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变党校副校长,岂止是侥幸
风景经济里的“香樟腾挪法”
从“海即大桥”起,回归免费路桥
五月水事
哭穷与炫富
其实都是心穷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逃犯变党校副校长,岂止是侥幸

 

  13年前,史宝月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843万余元,是轰动全国的“金华税案”嫌犯。案发潜逃后,他伪造身份,历任多家报纸的新闻编辑中心主任、副总编,辗转多省,频繁跳槽。2010年调任张家港市市委党校副校长。他曾获全国性奖项50多个,潜逃期间还资助了28个贫困学生。(5月29日《钱江晚报》)

  毕晓哲

  

  逃犯隐匿得逞,与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狡猾有关,但我看来还有其他几方面原因。

  史宝月逃亡过程中,办理的整套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等证件完全是“电线杆子”上“造假”的产物。很不幸的是,多个招聘单位踏进了“同一条河流”。当然,表面的“麻木”并不能解释骗子为什么可以得逞的全部。暴露的其实是相关单位在管理干部(公务员)档案上的混乱或不严谨。如果组织部门多一份心思和谨慎,骗子早就暴露了。

  另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我看来与不良的“文凭环境”有关。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干部队伍中假文凭泛滥的现象。在“假货”充斥之下,曝光率会低得多。一方面,环境使然,监管者没有更多精力鉴别到每一个人;另一方面,“潜规则”之下,监管者恐怕也不想较真。

  逃犯史宝月的背后是一串串荣耀的“假马甲”,本科学历、高级编辑、博士在读,仅全国性的奖项就有50多个。这些“伪造的马甲”或一张张“画皮”,只要任意撕破一张就能直指骗子要害,而这些原本可以轻易撕破的“外皮”,却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没有一张被撕破,反而成了他一个又一个坚强的“护身符”。这已经不能用“侥幸”来形容了。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