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5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6%的受访者坦言如今“哭穷帖”较多。(5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唐伟
“哭穷”并不少见,在听闻和见证之余,每一个人都有基本的发言权。一度以来,我也是逢人必哭——“穷死了,生活悲惨啊”。在我身边,同样不乏其人,比较下来,似乎只有更穷,没有最穷。
“人人哭穷”的结果,就是生活的幸福指数严重受到影响。“哭”的结果,要么是自怨自艾,要么是怨天尤人,似乎一切过错和责任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唯独没有自我反思。“哭穷”如同传染病,加剧了社会的浮躁和暴戾。结果是,真穷人也哭,假穷人也哭。2011年广东省人大会议汕尾代表团的讨论会上,省人大代表袁古洁向在场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诉苦:“我的正教授职称已经超过10年,做副厅也5年了,但我现在的工资依然买不起房。”早在2010年,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受访者达55.4%。
与哭穷相反的,则是炫富。“烧钱男”、“雅阁女”、“炫富女”,各种“美美”们以惊艳而出格的举动,吸引着舆论的关注,也刺痛着公众神经。事实上,哭穷与炫富,是同一事物的两端,就如同镜子的两面,按照著名作家蒋子龙的说法,“盖因心穷”。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但“哭穷帖”泛滥,幸福感日渐消失,这可能是当前最大的社会隐患和危机。相对于物质上的脱贫,精神上的脱贫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