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下发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有关社会福利、养老产业、社区服务、社会救助、救灾等多方面的惠民措施。
今后,省内每个县(市)将建立一座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为老年人、孤儿、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提供服务。
【福利】 建成为老人、孩子等多人群服务的福利中心
老人院里全是“夕阳红”。老人常说,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老去,越活越没精神。
有人假想,把老人院和孤儿院建到一起,互不相识的老人和孩子们可以享受天伦。
到2015年,这样的假想将变为现实。
“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建成1所集养护、康复、托管于一体,为老年人、孤儿、精神病人、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
民政厅工作人员称:“中心的建立,让乞讨者有家,孤儿有人爱,老人也不再孤单,他们可以在一起享受天伦。”
【养老】 鼓励“有钱人”投资养老事业
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造成省内多家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意见》鼓励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鼓励“有钱人”投资养老事业。
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达到36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0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托老和互助养老站(点)等服务网络覆盖全省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
【社区】
每个社区
有1名大学生社工
《意见》明确,到“十二五”末,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社区服务设施面积每百户居民不低于20平方米,6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80%以上的社区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
新增社区服务从业人员10万人,每个社区至少拥有1名大学生工作人员或1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此外,《意见》还提出,我省将提升灾害救助应急能力,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
(河南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