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制晚报消息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2012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一如市场预期,升幅低于8月。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1.7%。数据显示,9月份八大类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1月~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8%。
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1.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0个百分点。不过,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6.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最多,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68个百分点。
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表示,CPI虽然重返“1”时代,但应该看到:第一,CPI环比是上涨的;第二,翘尾因素只有0.2%,新增涨价因素却有1.7%;第三,猪肉价格再次成为物价的稳定器,同比下降17.6%,拉低CPI0.68个百分点。对于能否完成全年CPI控制在4%的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持乐观态度。
蔬菜价格发烧,为何CPI却很低?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CPI不是单一商品的价格涨幅,而是一个总体指标,反映的是全国13多亿人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情况。而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往往是对单一商品价格变化的感受。
百姓觉得生活成本渐高,CPI是否低估了?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如低收入家庭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食品和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上,当前CPI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又以食品类、居住类涨幅居首,因而低收入家庭会感到价格涨幅大、生活压力增加。对高收入人群来说,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小,而他们购买的轿车、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价格又多为降价趋势,因而对价格上涨也就没有那么敏感,承受能力也更强。CPI调查的范围更加广泛,是一个加权计算后的综合平均数,其中既包含上涨的品种,也包括了下跌的品种,如果居民用具体上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与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相比,就会觉得CPI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