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下水道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景点
排水工程一直以来是世界城市在建设中遇到的难题。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至少造成37人遇难,英国广播公司等外国媒体对此也进行了报道。日本东京、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等一些国外大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建设维护经验,或许能为总是暴雨积水成灾的中国大城市带来启示。
【东京】
深达60米的“地下神殿”
受台风影响,日本夏天的降雨量充沛。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就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它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据南开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研究员吴真介绍,即使在持续大雨的五六月份梅雨季节,东京也极少出现积水。原因就在于,下水道内配置多个1.4万马力的水泵,可每秒疏通200立方米的地下水,将它排泄到附近河流,然后入海。所以,东京下水道也被称为“地下神殿”。
为了保证排水道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成可燃垃圾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东京设有降雨信息系统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立了雨水调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一次最多可以存储2.5万立方米的雨水。此外,“地下神殿”可以免费预约参观,一天三次。
【伦敦】
150年前造的下水道
市内污水全部排入大海
伦敦如今使用的下水道系统建于150多年前。有趣的是,当初建造这条下水道的原因竟然是为了防止疾病传播。
150多年前的伦敦是一个垃圾遍地、臭气冲天、霍乱横行的城市。1848年~1849年间,伦敦死于霍乱的人数超过1.4万人。1849年,霍乱疫情结束后,人们才意识到真正的根源是水源污染。英国首都污水治理委员会任命约瑟夫·巴瑟杰为测量工程师,以确定城市排水系统未来如何改进。
1856年,巴瑟杰建议将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但他的设计方案连续5次被否决。1858年夏天,伦敦市内的臭味达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程度,伦敦市政当局迫于压力才同意了巴瑟杰的改造方案。
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1859年正式动工,1865年完工,实际长度达2000公里。工程完成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不少人担心地下被挖空的伦敦会不会坍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部门特地研制了新型高强度水泥,用这种水泥制造了3.8亿块混凝土砖,构成了坚固的下水道。
由于将污水与地下水隔开,伦敦下水道改造意外地解决了导致霍乱的水源问题。从此以后,伦敦再也没有发生过霍乱。
【巴黎】
下水道是座博物馆
每年10万人参观
近代下水道的雏形脱胎于法国巴黎。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由于巴黎下水道系统享誉世界,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除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外的又一著名旅游项目。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有十多万人来参观学习。
巴黎的下水道处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地上没有一点脏物,干净程度可与巴黎街道相媲美,不会闻到一丁点儿腥臭味。而且,下水道宽敞得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还有一连串数字可以说明这一排水体系的发达: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截至1999年,巴黎便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处理,还塞纳河一个免受污染的水质。
此外,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据地漏位置,把东西找回来的。因为下水道里也会标注街道和门牌号码。你所需要的,只是打个电话,而且这项服务同样是免费的。完备的设施和人性化的设计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