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郑天虹 王晖余
核心提示 秋季开学在即,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近日,广州、北京等地频频“出招”,“摘帽”机关幼儿园、叫停赞助费、扶持民办幼儿园……这一系列举措能否破解“入园难”?
“摘帽”机关园,
向特权说“不”
8月14日,备受诟病的机关幼儿园“封闭性”问题,率先在广州突破。广州市通过《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规定2016年前,广州市属机关幼儿园将逐年“摘帽”,向普通家庭敞开,学位“与民共享”。
目前,广州有35万名在园幼儿,每年大约有10多万幼儿入园。根据相关数据,2013年,包括机关幼儿园在内,将至少有9800余公办学位会拿来派位,比例约为十分之一。
此前,由于“封闭”且一直享受高额财政经费保障,机关幼儿园问题已连续8年成为广东省和广州市“两会”抨击的焦点。数据显示,在2012年广州市部门预算中,8所机关幼儿园获得的财政预算资金高达8349.82万元。
家长们反映,机关幼儿园满足机关子弟的入学需求后,剩余学位的招生则是“暗箱操作”,普通家庭子女“一位难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机关幼儿园在享受高额财政经费的同时,很少向社会敞开,优质幼儿园资源呈现“特权化”。
“近万个学位,对于庞大的学前教育群体来说,确实数量不大,但其意义在于‘公平’二字,要透明操作。”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表示。专家认为,机关幼儿园向特权说“不”,将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助于普及幼儿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但是,以机关园为代表的公办园属于稀缺资源,对于每年10多万的入学幼儿来说,向社会开放的公办学位名额仍是“杯水车薪”。
广州市某区教育局局长坦言,公办园数量少而且过于集中,虽然全体市民都可以参与抽签、摇珠或电脑派位,但“僧多粥少”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储朝晖认为,公办幼儿园要向“基本型”而非“豪华型”发展,财政要加大对基本的公办幼儿园补贴力度,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普惠性”。
叫停赞助费,
应防“转嫁负担”
8月中下旬,幼儿园赞助费在一些城市纷纷被叫停。广州规定公办幼儿园不得收取与入园挂钩的捐资助学费、借读费、赞助费;北京市近日决定,今年秋季开学后,新调整的公办幼儿园收费也将取消赞助费。
小小的幼儿园,收费也存在“天壤之别”。记者在广州、北京等地采访了解到,机关子弟入园每月只交四五百元保育费,而非机关子弟仅一次性交纳的赞助费少则三四万,多则五六万元。
某机关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幼儿园历史包袱重,财政投入主要用在“人头费”,该园每年在编教师工资就要花掉千万余元,日常运营则大部分出自赞助费。叫停赞助费后,幼儿园的基本运营经费“缺口”如何弥补?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说,取消赞助费和“摘帽”不等于不补贴,公办幼儿园基本的经费必须得到保障,财政不能完全“丢包袱”。
部分专家认为,赞助费等各种与入学挂钩的灰色收费被叫停值得倡导,但也要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防止其他名目的收费及涨价导致“羊毛出在羊身上”。
以广州市的省级幼儿园为例,保育费标准从270元/月上升为1050元/月,涨幅超3倍。在此次取消赞助费后,北京家长每月需要交纳的总费用也将从原来的五六百元提高到一千元左右。专家认为,涨价可以理解,但要对公办园办学成本进行科学核算;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的成本分摊比例不能过高。应科学合理制定幼儿园的收费标准,防止过度增加家长负担。
突破“弹簧门”,
补齐民办园“短板”
由于公办幼儿园不足,不少大城市的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有的甚至占到总数的七成以上。但多数收费昂贵,有的则属于“黑园”,“两极分化”严重。
如何尽快补齐民办幼儿园“短板”?6月份,教育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天津、广州等地也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学前教育。
此前,广州市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经费,采取竞争性分配的方式,资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享受财政资助的民办幼儿园,前提是不允许向老百姓高收费,收费标准略高于同等级公办园。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广州的“贵族”民办幼儿园收费有的高达6000元/月,省级示范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为1200元/月。
“应强调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责任,集中社会力量办园。”虞永平说,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资助,加强对民办园的监管,确保规范收费保证教育质量。
然而,目前包括民办幼儿园在内的民办学校仍然面临“玻璃门”和“弹簧门”。比如一些地方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缺乏评定职称资格,一些税费标准也高于公办幼儿园。储朝晖说,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一视同仁,鼓励民办幼儿园创新发展。(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