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人抢71个名额
约九成受访者满意
报名参赛,还有专家教你朗诵技巧
成人高招
8月21日起网上报名
把发展与社会责任
结合起来
雨中探访淇水关遗址
省政法干警考试
8月15日起网上报名
张琳彬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中探访淇水关遗址
□晨报记者 张小娜
 

  8月13日,下着蒙蒙细雨,记者随同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小运一起来到淇水关遗址一带,探访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地方。

  “淇水关遗址离新区近,离淇河近,这是保护和开发的巨大优势。我市正在抓紧研究保护淇水关遗址的方案,淇水关遗址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非常多。如果好好整理,游客将来就可以沿着一河五园,欣赏这里以实物呈现出来的文化。”王小运说。

  

  古代民间慈善机构石碑

  淇水关遗址位于淇县高村镇高村。

  记者首先来到高村村南的一个高台上,据王小运介绍,这里原来是玄帝庙。

  现在这里已经十分破败,高台两旁是两个清代的上马石。高台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抱鼓石,花纹十分古朴,据说这两个抱鼓石也是清代的。高台西侧有一通义济会石碑,据王小运介绍,义济会是古代民间慈善机构,这通石碑上的碑文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民间慈善机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萧条的古官道

  从高台上走下来,沿着一条荒芜的小道没走多远,道路变成石板路,石板长宽不一。王小运说,这些石板是明代的,在古代这是一条官道,南来北往的车辆都要从这里经过。

  石板路的尽头是一座城门,这就是淇水关的南阁门,这个城门是在原址上新建的,在南阁门的东侧,依稀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古寨墙。

  沿着南阁门向北走,路又变成了土路,两边分散的是村民的住房。“现在这条路的两侧非常萧条,在古代,这条路两边非常繁华,到处是驿站。古代上京赶考的人会在这里停留一晚,然后再上京。而南下经商的旅客,也会在这里休息并补给粮草。”王小运说。

  在村民住房的门口,随处可见古代建筑的构件,“这些建筑构件如果搜集起来,对研究古代人的生活和古代建筑有一定的帮助。”王小运说。

  

  走桥不见桥

  走着走着,在路东侧,一堵墙上出现了“走桥不见桥”几个字,记者来到墙的东面,这才发现,刚刚那段路的下面实际上是一座桥,也就是说记者刚刚走过一座桥,但从路面上根本看不出这里有座桥,只有到了侧面才能发现桥的存在。

  

  见到“淇水关”

  走过几百米之后,记者来到了殷商时期黄飞虎驻扎营盘的地方,民间称之为北大庙。庙门口是一座城门,上面写着“淇水关”三个大字,这个城门也是在原址上复建的。

  门口有一对非常古老的石狮,这对狮子高约两米,造型古朴,从这对石狮的雕刻工艺和造型来看,它们大概是唐末宋初的作品。

  进入城门内,院中有一棵大树,正房是供奉神像的地方。

  在这个院中,存放了很多古代碑铭石刻。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致力于淇水关文化宣传30多年的文物协管员孙华国,今年70多岁的他对淇水关文化深有研究,在搜集与淇水关相关的文物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到处搜集与淇水关文化相关的石碑石刻,这些石碑有的是我从几十里地外运回来的。”孙华国说。

  

  路下还有路

  从北大庙出来向东走,孙华国说:“这条路下面,保存着完整的石板路。”

  王小运和记者对此都有些怀疑。

  孙华国见记者不信,有点着急地说:“真的,我找人向地下挖了几米,亲眼见到的,这还能有假?挖开之后,想着影响通车,我又给填上了。要是将来开发的话,这条石板路就可以重见天日了。”

  

  太平桥

  再走二三十米,就到了东阁门。出了东阁门就是一座横跨在淇河上的石桥,在这里已经能看到淇河南头的橡胶坝,而新区耸立的建筑也出现在眼前。“这座桥叫太平桥,民间称高村桥,非常有名,据说是明代王越派人修建的,1947年内战时,为了阻止国民党进攻,炸毁了这座桥。1953年才重修了这座桥。”孙华国说。

  记者来到桥上看到,这座石桥是一座标准的平板漫水桥,均用青石搭建而成,在青石与青石之间,分布着22厘米长、10厘米宽的燕尾铁,把桥上的青石牢固地连在一起。现在这座石桥年久失修,很多青石板已经掉入淇河中,桥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大豁牙”。

  “1974年,这座桥连同这条官道还是连接南北的大通道,107国道修好之后,这里才慢慢被废弃了。”孙华国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