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席适之 实习生 马龙歌 文/图
核心
提示
蔡云是淇县灵山办事处小滹沱村的一位村民,由于受到父辈影响,他自13岁起便执着于记录抗日事迹。40年来,他走遍了淇县及周边地区的100多个村落,探访了百余名老战士、老民兵和抗战亲历者,他创作的淇县抗日战争纪实文学《灵山疾风》,成为了当地青少年学习历史和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
8月23日,记者来到了淇县灵山办事处小滹沱村,探访了这位草根作家。
民兵队长让他萌发写作念头
这要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说起。
小滹沱村位于太行山脉的灵山山口,在抗日战争时期临平汉铁路,是当年八路军西出太行山抗击日寇的重要关口,也是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蔡云的伯父蔡玉生,在日军入侵小滹沱村后,加入了八路军第七分区三师四旅688团,担任通讯员。蔡云父亲也曾在县政府任职,他们对当时当地的战事如数家珍。蔡云自幼受到父辈熏陶,在他们讲述的革命故事中成长。
1973年秋,蔡云家来了一位“贵客”——王祥。王祥是淇县土门村人,抗战时期任民兵队长,经常为八路军送信,也与蔡云的伯父、父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解放战争中,王祥在与土匪的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他被敌人绑到树上劝降,但他宁死不屈。气急败坏的土匪连捅了他20多刀,他昏死过去。第二天,村民们发现,他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王祥的英雄事迹被灵山一带的群众广为流传。
英雄王祥来了,蔡云一家十分高兴,村里的人也赶来凑热闹。他们喜欢听王祥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聊到失去的亲人,聊到经历的磨难,大家都哭了起来。当时,王祥对着一群孩子说:“你们这群年轻人,真是不知道过去的苦。老一辈革命家为咱们打江山,牺牲了多少人,正是为了现在的好日子。如果能把这段历史写成书、编成戏该多好,这样我们的子子孙孙就能了解这些岁月,铭记这段历史!”
当时,虽然13岁的蔡云对这段话似懂非懂,但他记住了“写成书、编成戏”,他也逐渐萌发了记录灵山脚下抗战历史的念头。蔡云在回忆时对记者说:“我决心创作,不仅是对一个革命前辈的承诺,也肩负了一种历史使命。”
曾一次步行40多公里
实地探访、收集材料
从此,还在上中学的蔡云便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上学时,由于专注写作,蔡云落下了课程。除了语文这一科,其他科的考试成绩均不及格。1978年的高考,他因6分之差落榜。此后,为了巩固写作能力,蔡云先后参加了南京文学院、鲁大新闻系的函授学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一时在当地小有名气。
毕业后,蔡云在村里做过小队记分员、乡政府财务清理员,参与过县文化馆中国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编撰工作。这些年,他坚持在工作之余寻找线索。
为了收集资料,蔡云南到塔岗口,北到形盒口,踏遍了整个淇县。“有一次去原太行军区第7分区49团所在地(当时为汲县安都乡石豹头村)进行探访,一大早就带着馒头和水出发了。为了节省时间,我就选择沿山小路走,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口水。翻越了8个山头,来回走了40多公里,最后发现鞋子也磨破了。”蔡云说。
40年间,淇县各书店、淇县图书馆、党史办、文教局都留下了蔡云的身影。他在衣兜里存放了纸和笔,随时记录线索。有时报纸、书皮,甚至烟盒都成了他的记录本。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挖掘到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出现在了眼前,我就绝不能让它溜掉。”
以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必须保证真实、严谨。蔡云每记录一个事件,都会反复求证。“在收集资料中,我首选战争亲历者,然后探访老者或战争亲历者的亲属。”蔡云说,有时他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甚至在采访十几个人后,再把他们讲述的内容整合起来,查询历史资料、核对无误后才使用。
蔡云在写《灵山疾风》这40年里,走访过30多个行政村和近100个自然村,采访到的抗日老战士老民兵有50多人、抗战亲历者120人,采访无果的就数不清了。
手稿摞起来有两米多高
“我最担心的是怕写作影响到白天工作。因为我有时候会写到凌晨五六点,虽然很困,但想着要去工作,就不敢再睡了。”蔡云说,他为了及时记录下当天的见闻,害怕收集到的信息过夜后有遗漏,经常一写就写到第二天天亮。
由于常年累月通宵写作,蔡云的背部有些弯曲。采访当天,他的妻子王爱香告诉记者,昨晚蔡云又一宿没睡,如果不是记者要来采访,他还要到地里干农活。“平时他瞌睡了就拿个床单盖着躺会儿,要不就在椅子上趴一会儿,不让他写还跟我生气。”王爱香说。
蔡云的《灵山疾风》第一篇——11万多字的《抗日战争篇》32章已基本完成,全部手写。写作时,他平均两天就要用三支笔芯、一本100页的信纸。40年间,他写了百万字,用坏了千只笔,手稿摞起来就有两米多高。
小滹沱村的一位村民评价说:“他是出了名的写作狂人,白天跑、晚上写,家里尽是纸和笔了!”
蔡云告诉记者,如今一些抗战亲历者或年事已高、或已作古,这让他感觉到了整理革命历史的紧迫感。“他们去世以后这些东西也跟着带进坟墓了,如果不去整理,就不会再有人知道了,一些革命故事、人物照片,都得整理下来,‘抢救’下来。”蔡云说,这是珍贵的历史,必须让它传下去。
执着写作放弃工作机会
蔡云坚持了这么多年写作,家人及村民又是怎么看的呢?他说有苦也有乐。
“1985年结婚,家里的事情也开始多了起来。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来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但我还想着写作,就放弃了出门打工的想法。1988年前后,淇县一家大公司高薪聘请我当文秘,但也因为当时一直在惦记着整理材料,就没顾得上去应聘。有时候村里有石雕、根雕、字画等零活找上门,我也因为手头的写作给耽误了。”蔡云说,村里人对他的这份事业都不理解。“但是现在孩子长大了,也支持我搞写作了。这不,大儿子帮我抄写,小儿子帮我打印成电子稿,我觉得很欣慰。”
蔡云家有13亩田地,除了务农,他还要上山开石,以此作为家里经济收入。除了这些基本劳动,写作就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我生长在这个地方,对过去的故事非常清楚,我想通过这本书记载历史。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蔡云说,将来他还要将此书改编成小说,提高可读性。
《灵山疾风》之《抗日战争篇》还原了从1938年2月12日纱帽山战役、2月13日淇县沦陷到1945年8月15日淇县军民举行抗战胜利庆祝大会的情景;记述了淇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到领导淇县人民英勇抗战,县大队、武工队、区干队、民兵组织、49团等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历程;塑造了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再现了皮定钧、苏振华等将军在灵山一带领导和指挥抗战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均与史料记载吻合。
中共淇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高明均曾说:“作为一个农民,能够长年关注地方历史,通过实地走访考察来收集历史材料,确实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这一点儿很不容易。这些材料对我们今后地方党史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为记录那段激荡人心的抗战岁月,以让后人铭记历史,蔡云,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民,40年来坚持不懈地收集抗战素材,并整理成书,其情其心,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