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作家李志林的逐梦人生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人作家李志林的逐梦人生

 

  他初中毕业,当过矿工,当过技校实践老师,直到现在身边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位作家;他的小说《考验》入选《河南省新文学史》,根据他的剧本拍摄的电视剧《阴阳宅》曾在央视和10多个省电视台播出,先后获得河南省首届电视剧“大河奖”、中南六省(区)电视剧一等奖。他就是李志林,原名李治功,今年71岁,省作协会员,也是我市第一届文联委员中至今唯一健在的委员。

  □晨报记者 邓少华/文 张志嵩/图

  未见李志林,就已听人说起他近日出版的文集《荆紫关传奇》。说他一生崇拜文学大师沈从文,细读《荆紫关传奇》,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他受沈从文先生影响之深,笔下的荆紫关如边城。

  广泛好评,荣获河南省首届电视剧“大河奖”。在河南电视台播出后,很快被央视选中,并在春节期间的黄金时段播出,全国10多个省电视台也先后播映。

  1995年,该电视剧获得中南六省(区)电视剧一等奖,这是当年河南参赛作品获得的唯一大奖,《河南日报》曾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获奖消息。

  全省首篇反映矿工生活的小说

  是他写的

  9月20日,在淇滨区一住宅小区,记者见到了李志林先生。清瘦、利落,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见他上楼时需要扶扶栏,还真有点不相信他已年过七旬。

  其实,李志林只是他的笔名,他原名李治功,出生在淅川县荆紫关镇。1958年,17岁的李治功离开家乡来到鹤壁上技校。两年后,他成了鹤煤九矿的一名电工。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新城,一种全新的生活,让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的李治功再次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就在那一年,李治功看到工友的作品在《鹤壁日报》上发表,就悄悄将自己的处女作《矿山红旗》寄给了《河南日报》。

  因为稿件上用的是笔名“李志林”,当河南日报社将20元稿费和一张样报寄到矿上时,稿费和样报被当成无主邮件退了回去。

  一天,矿档案室的一位同事跟他说,《河南日报》上刊发了一篇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小说,李治功找来报纸一看,才知道是自己的作品发表了。

  这是我省第一篇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小说。从那时起,李治功开始用“李志林”这个笔名写作。直到现在,文学圈子内的人多数知道李志林,却不知道李治功;生活中,他的同事、亲友没有多少人知道李治功与李志林有什么关系。

  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初他和妻子的工资都不高,家里有4个孩子,还有老人,生活负担比较重,别说是买书、订杂志了,家里连个像样的写字台都没有。那时,他妻子在医院工作,上班时忙工作,下班回家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生活压力很大,对他的写作并不支持。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志林的文学梦,没钱买书、订杂志,就到图书馆借阅、到新华书店看,没有写字台就趴在床上写。不少有影响的小说、散文就是趴在床上写成的。

  没钱买书,能到图书馆看;可写小说的稿纸不能借呀。没有稿纸,李志林就用无格的白纸写。没有格子,横竖全在自己把握,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会开始偏行,横竖都不照,看起来没有头绪。

  李志林说,他特别感激《河南日报》的编辑武国华,每次稿件寄到他手里后,除了改错别字外,武国华还会亲自重抄一遍。

  随着稿件数量和稿件字数的增多,一天,武国华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一下子给李志林寄来很多稿纸,并嘱咐李志林一定要用稿纸写作。武国华的这一举动让李志林感动不已。直到今天,提起武国华时,李志林眼睛里依旧会闪着激动的泪光。

  一个是煤矿工人,一个是高级知识分子,共同的爱好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终生的好友。

  学创作方面表现出的才华,他被抽借到我市会演创作组,成为我市现代戏《煤城双鹰》的6名编剧中最年轻的一位。《煤城双鹰》歌颂了煤矿工人,煤矿工人的井下生产劳动场面第一次被形象地搬上了舞台,此剧成为全省会演的优秀剧目。

  我国著名老作家、文艺理论家、原中南行政区及河南省文联主席于黑丁这样评价李志林:他(李志林)那时是鹤壁市现代戏汇演编剧组中最年轻的创作员,是从煤矿上抽出来的人才。他们剧目组大胆地把煤矿工作首次推上了舞台,创作出了《煤城双鹰》剧本,其中有井下生产场面,对于古老的传统戏曲来说,这是个创新和突破。

  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在与李志林交谈间,记者感受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满腔热情。

  初中毕业离开故乡,转眼半个世纪过去,当初的毛头小伙儿如今已是七旬老人。故乡荆紫关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融入李志林的血液,刻进他的骨子里。

  有一年,李志林回到故乡,见到已是暮年的老师。李志林答应老师一定要为故乡写点东西,让后人了解荆紫关。

  从故乡回到鹤壁没有多久,李志林的老师就过世了。李志林没有忘记老师的嘱托,开始了《荆紫关传奇》的创作。当地政府得知李志林正在创作关于荆紫关镇的书,立即派人找到他,承诺出书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

  有人出钱为自己出版作品,这对生活不宽余的李志林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李志林拒绝了。

