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带来好日子
市慈善总会
“八一”分会成立
省名牌产品开始申报
保护淇河关爱环境珍爱生命倡议书
关于加强淇河五号坝至高村橡胶坝段区域
管理的通告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带来好日子

 

  □晨报记者 张小娜

  贫困孤儿谁来照顾?失业青年如何就业、创业?孤寡老人谁来照料?民生连着民心,让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浚县一对孤儿的奶奶曾经感慨,是政府和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两个企业家争帮一个贫困家庭

  7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浚县白寺乡白庄村贾朝菊老人家。她家的新房正在盖,估计一个月内就能住进去。

  出资给她盖新房的人是浚县企业家靳文明。靳文明为什么要给贾朝菊家盖房子?这还要从头说起。

  贾朝菊今年61岁,40岁时失去了丈夫;两年前,儿子和儿媳在车祸中丧生,只留下7岁的孙女和6岁的孙子;没过多久,家里仅有的5间房子又因失火被烧得面目全非。

  她家的遭遇在专题片《让每一个梦想都飞翔》中得到反映,该专题片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全县孤儿的现状。6月29日,浚县县委在庆祝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播放了该专题片,当场就有很多人抹起了眼泪。

  之后,浚县县委组织部发出“党旗下的温暖”关爱孤儿活动的倡议,全县掀起了救助孤儿的热潮。

  靳文明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贾朝菊老人家的情况,他提出要给贾朝菊家盖房子。同时,企业家白秀军也提出要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二人竞相提供帮助,最后协商,靳文明先给贾朝菊家盖房子,白秀军则对两个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进行救助。

  61岁的贾朝菊曾经痛不欲生,现在她看着两个活泼可爱孩子和正在盖的房子,不停地对记者说:“是政府的关注、企业家的帮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这句话是对现实的真实描述。刘世晴、刘光旭、宋文超兄弟……这些孩子各不相同的悲惨遭遇震撼着每一位浚县党员的心。

  浚县农村共有贫困孤儿202名,贫困单亲家庭儿童455名,这些数字仿佛与每一位浚县党员息息相关。

  据浚县妇联不完全统计,6月29日到现在,全县机关党员共捐款68813元,而这还不包括企业家和社会人士的捐款。除了捐款,这些孤儿还在社会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温暖。企业家李国民一个人认领了5个孤儿,全面负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我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李国民说。

  既提供资金支持,也提供软技能培训

  在浚县开广告公司的王辉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王辉原来在浚县化工厂上班,1997年下岗了。下岗之后,他过得很拮据,连给儿子买奶粉都感到吃力。于是,他到处打零工,经过几年磨砺,他1999年开了一家广告公司。

  当时主要的业务是做墙体广告,公司开业一周都没有开张,拉业务总是吃闭门羹。等生意慢慢转好之后,王辉又遇到管理知识欠缺的问题。

  “公司去年有15万元资金缺口,东挪西凑之后,还有5万元缺口,最后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帮我申请了小额贷款,真帮了我大忙。”王辉告诉记者,借助那笔小额贷款,他的生意周转开来,越来越景气,今年他还添置了新设备,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那5万元无息贷款当时真是雪中送炭,挽救了我的公司,算下来,光利息就给我省了16000元。”

  王辉还报名参加了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开办的创业培训班。“受益很大,知道怎样进行资金管理,怎样将资源集约化,但最重要的是有了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意识。”

  据王辉介绍,现在,他的公司也开始吸收下岗职工,为更多下岗职工创造就业机会。

  今年以来,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组织举办创业培训班4期,参加培训120人,免费提供创业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服务,成功创业27人,带动就业100多人,共为69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200多万元。

  浚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补贴发放、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等更是从民生着手,保障全县人民有房住、有饭吃,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