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去一遍遍审视身边的食物,当公众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转移为“不能吃什么”,当“吃货”们越来越发觉已经山穷水尽没得可吃的时候,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信任正在消失,几千年饮食文化也面临颠覆或消亡。一想到食品安全,一想到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舌尖上就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好在,有《舌尖上的中国》,它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正在举办的第65届戛纳电影节,其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据悉,《舌尖上的中国》于5月23日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展开第二轮播映。陈晓卿表示,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到达全世界。”

  肯定声音

  真诚才能感动人

  《人民日报》赞《舌尖上的中国》:

  真诚才能感动人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唯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唯独没有真诚。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综合)

  观众被勾起流泪的冲动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网友“云隐归舟”说。

  《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资深媒体人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