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推动资源型城市华丽转身
“草根”代表带来“草根”心声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的十八大代表、鹤壁市委书记丁巍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产业升级推动资源型城市华丽转身

  11月6日,党的十八大代表、鹤壁市委书记丁巍(左)做客新华网设在京西宾馆的十八大访谈间,接受记者专访并与网友在线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姚斯彦)炉灰搞建材,石头能造纸。这是鹤壁市将生产废料变废为宝的绝招。党的十八大代表、鹤壁市委书记丁巍6日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这座淇河畔的城市如何通过循环发展体系,从“黑、白、灰”的“资源城”实现向宜居魅力“生态城”的转身。

  鹤壁素以富有黑(煤炭)、白(百云岩)、灰(水泥灰岩)资源著称。为摆脱过分依赖资源性产业的痼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鹤壁明确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举措。

  “我们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为的是加快推动工业结构朝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集聚集约度、高资源产出率’的方向转型升级。”丁巍介绍,鹤壁市围绕煤电化材、食品加工、金属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构建煤电化材、食品加工、金属镁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以神奇的“石头变纸”为例,鹤壁洁联公司利用工业固态废料煤矸石造纸,每生产一吨纸比传统造纸方法节约木浆30%以上、节约用水150吨以上。同样本着“吃干榨净”思想,鹤壁还围绕煤电生产过程探索实现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矿井水等废弃物的再利用,构建了煤炭—电力—建材、煤炭—煤层气—电力、煤炭—煤化工—建材等循环产业链。

  丁巍说,鹤壁市通过构建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城市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来发展循环经济,这是一个崭新的思路。除了从生产过程到生产废料的“吃干榨净”,鹤壁还加大力度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把工业、农业、城市互动成一体,实现“产城一体”,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和企业循环式发展,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鹤壁市GDP总量增长了3.5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5.5倍。丁巍说,这个城市每年空气优良和水质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都在330天以上。被鹤壁人视为母亲河的淇河是一条拥有独特风土人情的文化河,《诗经》里有“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描写;李白诗作中也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的记录。现在通过保护,淇河水质清澈见底,成为我国华北地区的一条没有被工业污染的“生态河”。

  “农业生产也搞循环型,比如农民种粮食喂猪,将猪粪发酵形成沼气,沼气进入农民家,原来家家点柴火,现在使用清洁能源。农民不仅粮食增产,而且通过养殖增加了收入,也提升了生活品质。”丁巍认为,循环经济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物质成果,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丁巍感受到了鹤壁加快转型的重大机遇。今天的鹤壁,正在积极探索一条“两不三新”的路子,就是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不牺牲生态和环境、新兴城镇化引领、新兴工业化主导、新兴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