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6月30日5时7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交界地带发生6.6级地震,随后这一地带又相继发生多次3级至4级地震。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此次地震造成新疆多个县市不同程度受灾,目前各地已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15.5万人受灾 52人受伤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介绍,此次地震受灾地区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等地,截至7月1日19时,地震造成15.5万人受灾,52人受伤,4.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7500余间房屋倒塌,严重损坏房屋2.1万余间,一般损坏房屋4.3万余间。
此外,地震还导致一些山区道路出现塌方,217国道新源县部分路段山体崩塌。
据记者了解,此次地震还波及轮台县、焉耆县,以及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其中,和静县巩乃斯镇部分房屋开裂倒塌,部分人员受伤;轮台县、库车县、焉耆县部分房屋及牲畜棚圈受损倒塌。
除上述县外,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精河县等地震感强烈,不少被剧烈摇晃惊醒的居民跑出房屋至空旷地带避险。
停运的32趟客货列车全部恢复运行
地震发生后,兰新线、精伊霍线、奎北线、南疆线多个区段有震感,为确保列车运行绝对安全,铁路部门紧急叫停了正在上述区段运行的32趟客货列车。
乌鲁木齐铁路局称,列车停运后,铁路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对设备和沿途线路进行检查,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部分路段逐渐恢复通行。6月30日10时45分,所有的检查确认工作全部完成,停运客货列车全部恢复运行。
地震发生后10分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即对救灾工作作出部署。随后,自治区党委又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进一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在初步了解地震情况后,张春贤要求各地把保证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救治伤者,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证灾区每位群众都有住处,不受冻、不挨饿。
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灾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受灾地区在地震发生后的最短时间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自治区地震、民政等部门迅速启动救灾响应,相关人员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救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调运帐篷3000顶、棉被1万床等运往灾区,中国地震局8人现场工作队当日清晨由北京乘机赶往震区。
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提供的信息,当地已全面做好救灾应急准备,调配救灾帐篷1010顶、面粉55.1吨、清油485公斤、棉被1120套、煤炭100吨,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3248人。至当日中午,灾区急需的帐篷、棉被、大米、清油等食品物资已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记者了解到,当地各级党政部门、各族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救灾工作,各县市已下派87个工作组8719人参与入户排查,帮助群众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启动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7月1日16时,根据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前方工作组实地调查和初步评估意见,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新疆新源、和静地震灾情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前方工作组就地转为国家四级响应工作组,继续留在灾区开展工作。
震中那拉提镇连夜搭建帐篷,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统一锁门、张贴封条、安排专人值守,避免受灾群众回到受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居住;救灾工作组与受灾群众结成“一帮一”队子,采取帐篷临时安置、投亲靠友、村委会居住等形式安置受灾群众,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目前,各地灾情趋于稳定,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正常。
据了解,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新疆和静、新源交界处,海拔高度约3500米,震中周围历史地震较为活跃,100公里范围内1900年以来发生过两次6级地震和两次7级地震,距离最近的7级地震为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1970年以来,震中周围5级以上地震以主余型和孤立型地震为主。(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