  李志林说,荆紫关镇虽说是个千年古镇,可现在经济并不发达,虽然他生活并不富裕,但比以前好多了。他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孩子们都已成家,日子过得也不错,不给政府添麻烦了,书还是他自己出吧。其实,他家里仅有几件旧家具,家中唯一的“奢侈品”是台电脑,看起来很简陋,甚至可以说是寒酸。

  今年9月,长达30多万字的“聊斋”式文集《荆紫关传奇》问世了。文集集故事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饶有趣味地讲述了千年古镇的故事,描绘了古镇的历史风貌和风俗民情。

  岁月如梭。从19岁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到现在,李志林创作的文学作品已多达百万多字,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还有电视剧剧本。

  谈起自己的创作生活,李志林笑着说:“我阅稿水平要比写作水平高。”

  原来,圈子内的一些朋友和一些文学青年知道李志林的能力,也了解其不图名不图利的性格,经常找他改稿子、提意见,不论是书记、局长或工人、农民,李志林以文论文,不看职位,不要报酬,直言以告,中肯的意见令人信服。

  “我的文学路之所以能走下去,很感谢生活这个大熔炉。”李志林说,文学青年一定要参加到生产建设中去,不身在“漩涡”中是写不出来好作品的。要沉下心来,学会积累;要锤炼文学语言,不怕坐冷板凳;要用群众语言,去掉学生腔。大学能成批地培养工程师、专家,但不能成批出作家。巴金、沈从文、张爱玲、三毛都没文凭,大文豪鲁迅、郭沫若也不是文学系毕业,作家得善于捕捉生活迸射的火花。

  李志林说,在他有生之年,很想写一本《鹤壁市名人列传》,把对鹤壁建设有贡献的人,无论是书记市长,还是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农民都写出来,让后人知道他们,记住他们。

  清贫着,快乐着,幸福着,追寻着,这就是李志林。

  第一任市委书记说他是个人才

  说起李志林的文学之路,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我市第一任市委书记郝明甫。

  李志林的好友郭长敏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省除《河南日报》外,还有一份文学月刊《奔流》。当时,李志林一口气在省报和《奔流》、《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作品,全部是反映煤矿生活的,生活气息浓厚。这在当时全市文学创作整体水平不高,煤矿题材极少,且有脱离生活倾向的情况下,可谓是出类拔萃之作。

  “李志林”这三个字很快引起了市委书记郝明甫的注意,看到李志林的作品后,郝明甫对当时管文艺的领导说:“你们要找到他,李志林是个才子。”

  由于李志林是个笔名,登载的作品又不标作者单位地址,加之矿上上班又是三班倒,市里派去找李志林的同志找了很长时间才见到他。

  郝明甫亲自接见了他,还对他说:“旧社会时煤矿工人是‘煤黑子’,社会主义煤矿工人可以当作家。你很有志气,为煤矿工人争了光。有些人写了一点东西就被选拔进机关写材料,脱离了生活,创作慢慢就萎缩了,希望你永远不被官、权、势、利所诱惑。”书记的话,李志林记了一辈子。

  1964年,全国都在搞现代戏剧会演。由于李志林在文

  为了一句承诺,他写下纪实小说《火凤凰》

  在采访中,每次提到郝明甫,李志林就有谈不完的话题。李志林说,他的文学梦与老书记紧紧连在了一起。

  “文革”开始后,郝明甫遭到迫害,李志林也回到了矿上。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心为老百姓干实事,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干部会被打倒。他迷茫、困惑,弄不清楚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1971年寒冬的一个深夜,郝明甫拖着病躯,在朋友的搀扶下在六矿工人村找到了李志林,将自己的日记本交给了他。

  郝明甫对李志林说,这是他打游击时记下的日记,也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一段记忆,委托李志林保存,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替他整理整理。

  李志林明白了老领导的意思,深情地对老书记说,他将来还要写小说,要把《新儿女英雄传》和《红旗谱》的创作特色结合在一起,专写鲁西好汉打游击的故事。

  十年动乱期间,李志林没有写新作品,他把自己对老书记的承诺深深埋在心底。

  上世纪八十年代,巨大的社会变革如春风般重新燃起李志林的激情,他再次拿起手中的笔,创作了中篇小说《青春的旋律》,这是我省第一部反映煤炭工业题材的中篇小说,歌颂了青年矿工们美好的爱情。随后,反映个体商户生活的《今年街上流行色》、公安题材的《缉毒双雄》、歌颂抗日英雄的《抗日老人范筑先》等小说相继问世。

  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志林终于完成了自己对老书记郝明甫的承诺,创作了长达30多万字的纪实小说《火凤凰》,详尽地描述了郝明甫的传奇人生,记录了鹤壁建市初期的艰辛及当时市委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

  “《火凤凰》是部完全真实的书,也是部亲切感人的好书。”于黑丁先生亲笔作序,序言刊登在当时的《河南日报》上,这是黑丁先生生前最后的一篇文章。

  《火凤凰》完成后,李志林又开始了电视剧《阴阳宅》剧本的创作。《阴阳宅》是部轻喜剧,以山城区大胡村两家村民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当时农村繁杂的宅基地纠纷。电视剧在河南电视台播出后受到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