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午战争,你知道清朝为什么输,你可能不知道——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2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甲午战争,你知道清朝为什么输,你可能不知道——
1894,日本为什么赢?(下)
  北洋舰队雁阵打击日舰“松岛”、“比睿”、“赤城”、“西京丸”号。
 

  黄海:硬碰硬的对决

  丰岛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又进行了整编。这时,日本海军的主要任务,一是由日本本土向朝鲜运送陆军,二是从海上牵制清军,伺机寻找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以实现其夺取制海权的计划。

  桦山资纪估计,北洋舰队有可能护送支援平壤的清军,从而停泊在大同江口。他命令伊东祐亨速率舰队向大同江口进发,寻找北洋舰队主力进行决战。

  

  劣质煤渣惹的祸

  9月14日,联合舰队由仁川向大同江口进发。伊东祐亨决定以大同江口的渔隐洞为临时根据地,制订了一个巡弋计划,以寻找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此时,中日两国舰队虽相距不远,但彼此全然不知对方的位置。

  大东沟外海,丁汝昌率领着北洋舰队几乎全部主力。

  9月16日,日军“松岛”舰上,海军大尉木村浩吉等人在士官办公室休息,这时有人跑进来说,发现舰只。

  此时的北洋舰队,还是对已经准备作战的日军联合舰队一无所知。

  北洋舰队之所以被日军先行发现,竟然是因为1894年后,因为北洋舰队经费日渐缺乏,开平煤矿开始用劣质碎煤供应北洋海军。而日本舰艇使用的是无烟煤,这让北洋舰队在对手发现自己一个小时后,才看到敌舰。

  

  “定远”舰失去指挥能力

  1894年9月17日12点10分左右,丁汝昌下令北洋舰队全部起锚,驶往大东沟外的开阔海面迎战。

  12点50分,在两国舰队相距近6000米的距离时,“定远”舰主炮发出了第一枚炮弹。日军没有还击,只是加快速度从北洋舰队前方冲向其右翼,以便让北洋舰队陷入侧面射击的盲区。

  第一艘被击中的军舰是日本旗舰“松岛号”。日军终于按捺不住,在抵达3000米距离之前开始射击。日军的炮弹打断了“定远”舰前桅杆,导致“定远”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刚一开战,北洋海军旗舰就失去了指挥通信能力,陷入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

  

  “松岛”号死里逃生

  长时间炮击战斗中,日军火炮的射击速度和爆炸威力的优势开始显现。海战持续到下午,北洋海军已经有“超勇”、“扬威”两艘舰艇沉没。当战斗持续到15点10分时,日本海军“扶桑”号的大炮击中了“定远”舰前部的军医院,炮弹强大的燃爆能力,将拥有大量木制构件的军医院点燃,浓烟几乎让“定远”舰部署了绝大多数重炮的前部无法射击。日军舰艇迅速接近“定远”舰,准备近距离施以最后的攻击。

  危急关头,“致远”挡到了“定远”前面,保护正在燃烧的旗舰。“致远”舰虽拥有高航速,却没有重型装甲防护。在日军猛烈炮击下,“致远”舰最终爆炸沉没。

  15点30分,一直在海战中躲在北洋舰队编队后方的“济远”舰,突然挂出“我舰艇已经重伤”的信号旗,转舵离开战场。

  此时,北洋舰队共失去6舰,战斗力大减,已无力主动向敌人进攻,不得不由第一阶段的进攻转为防御。

  在黄海海战的最后阶段,北洋水师坚持战斗的只有“定远”、“镇远”、“来远”、“靖远”四舰,日本则尚有“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等九舰。

  在北洋舰队几乎落败的时刻,他们依旧获得了一线扭转战局的机会——击沉“松岛”。

  下午15点30分左右,镇远舰再次发射两枚炮弹,命中“松岛”号。“松岛”舰上恐怖的大火和置人于死地的浓烟,让日军水兵无人敢进入船舱救火。然而就在此时,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入松岛舰爆炸产生的大洞,将舰内毒气吹散。日军救火队终于得以进入船舱扑灭大火,挽救了联合舰队的旗舰。

  击中“松岛”号的炮弹是实心弹,杀伤力有限。如果北洋海军使用的都是爆破榴弹,黄海海战的结局,甚至此后整个中国的命运,或许都可能因此改变。

  

