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中原-欢乐鹤壁”
广场文化艺术节昨晚开幕
“神女”刘洋母亲祖籍鹤壁
“田埂干部”辛村忙治水
推动节能减排、保护淇河
保持高压态势 强力打假治劣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埂干部”辛村忙治水

 

  20多年前,在淇河下游一带的村庄中,嫁女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不图庄不图地,就图辛庄好水利”。“辛庄”便是现在的淇滨区金山办事处辛村。这个曾经田间种稻还养鱼、又是蔬菜基地的村庄,因水利灌溉发达,一度成为方圆几里内的富裕村,而近年来又因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甚至出现部分村民吃水难、浇地难的问题。

  5月31日,“百名干部下基层、维稳创安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的第二天,38岁的淇滨区干部李庆刚和另外两名同事便被组成工作组,派驻辛村,脱离原单位工作,要在这里工作整一年。

  □晨报记者 王帅

  “刚下村的第一天便遇到了难题。辛村割麦刚刚开始,但田间道路损坏严重,农用车进不去,麦子出不来,影响了收麦进程。”6月21日下午,李庆刚在辛村村委会大院对记者说,工作组随后跟村两委碰头,共同出资将田间路修补、垫平,方便了群众抢收麦子。

  李庆刚的起居室和办公室都在村委会大院的一间房子里,每周至少要有5天吃住在这里,而他驻村至今只回家待过两三天。三张小床和两个办公桌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曾经的驻村帮扶队留下的一台旧空调给室内带来一丝凉意,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家用电器。因停水好几天了,厨房里一只白色大塑料桶内没有一滴水,李庆刚说,需要到邻居家提水做饭。

  驻村头两天,李庆刚便和同事走遍了村子,了解了全村人口、耕地等一些基本情况。“先到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家中了解情况,但摸清全村各家各户的情况可不容易。白天村民忙着下地干活或外出打工,晚上人家还想早些睡觉,所以我们就专门在白天深入田间地头,跟村民拉家常,还帮村民割小地块里的麦子。”皮肤被晒得通红的李庆刚拿出辛村花名册说,他们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的信息。

  “走访过程中发现,4个村民小组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农田水利灌溉。1966年建渠,1991年修缮后,村里这条长7300米的水渠就再也没有维修过,坍塌、裂缝严重,原来25元就能浇一亩地,现在需要五六十元,甚至更多,老百姓怨言不少。”李庆刚说,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抗旱救急,他们跑到区水利局和金山办事处筹措资金,将水渠补漏、修整。

  辛村的玉米套种到麦地后,终于在6月18日喝上了淇河水。

  吃水难是辛村的又一大问题。村委会会计说,2000年村里铺设的地埋饮水管道通到了各户,如今,管道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很严重,所以只能隔天送一次水,每次只有两三个小时,有些下游住户家里到最后甚至没有一滴自来水。辛村村里道路几年前就是水泥路,李庆刚指着一户缺水的村民家说:“我们准备从隔壁接水管到他家,沿房子墙角走管,不破坏路面,先解决基本饮水问题。”

  记者跟随工作组在村里走访时,75岁的刘明乐呵呵地说:“干部驻村20天,玉米苗喝上了淇河水,为我们村办了件大实事,这样的干部我们欢迎!”

  

  ■链接

  

  从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淇滨区“百名干部下基层、维稳创安促发展”活动共派出50个区直部门的120余名干部分包50个重点村(社区),对村、社区情况走访、调查、研究,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自活动开展20天来,共走访群众4300余户,登记群众反映问题74件,排查矛盾纠纷11起;对疑难信访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共研判疑难信访案件17件,力促矛盾解决;围绕乡镇中心工作开展三夏帮扶,帮助困难群众进地手工收割、开展环境治理等实事、好事100余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