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安好 你是否牵挂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顶山一八旬独居老太死亡多日才被发现令人叹息
父母可安好 你是否牵挂

 

  核心

  提示

  在平顶山闹市区,一位81岁的独居老太太躺在被窝里,死亡多日后才被发现。连日来,这则“令人揪心”的消息引起了很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民政部统计表明,城乡“空巢家庭”已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人独居率达到70%,比例之高,令人吃惊。中央文明办的有关数据证实:我国独居高龄老人中,50%常年患病,30%有心理问题甚至抑郁症。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在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的现在,让我们去关注老人,更加关注独居老人。

  [事件]   躺在被窝里,八旬老人去了   事发小区位于平顶山市五一路社区,也叫一矿家属院,是个建成20多年的大型居民小区。小区的10号楼下,几名邻居介绍了相关情况。

  死亡的老太太姓陈,81岁,身体没啥毛病,靠捡破烂儿为生。她的老伴是平煤二矿的退休矿工,3年前去世,平时她就一个人住。前几天,对门的邻居发现好几天没见老太太了,敲门没人应,就找来她的儿子,这才发现,老太太已经死亡多日了。

  “当时,她二儿子来了,没有家里的钥匙,搬来梯子翻进屋一看,老太太躺在被窝里,身体都腐烂发臭了……”一位60多岁的大娘说,当天老太太就被送去火葬了。

  邻居们说,陈老太太养有两条狗和两只猫,平时捡破烂儿也带着两条狗,去世后,两条狗一直呆在她的屋里,也不乱叫。

  在陈老太太所住楼下,至今遗留着老太太捡来的破烂儿,一黄一黑两条狗卧在旁边。

  [专家说]   心灵按摩+身体检查=关爱老人   实际上,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事情,在全国多地都发生过。

  10月21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河南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孙学士。“独居老人的数量,呈现一个上升趋势”,孙学士说,“六七年前做过一个课题,开封市区50多万老人中就有4万名独居老人”。

  孙学士建议,独居老人要培养兴趣,广交朋友,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克服“独居心理”。独居老人的子女也应该付出更多,平日里多和老人保持联系,每年给老人做几次全面体检,注意身体疾病。

  此外,河南省人民医院有关专家提醒,老人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需要定期做体检;注意感冒发烧等小病症,不及时治疗,会增加造成代谢紊乱的可能性;家人应留意老人吃药情况,多咨询医护人员。

  [新闻延伸]   接受采访时

  老人劝记者

  常回家看看

  

  10月21日,央视记者在北京采访一位71岁的老人和他从天津来探望的80岁姐姐时,问现在最在乎什么?那位看起来很硬朗的80岁老奶奶称,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原因是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温暖。据介绍,她有三个女儿都住在天津。当记者问希望女儿们为她做点什么,她回答:什么也甭做,就回家看看,多交流交流。“我死倒不怕,只希望多交流,现在有话没地儿说”,老人对记者说,“你们也是年轻人,所以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

  (综合《大河报》、央视)

  [邻居说]   10月21日下午,记者在五一路菜市场,找到了与陈老太太对门居住的闫老太太,两人平时关系最好。

  闫老太太介绍,平时,陈老太太每天都会早起,到周边拾破烂儿,然后在楼下收拾后卖出去。

  陈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年龄大的有60多岁,年龄小的也40多岁。儿女们也经常来看她,就在今年中秋节,晚辈还来看望过。也有孩子曾提出接她一起住,但老太太不愿意。

  闫老太太说,陈的老伴3年前去世,每月她能领1000多元的抚恤金,但她舍不得花,每天都捡破烂儿,还会到菜市场捡菜捡肉,“好一点的煮煮自己吃,坏一点的喂狗和猫”。长期捡破烂儿,陈老太太的屋里经常飘出臭味。平时在小区里,她也不怎么跟别人交流。   育有三子一女,不常与人交流

  呼唤形成社会关照网络

  孙学士还提议,在呼唤子女多付出的同时,社会应该逐步建立起以社区关照为主的横向关照模式。比如统一给独居老人配备联系电话,安装警铃之类的求助工具,为独居老人建立登记制度,将独居老人的病史等相关资料登记在案,也可以参照“结对帮困”,由社区内或者社会上的志愿者和独居老人结成对子,定期上门关心帮助老人。最根本的是建立一个关注独居老人的体制和网络,并保证密切联系和信息畅通。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