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兄妹的话剧缘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大黄宗江是著名的戏剧家、散文家
老二黄宗英和老三黄宗洛是著名演员

黄氏兄妹的话剧缘

 

  引子 话剧舞台上璀璨的三颗星

  中国话剧百余年,无数表演者在舞台上为观众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他们的艺术天赋与修为奉献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他们宛若星辰,在话剧艺术的夜空闪烁着自己的光芒。这其中,有三颗星不能不提,他们出自同一个家庭,最初的人生路向各异,跟话剧的缘分却可算殊途同归。他们是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

  黄家名人多,大哥黄宗江是著名的戏剧家、散文家,二姐黄宗英和三哥黄宗洛都是著名演员,四弟黄宗汉最具演员条件,却成了黄家年龄最小、地位最高的革命干部,改革开放后成了中国第一代文化企业家,70多岁时又成了中国年龄最大的博士研究生。

  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中国话剧界的黄氏三杰,无论青春少艾,抑或发如霜雪,无论光芒乍现,还是活力常在,都为观众,也为他们自己的艺术记忆留下缤纷的浓重一笔。追根溯源,黄氏一家人的话剧人生,应该说皆因黄宗江而起。

  黄宗英

  黄宗洛

  黄宗江

  黄宗汉

  很多人看到黄氏兄妹在艺术上的成就,都误以为他们来自演艺世家。其实黄家祖上是浙江瑞安名门,早在清代就曾出过进士、翰林,他们的父亲也是曾留学日本的“海归”,黄家原是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

  在这样的家世背景下成长,幼年的黄宗江和弟弟妹妹们有读不完的书,这为他们日后从事戏剧创作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他们兄妹4人,均与艺术结缘自小和睦共处,加之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使得黄宗江幼时便形成善良、宽厚、热情、旷达的个性,而这个性伴随他一生,也让他的亲人、朋友获益良多。

  虽然父亲是学理工科的,但深爱文学艺术,是标准的戏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京剧的黄金时期,众多流派,无数名角,好戏连台。父亲常常携妻带子去看戏,浩浩荡荡一大家子人煞是壮观。看戏令童年的黄氏兄妹在跟着父母大饱眼福的同时,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名家的代表作也带给黄宗江最初的戏剧艺术震撼,这震撼在他的心里扎了根,使得日后他从事话剧表演、编剧等成为必然。

  艺术启蒙 戏迷父亲带着全家去看戏

  黄宗江(1921年~2010年),1940年冬天奔赴上海加入于伶、黄佐临等的抗战剧团。当年的抗战剧团高人很多,能与石挥等如今已被写入中国话剧史的人物同台表演,自然令年轻的黄宗江获益匪浅,从夏衍的《愁城记》到曹禺的《蜕变》,从幕后到幕前直到男主角,在上海的短短两年赋予黄宗江的艺术营养令他受用终生。

  1942年末,由于诸多原因,黄宗江离沪赴渝,重新开始他的话剧事业。当时的重庆同样聚集了夏衍、郑君里、金山、张瑞芳等一大批中国戏剧界的编、导、演精英,来到全新环境的黄宗江已不再像当初到上海那么青涩,他在重庆的演艺之路似乎要游刃有余得多,一出令人捧腹的喜剧《君子好逑》、一人分扮多角的《戏剧春秋》都让重庆的同行以及观众领略到他的艺术功底与舞台魅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宗江虽然偶尔也会演话剧、演电影,但同以往相比,他较少登上话剧舞台,更多是以剧作家、剧评人的身份继续活跃在戏剧界。至今一听到“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哎嘿哟”的歌声,上了一些年纪的影迷就会想到《柳堡的故事》,那正是黄宗江解放后根据胡石言的同名小说所写的第一个电影剧本。

  当然,写作之余他仍不忘表演,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与英若诚在美国合演中国传统名剧《十五贯》,全部对白都用英语,更多的观众在电视荧屏上也会不时见到这位一脸笑意和蔼可亲的老人出现在多部影视剧中。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演到老,这么评价黄宗江,大抵是没错的。

  大哥黄宗江 把英语《十五贯》带给美国观众

  黄宗英生于1925年,小时候并不是个特别出众的女孩,甚至被她自己称为“丑得没法说”。虽然只比黄宗江小四岁,她却从小受到来自哥哥的戏剧熏陶。16岁那年,初中刚毕业的黄宗英因为家道中落,为了帮衬寡母以及供兄弟上学,打算找份工作进入社会,不得已离开天津前往上海。初到上海的黄宗英根本没有机会登台,因为有哥哥引见才得以在剧团管管服装道具,帮前台的演员提提戏词儿。

