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城里浓浓的文化味儿 □晨报记者 张小娜
文庙、文治阁、大伾山摩崖石刻……无处不体现浚县的文化底蕴。沿着浚县的大街小巷走一圈,不难发现,即使是不起眼的民宅,大门两侧古朴的石狮、门口雕刻着威武石兽的上马石,到处透露出一种古朴的文化味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的城市建设最不能丢弃的显然是自己的文化特色。
老艺人张希孔:老城是我的根儿
正月古庙会时最繁荣的伾浮路,在这个季节显得有点冷清,记者见到了正在烈日下施工的工人。
“他们正在安装牌坊,这条路上总共要安装9个牌坊,这是第8个。”7月20日下午3时许,89岁的张希孔刚刚睡醒午觉,坐在自家的春盛银楼里喝茶水,他和记者聊起了他眼中的浚县城。
“你听说了没,东关那头正在挖一千多年前的粮仓,我那天和老伴去看了,那东西不能用铁锨挖,都是用手一点一点抠的。”张希孔用自己的视角,向记者讲起这件轰动浚县乃至全国的大事儿。
张希孔家在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南关村,他做银饰的手艺是祖传的,他从小读过点书,在当时也算是个文化人,十分关心浚县的大事儿。
89岁的张希孔虽然耳朵不太好使,但眼睛很好,做雕花这种细活儿一点儿不误事。他对浚县的感情是镌刻在记忆中的。
“老城是我的根儿,我娶孩儿他妈那年,还有城墙呢,城墙都是青砖白灰,城门上还有千斤闸,我上过城墙,宽度能过一辆汽车。当时城墙上还有一小块碑文,上面写的是崇祯十一年李知县捐修城墙的事。”说起来他见过的“大世面”,张希孔滔滔不绝,他对浚县一砖一瓦的热爱溢于言表,谈到现在浚县的变化,他说:“到处都是楼房,卖馄饨的盖得起楼,卖烧饼的也盖得起楼。”
除了门前正在安装的牌坊,他还让记者看门前的“宫灯”,张希孔告诉记者,那是去年换上的。
浚县古城是按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改造的,相关部门对古城内及两山附近的建筑体量、风格、色彩、高度进行了严格控制。东后街、东大街、北大街、南大街、伾浮路等街道也进行了整修,还配套建设了排水等设施。
沿着南山街一路向北走,记者顿感神清气爽,这是一条清幽的街道,在夏日炎炎的午后,这儿不失为一个乘凉休闲的好去处。
古朴典雅的石板路是去年刚铺的,从石板与住宅的结合处,记者看到了改造者对这条街道的良苦用心。在石板与住宅、石板与门前树木的结合处,每一块青石板都细细打磨,与住宅几乎融为一体,这些细节最能看出施工者的用心。
7月20日,阳光有点晃眼,但这并不影响这里的居民自在地享受清凉,也不影响记者细细品味这里的古韵遗风。
在一株木槿树下,记者见到了正在乘凉的李秀英老人,她称因夫家姓郭,她嫁到郭家后,就被人称为“郭李秀英”。
李秀英今年84岁,是安享晚年的年纪了,年龄大并不妨碍她爱美,她的指甲上是外甥女刚给她包的指甲草,两个小时后,她的指甲就会变成漂亮的红色。
“这些年,浚县城的精气神儿越来越足了,就说这南山街吧,这条路原来是土路,后来成了水泥路,原来没有排水设施,各家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到路上,夏天特别脏。现在好多了,人勤快,地就干净了。”对于爱美、爱干净的李秀英老人来说,干净自然是石板路带来的最大好处。她非常爱惜这条青石板铺成的路,记者看到,木槿树下的落花被扫到一块,李秀英说等回家的时候,她再把落花收拾干净了。
在南山街,记者看到了一棵树龄上百年的槐树,树身已经崩裂,人们用铁圈把树身圈住,同时将枝干固定住,防止被大风吹落。
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耿文峰告诉记者,目前,有关部门已对10处历史建筑和400多棵古树名木分别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设立了标识牌。
发展和延续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
发展是趋势,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是摆在浚县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程委托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编制了《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将统一指导今后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据耿文峰介绍,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曾经规划了洛阳古城的改造。
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发展也是刻不容缓的。
耿文峰说:“浚县正在积极建设黎阳新城,增强城市活力,拉大城市框架,着力打造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现代气息浓厚的新城区。目前,22条道路正在规划建设,城市绿化做到了高起点、高品位,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成为重点,而新型农民社区和住宅小区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我奋斗了一辈子,在一个大土坑里盖了两层小楼,儿子和孙子能不能到未来的城市中心——黎阳新城安个家,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说此话时,张希孔老人眼中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