  打不沉的“镇定”二舰

  日军指挥官发现,虽然长时间的围攻炮击,但似乎永远没有将“定远”和“镇远”击沉的可能。“定远”和“镇远”厚重的装甲起了关键作用,让这两艘战舰像沙袋一样抗击打。

  战至17点45分,日本方面,“扶桑”号已受创;“松岛”号完全丧失作战能力;“千代田”、“严岛”、“桥立”虽受伤略轻,但此三舰决非“定远”和“镇远”的对手。伊东祐亨担心夜幕降临,北洋舰队鱼雷艇借机发动偷袭,于是发出“停止战斗”、“返回本队”信号。而北洋水师的炮弹已经所剩无几,真要再打下去,胜负难料。

  鸭绿江:疯狂暴走的“皇军之父”

  按照日军大本营的战争预案,如果联合舰队能取得黄海、渤海制海权,将输送陆军到渤海湾,进行直隶平原大决战——这是最优方案。但在1894年8月中,由于与北洋海军的决战时间难以预测,而计划中的直隶决战也将会因为天气逐渐转寒,推迟到来年春天较为有利,因此大本营选择执行乙种方案:向朝鲜加派陆军,击退在朝清军,扶持朝鲜独立。

  8月14日,大本营给在朝的第五师团送去了增援部队——来自名古屋的第二师团,师团长为桂太郎,两个师团被编成第一军。枢密院议长山县有朋按捺不住了,强烈要求任命自己为第一军司令官,这让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有些紧张。

  

  “饮马鸭绿江”的梦想

  1894年9月8日,山县有朋和桂太郎率领第一师团从广岛的宇品港登船出发,在联合舰队的护送下前往仁川,在当时北洋海军还完整无缺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简直是赌博。但是,奉命保存实力的北洋海军没有截击。9月16日,山县得知平壤已被攻下,率部前移,于25日进入平壤。于10月22日抵达鸭绿江边的朝鲜重镇义州,威逼辽东边境重镇安东城(今丹东)。

  

  日军首次踏上中国领土

  朝廷对于鸭绿江的重要性不是不知道,驻守这一线的清军有80个营,将近3万人。李鸿章派出的是74岁的白发老将宋庆,齐聚鸭绿江边的清军来自不同山头,其中大部分是平壤战役退下来的败兵,士气低落。

  宋庆到任后,勘察地形,共修筑大小堡垒40余处及炮台多座。堡垒高三四米,厚1米多,十分坚固。从兵力、地形和防线的坚固程度上看,日军想要渡过鸭绿江绝非易事。

  为了达到攻击的突然性,山县有朋命令部队收起军旗,减少炊烟,尽量隐蔽兵力。10月25日清晨,天降大雾,笼罩江面,日军第三师团乘雾渡江,直扑虎山高地。尽管驻守在这里的聂士成、马玉昆奋勇拼杀,还是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势,纷纷夺路而逃。

  25日夜,山县率第一军司令部进驻虎山,靠前指挥。26日拂晓,虎山日军向九庄城发起进攻。第一军兵不血刃,占领中朝边境交通要冲九连城。当天下午,第一军又不费一枪一弹再占安东。至此,清军的鸭绿江防线仅仅用了两天就被击溃,国门大开,日军终于踏上了大清国的领土。

  

  冬季作战违抗天皇命令

  日军连连得手,清军节节败退,山县也越打越亢奋。11月3日,他向大本营提出了《征清三策》,极力主张冬季作战。而大本营不接受,命令山县就地过冬。山县对自己的意见被否定感到十分不满。11月25日,山县抵制大本营关于冬季宿营的命令,下令攻打海城。对其不听指挥的行为,11月29日,天皇下达了让山县回国养病的诏书。

  接到沼书后,处在“暴走”状态的山县根本停不下来,电告大本营:“第三师团已作为独立师团向海城进发,临战易帅,对士气不利。我病已好转,可以指挥进攻海城的作战。请转奏天皇,免予卸职。”大本营拒不转奏,12月9日,山县被迫从安东动身回国。

  第三师团在占领海城后,孤军深入,受到清军的三面包围。大本营主张撤出海城。这时,回国担任监军的山县反对撤退,实际上是害怕自己冒进的错误战略被公之于众。在他的坚持下,只有6000多人的第三师团不得不死守海城。从1895年1月17日到3月4日,清军发起了5次收复海城的战役,然而这些清军无法协同作战,终究没能攻下海城。

