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 有人皱眉有人乐
人社部称65岁退休是误读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迟退休 有人皱眉有人乐

 

  三大焦点

  举例说明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党校常务副校长蒋海鹰提出,女博士参加工作的年龄接近30岁,如果工作到55岁就退休,工作时限才不过25年。这个例子随后被频繁引用,大家想要说明的是,如此高端人才退下去太可惜,应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

  晚5年退休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专家表示,老龄化在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发展到很高程度出现的,而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准备)先老”,这就使解决老龄化的难度大大增加。延长退休年龄显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未来10年,全国缺1亿劳动力,仅靠延长退休年龄无法解决。”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柳中权说,“不改革没有出路,无法解决未来劳动力问题,应该呼吁深化改革,拿出更具智慧、公平的顶层设计。此外,各地方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摸清底数。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决策才会更加科学、理性。”

  举例说明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一位教授,国内知名的对外汉语教学专家,60岁就退休了。其实按有关规定,他可以在5年后退休。促使他下决心“火线退休”的原因,就是广东成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在改革之前退休,他每月能拿到6000多元退休金,而如果按照新改革方案,他退休后每月只能拿到三四千元。这就是为很多人所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

  

  为啥有人不交钱

  还能拿更多养老金?

  

  中国的退休改革从1992年开始,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不同工作性质的退休人员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

  自1992年开始,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差距越拉越大。2005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不过,我国的养老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上形成了“碎片化”,造成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员工和社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严重不平等,公务员不交养老金,退休后却能领到替代率达80%~90%的养老金。而企业员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只有45%,因而出现公务员退休金是企业员工和个体劳动者的2~3倍多的不平等。

  争论焦点

  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最终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上——养老金。而一个“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元”的消息,更是让不少人联想到,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就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缺口。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迅速引发激烈争议。接着,18.3万亿元的数字被指并非现金流,而是按照资产负债的算法计算存量债务。

  养老金亏空到底有多大?

  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结余1.9万亿元。“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而社科院编撰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2000年各级财政补贴金额为338亿元,2006年为971亿元,2010年1954亿元,2011年新增补贴高达2272亿元,财政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专家表示,近三分之二的养老保险累计结余,来自于财政转移支付。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国家的养老保险支出越来越庞大。”此外,从1980年开始,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平均每五年上升约1岁,如果退休年龄政策不变,则意味着老年人口退休后的余寿不断增加,给养老金支付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在最近被相关部门频频提及就可以理解了。

  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

  三大误区

  老人不退=年轻人下岗?

  二者坐的并非同一把椅子

  

  6月6日,人民网推出《人社部拟适时建议弹性延迟领养老金年龄,您怎么看?》调查,一天内22053人参与,其中78.5%网友表示反对。

  之所以出现这样一边倒的结果,是因为多数网友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会挤占年轻人工作岗位,加大就业压力。不过柳中权不这么看。他表示,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并不存在绝对的替代关系。由于退休年龄低,老年人“退而不休”的现象相当普遍。大量老人退休后被返聘,仍在从事着有收入报酬的劳动。即便没有延迟退休政策,这部分岗位也不会释放出来供年轻人就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也认为,就业容量并不取决于退休人员所占岗位的数量,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就业岗位这把椅子不是固定的,延迟退休和年轻人就业之间并非直接配比的矛盾。”

  

  想啥时退就啥时退?

  制度化才能杜绝不公平

  

  有人想延迟退休,也有人想提前退休。

  当正反两方针锋相对的时候,第三种观点出现了——每个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是否延长退休或领取养老金年龄可根据自愿。

  想什么时候退休就什么时候退休?柳中权表示,这种想法不可行。

  “退休年龄调整后,必须形成制度化。随意退休会让劳动市场产生紊乱,随意性越大越糟糕。”柳中权说,“在每个阶段,国家都要根据老龄化程度、劳动力成长过程,进行总体的高层设计,以有序应对,否则就会造成混乱。”

  此外,随意性过大也会导致新的不公平。“比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在改之前大家纷纷退休,因为那样就能向公务员看齐,对自己有好处。结果,改革的目的没有达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研究员张展新也认为,应该在法定退休年龄的框架下谈弹性。

  

  是一刀切还是分步走?

  弹性退休将成主流

  

  2010年10月起,上海市开始试点“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主要针对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只要身体健康,工作需要,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批准就可以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岁,女性不超过60岁。

  “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而应该采取部分弹性退休。哪一部分职业、工种可以延长退休年龄,要根据社情民意作决策。”柳中权认为摸清底数很重要,“应该进行调查,年龄在18岁~55岁的劳动力,各个行业、部门,在未来10年缺多少?从而适当放宽或弹性放宽退休年龄。”

  (据《半岛晨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