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休闲时间连续三年下降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众休闲时间连续三年下降
《小康》发布“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报告”近七成受访者工作超时
最常用休闲方式为上网 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从2010年至今,人们的休闲时间连续三年下滑。近七成的受访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每周休闲时间不足10小时的超过受访者总数的四成。

  在公众最常采用的休闲方式中,“上网”连续三年都位居第一,而这种休闲方式并不健康。

  昨日上午,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发布“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七成受访者对自己的休闲状况表示不满。在影响人们休闲满意度的种种因素中,三成人认为“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七成人认为“工作忙、压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

  休闲时间

  仅三成受访者享受8小时工作制

  

  近日,由交通运输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职业保障规定(征求意见稿)》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规定”对海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作出了具体规定,若安排海员超时工作,船东将受罚。

  其实,不仅仅是船员们,在各行各业,超时工作都已成为普遍现象。

  《小康》调查发现,69.5%的受访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其中超过四成的受访者每周工作40~50个小时,甚至有1.3%的受访者每周工作80个小时以上。而只有30.5%的受访者能够“享受”到“8小时工作制”,即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

  

  超四成人每周休闲不足10小时

  

  工作时长的增加,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休闲时间,虽然提到“休闲”这个词汇的时候,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时间”,在宝贵的时间和繁忙的工作面前,即便是渴望休闲的人,也会感到无奈。

  调查表明,每周花在休闲上的时间为10小时以下的,占受访者总数的四成多,而每周休闲时间能够达到30个小时以上的8.1%的受访者,已经算是“极少数”的“幸福人士”了。

  从2010年至今,休闲时间连续三年出现下降趋势。今年的休闲时间指数为68.3,甚至比2006年还要低。超四成的受访者认为,与去年相比,自己的休闲时间“更少了”。

  

  对休闲状况七成人称不满意

  

  对自己的休闲状况,有七成受访者表示“一般”、“不太满意”甚至“很不满意”。

  在影响人们休闲满意度的种种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仍与“工作”和“时间”有关,七成受访者把原因归结为“工作忙、压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五成受访者把原因归结为“个人和家庭的收入状况所限”;三成受访者认为“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施行5年了,但效果不甚理想。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表示自己只能“偶尔享受”带薪休假或是“符合享受条件但从没享受过”。

  影响休闲满意度十大因素

  

  1.工作忙、压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

  2.个人和家庭的收入状况所限

  3.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

  4.工作性质

  5.休闲信息的搜集能力不强

  6.个人兴趣、性格特点

  7.休闲活动的技能欠缺

  8.身体健康状况

  9.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需要

  10.家人或朋友的态度

  ■分析

  以时间来换收入 没闲暇时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翔分析认为,现阶段中国公众普遍感觉休闲时间过少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首先,这是由经济阶段决定的,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必须用时间来换收入的阶段,这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特点决定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其次,目前中国希望通过推进创新来转变增长方式,但是从国际上,尤其是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通过资金投入、金钱激励进行的创新主要带来的是模仿式创新,但是原始型创新必须保证创新思维的人有足够的自由。保证人们有时间自由阅读和自由思考,这样容易激发出原始型创新。

  我们现在的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如果完全靠投资和金钱来刺激,而不能释放一定的闲暇时间,就很有可能重走日本、韩国曾经走过的老路。即主要带来的是模仿式创新,而非原始型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他表示,如果能将工作与休闲结合在一起,创造的价值和财富或许能够成倍增长。要在工作中创造,在创造中休闲。

  在国外,即便工作再忙,人们也需要保证一定的休闲生活时间。比如美国总统,通常一年要过两次度假生活,2010年底,在大部分美国人因为经济不景气而节衣缩食,众多城市连续遭遇强暴风雪袭击时,奥巴马却在夏威夷享乐。

  休闲方式

  上网连续三年夺冠

  体育健身成“新宠”

  

  报告显示,在公众最常采用的休闲方式中,“上网”(占比51.3%)依然保持着与前两年一样的领跑态势,位居第一;散步、爬山、逛公园等大众体育项目因为受伦敦奥运会的影响则成为公众的休闲新宠,上升到第二位,选择“看电视”则位居第四,占比37.4%。选择“观光游览”只有33.9%。

  相较于“大众体育项目”,选择“上网”和“看电视”的休闲方式则不够健康。今年8月,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15年间,我国的患病人次增加了20%,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

  而锻炼身体的时间,恰恰是被上网和看电视“抢占”了,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有4.6小时用于阅读、看电视、使用电脑等静态行为。

  

  ■分析

  聊天发邮件 工作生活兼得

  

  昨日上午,魏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网”之所以成为最大的休闲方式,是因为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阶段,是以“工作”为生活的重点,上网有利于工作,“聊聊天、发个邮件等可以和其他人建立联系,沟通感情,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魏翔说。

  其次,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并不高,而户外运动的休闲方式需要一定的费用支出,而上网,则没有什么太大的费用支出。

  

  调查说明

  2012年8月底至9月初,《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本次调查对东、中、西部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收入在1500元及以上的1007名公众进行调查。其中70后、80后共占六成,收入在3000元~10000元的超七成,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超过六成。(据《法制晚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