  1895年3月7日,日军占领营口,9日渡过辽河。清军兵败如山倒,向山海关方向退却。消息传回日本,朝野振奋,山县梦想的“直隶作战”终于被提上日程。

  威海卫:

  北洋水师的坟墓

  黄海海战重创北洋水师,日本海军确立了海上优势。同时,日本陆军也击败了在朝鲜的中国陆军,山县有朋率领的第一军主力已经越过鸭绿江,把清军打得节节败退。

  此时,大本营再次调整战略:陆军由荣成湾登陆,分路西进,夺占威海卫南北两岸海陆炮台,抄袭威海卫后路。联合舰队则从威海卫港正面实行攻击。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根据大本营的部署,制订海军的作战方案——全歼北洋水师、占领刘公岛。

  

  荣城:没有防御的登陆战

  1895年1月20日中午,日军到达荣城湾。由于滩多水浅,军舰无法靠岸,日军使用小船陆续登岸,在荣城湾的登陆活动,前后达4天之久。

  登陆第一天下午,西进日军前锋部队到达荣城县,只见城门大开,清朝官吏和驻军早已逃之夭夭,驻守海岸的四哨清军当天就跑没影了。

  日本联合舰队掩护陆军运送船在荣城湾登陆的军舰共25艘,另有鱼雷艇16艘,貌似强大,但其中“旧制渐朽废不中用者十之七,实则作战之船不能十艘”。而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尚有大小舰艇近30艘。但是,北洋水师居然坐视日本人从容登陆。

  日军在荣城湾登陆后,在荣城休整了两天,1月25日,在大山岩的指挥下,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卫进犯。

  日军攻下海岸炮台后,就用中国人的大炮攻击港内的北洋水师。北洋舰队要想突围冲出威海卫已经很困难了。因此,丁汝昌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坚守刘公岛,苦撑危局,以待援兵。

  

  北洋水师的最后一周

  2月3日,天气晴和,风平浪稳。

  伊东祐亨率全舰队倾巢出击,以猛烈的炮火攻击港内的北洋舰队和刘公岛、日岛的清军。

  双方激战整天,直至日暮。在刘公岛、日岛炮台守军和北洋舰队奋勇还击下,日舰始终未能接近港口,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退走。

  2月4日,伊东祐亨派鱼雷艇队进行夜间袭击。第一次夜袭由于预先被北洋水师知晓,遭到挫折。2月5日夜,伊东祐亨再次派鱼雷艇队进行偷袭。“来远”及练习舰“威远”、布雷船“宝筏”均被敌鱼雷艇击沉。北洋舰队的战斗力进一步被削弱,处境更加困难,战争到了最后关头。伊东祐亨认为,全歼北洋舰队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从2月7日对威海卫守军和北洋舰队发起总攻。

  7日上午7时30分左右,伊东祐亨乘坐旗舰松岛号,率本队及第一游击队排成单纵阵,驶至距刘公岛5000米的距离,发起疯狂进攻。刘公岛守军顽强不屈,奋勇还击。

  2月7日上午8时左右,日军击中了日岛炮台火药库,炮台已不可守。丁汝昌下令放弃炮台,守军撤回刘公岛。

  

  “康济”号:唯一离港的舰船

  北洋水师的最后时刻,已经越来越近。

  11日,日军从上午9时开始,对威海卫及北洋舰队进行水陆夹攻。当天,丁汝昌接到烟台密信,知山东巡抚李秉衡已由烟台逃往莱州,援兵无望。当夜,丁汝昌再召集诸将会议:“援军绝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突围,或可幸存数舰。”诸将不应,自动散会。丁汝昌无奈,几次派人试图将“镇远”舰用炸弹轰沉,竟无人动手,一些士兵还持刀威胁丁汝昌。丁汝昌劝退士兵,入舱服食鸦片,自杀殉国。

  甲午之战的结局,就是“康济”号载着丁汝昌、刘步蟾的灵柩,以及北洋水师残余的军官和洋员,在潇潇春雨中,凄然离港。至此,清政府花巨资经营十余年,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宣告全军覆灭。

  (据《文史参考》)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