  好在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对表演艺术并不陌生,加上极高的悟性,可以说以一种“时刻准备着”的状态随时待命。她常常在后边看着台上的表演,对演员的台词和肢体语言暗自记下。终于有一天,在曹禺名剧《蜕变》中担任“小的”角色的某个女演员要结婚不能上场,导演黄佐临让黄宗英救场,起先还是以临时的名义,不承想就这么一场一场“救”下去,从此拉开戏剧人生的序幕。

  《蜕变》之后,黄宗英接着跟哥哥合演了古装戏《鸳鸯剑》,兄妹同台,各有风采,一时间在上海滩传为美谈。等到她演出话剧《甜姐儿》,将那个旧时代的大小姐演得活灵活现,就几乎达到风靡的地步,甚至有了蜂拥前来签名、送礼物的“粉丝”。这个角色对她的意义实在太大,在观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也太深,以至于从此以后“甜姐儿”这一称谓一直萦绕在黄宗英左右,哪怕到耄耋之年,仍有老朋友这么称呼她。

  话剧表演上的成绩成为黄宗英踏足电影界的起点,她在1946年接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和谢添主演的《追》,此后佳作纷至沓来。电影带给她事业的另一重天地,也使她同赵丹相识并共同生活了30多年。1956年,黄宗英同孙道临等合演了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家》,她在其中扮演梅表姐,纤秀温婉的扮相与细腻到位的表演俘获了万千影迷,直到现在还有当年的老影迷对“梅表姐”念念不忘。

  在舞台与银幕远去的日子里,写作成为黄宗英最大的寄托。

  二姐黄宗英 老影迷念念不忘的“梅表姐”

  三弟黄宗洛 《智取威虎山》中一人饰四角

  在很多话剧迷的印象中,黄宗洛(1926年~2012年)似乎就从未年轻过。原因很简单,他扮演的老舍名剧《茶馆》中那个讲话阴阳怪气、整日提笼架鸟的满清遗少松二爷实在太过深入人心。

  黄宗江先生生前曾半是调侃半是赞许地表达过,黄宗洛幼时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是最不起眼的,不承想却是演艺生命最长的一个。黄宗洛演了大半辈子戏,成功塑造了上百个形形色色的角色,其中却大多是配角。正是这些有着出彩表现的配角,让黄宗洛成为“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这句话的绝佳诠释。

  有哥哥黄宗江和姐姐黄宗英的成功在先,黄宗洛与戏剧结缘似乎顺理成章,可是,结缘容易,成功远非一日之功。说到黄宗洛的勤奋,他为演好松二爷的“台上一分钟”而耗费的台下之功可资佐证。那时他想要尽可能地贴近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生活习惯,于是专门穿上长衫,买了鸟笼和鸟,没事儿就托着鸟笼子“招摇过市”,哪怕见朋友吃饭喝茶也不例外,多次被看客误以为真是满清遗少,几乎达到人戏不分的境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演的松二爷在群星璀璨的《茶馆》中异常显眼,令人过目不忘,赢得满堂彩,也成为他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台形象。《茶馆》之后,黄宗洛对话剧表演的理解以及对自己舞台表现的信心与日俱增,真正到了艺术的另一个层次。虽然此后仍是多演小角色,但他对待任何角色的那份严谨、敬畏是不变的。在上世纪50年代末人艺排演的话剧《智取威虎山》中,他从老山民、道士演到土匪丁、解放军,实现了“一赶四”的龙套大丰收。

  相关

  

  黄氏四兄妹

  合演一出戏都当配角

  

  由于黄氏四兄妹的加盟,电视剧《大栅栏》别具一番风情。《大栅栏》故事以老北京的商业区大栅栏为背景,以罗仇两家的世代恩怨为线索,展现了上至光绪皇帝下至妓女、车夫的一段沧桑历史。其间,于宫廷险恶、商场惊骇中交织着情爱纠葛,一环环扣人心弦。

  据了解,在出演这部戏的过程中,四兄妹闹出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插曲。在四兄妹确定加盟该剧后,制片人兼导演鲁岐希望黄宗英老人来扮演慈禧太后,但黄宗英觉得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就推掉了这个角色。于是黄宗洛主动请缨,想反串慈禧太后,还试了妆,拍了照片,积极地进行角色设计。谁知长兄黄宗江知道后,坚决反对,认为这是正剧,怎么能让黄宗洛来反串,他表示要是黄宗洛演慈禧太后,他就退出剧组,大哥一生气,其他弟弟妹妹自然不敢吭声,最终慈禧太后由吕丽萍来扮演,黄宗江出演李莲英,黄宗汉出演福王爷,黄宗洛出演顺天府尹穆大人,黄宗英扮演一位老格格,只有一场戏。

  (综合《中华读书报》、《北京青年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