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里的“成功之道”能信多少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2012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本里的“成功之道”能信多少

 

  不知不觉间,“成功”已经成了一门学问。

  从机场的书报亭到大学校园的阅览室,甚至在网络商店里,凡是有书的地方,《成功的3个周期》、《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黄金门》这类“励志”书籍随处可见——它们甚至被单独分成一个门类,摆在最明显的位置。

  然而,很多人对这类励志书籍的阅读体验却是,读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但激动了几天之后会发现,生活还在继续,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多大改变。

  有人分析过成功学的基本讲义和惯用词,发现它们几乎就是人类世界已知的公理。比如世界第一成功导师、世界第一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必定成功公式”:第一,明确目标,决定你所要追求的是什么;第二,详细计划;第三,立刻行动;第四,如果行动方向有偏则进行修改,以能达到目标为准;第五,坚持到底。这个公式当然是无懈可击的,按照这些无比正确的道理行事,理论上也必定成功;如果不成功,只能说明你的行为有偏差。

  不可否认,从这些廉价、方便、唾手可得但又貌似永远正确的道理中,我们似乎获得了营养甚至是前进的动力;但如果一味地沉迷于所谓的“成功之道”,放弃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则有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与自己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

  治理拥堵的妙招

  1998年深秋,哥本哈根一个办公大楼内,刚到欧洲环境保护署能源交通部就职的佩德·延森就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部长给他分配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治理城市拥堵。

  这可难坏了延森,他没有多少治理拥堵的经验,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城市管理者把道路修得更宽,停车场建得更多。但这对于很多欧洲古城来说,无疑是难于上青天。

  为了寻求对策,延森经常开车去哥本哈根的繁华路段调研,希望能灵光一现,然而上帝没有给他任何旨意,给他的只有汗水和叹息。

  为了避开上班高峰,延森只好每天都提前开车去交通部。有一天,延森在街上看到一个穿运动服慢跑的人,他跑到了一个设有天桥的街口,但他没有上天桥,反而从底下横穿过马路。这时,突然一辆车从对面驶来,来不及躲闪,把慢跑的人撞倒了,所幸没有造成大碍。

  延森停下车,上前关切地问:“先生,你为什么不走天桥呢,这样既锻炼身体又安全?”慢跑的人瞥了延森一眼说:“早晨车少,我不是图省事吗?”然后带着鄙夷的眼光走开了。

  延森摇了摇头,感触颇深:既然早晨出来锻炼身体,当然希望多运动、多流汗,以达到健康的目的,但为何不走可以增加运动量的天桥,却要违规横穿马路呢?更可怕的是,还差点儿发生车祸,这和锻炼的初衷不是背道而驰吗?想着想着,突然,一个绝妙的点子出现于延森的脑海,他要改变市民出行的观念,反其道而行之,让城市先堵起来,以堵治堵。

  有了这个点子,延森的干劲儿风起云涌,他花了半年时间,写了一份10万字的《治理城市拥堵的可行性报告》,里面详细记录了治理拥堵的刚性措施。

  就在延森大展宏图之际,他的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欧洲环境保护署能源交通部的官员对这份报告根本不认同,他们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根本不会得到欧洲各国政府的采纳。

  但延森并没有气馁,他坚信这份报告肯定能发挥重要的效能。于是,他决定自行到各地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游说,每到一处他都虔诚地递上报告,然后事无巨细地说出他的新理论。

  可想而知,拒绝是习以为常的,然而更糟糕的是,欧洲环境保护署能源交通部鉴于延森的疯狂举动,打算给他停职的处分。

  延森失业了,但他的雄心依然不减,继续奔走游说,可以说屡败屡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哥本哈根新任市长默克决定给延森一个机会。

  延森终于实现了他的理论:给司机制造麻烦。譬如:在各个路段增设红绿灯,刻意让车辆不得不走走停停;在主要十字路口取消行人地下通道,让行人从地下重返地面;在大型购物中心、巨大办公场所不设停车场;同时大力发展有轨电车,改善公交系统……

  半年过去了,虽然哥本哈根的市民略有怨言,但效果非常明显,不愿开私家车出门的人日益增多,繁华路段的拥堵大大缓解。

  看到治堵成效这么显著,从2000年起,很多欧洲城市开始效仿。维也纳、慕尼黑和哥本哈根封闭多条街道,禁止汽车出入。巴塞罗那和巴黎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计划,将不少机动车道改为自行车道。伦敦和斯德哥尔摩的司机如想进入市中心,必须缴纳高额拥堵费。德国几十座城市加入了全国性的“环保区”项目,在划定区域内,唯有释放低碳尾气的汽车方可入内……

  就这样,延森的价值可见一斑,两年后,他又被请回欧洲环境保护署能源交通部,并理所当然地当上了负责人。上任伊始,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欧洲正在采取行动,让城市从汽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适宜人类生活。”(据《读者》)

  速成的“成功”真的有效吗

  按照“成功学”的定义,这是一门运用世界顶级人士证明有效的成功方法帮助个人、企业或者团队,减少自我摸索的时间,快速达到目标并获得全方位成功的学科。这其中,最具卖点的无疑是“速成”二字。

  类似“35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如何在36岁之前成功”这样的标题之所以引人注目,或许正是基于以下的逻辑:“成功,似乎是一种标志,象征我们努力的成果,表示我们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成功,又像是度量衡,评定我们在社会中的等级。”而与之类似的不少成功学书籍似乎也在教导我们,成功要趁早,“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实现人生价值”。

  可是,在短时间之内,只要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付出有限的努力,就能达到一个颇具诱惑力的人生高度,你觉得可能吗?

  我曾经被人拉去参加一个培训,现在想来,那几乎是成功学教程的现场演示。

  第一印象就是群情激奋。不大的会场里,扩音设备本就多余,而“导师”还在不断要求每一个发言者拿着话筒声嘶力竭。

  自我介绍之后要说的,是来此上课的目的——个性中的哪些东西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想突破什么样的人生瓶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一个20多岁的女孩说出了困扰她的一个问题:害怕冲突,尤其是在职场上,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紧接着,她表了个态:“希望能有所改变吧。”

  “导师”喝止:“‘希望改变’就是不改变!为什么拒绝改变?你现在不改变,一辈子就改变不了了!你到底希望不希望改变?”直到被问得哑口无言,女孩只好说:“我想改变。”

  在简单讲解了几条理论之后,培训很快进入实践环节。女孩得到的任务是,在手机通讯录里挑一个最不喜欢的人,给他打电话,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表达出来。女孩犹豫再三,而“导师”则煽动在场的同学一起鼓掌,“鼓励”她突破自我。

  看到了吧,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必定成功公式”的简约版本:明确目标、立刻行动、坚持到底。当然,还要配合上让人热血沸腾的现场气氛。可是,如果冷静下来想想,这样的一个电话真能改变一个人20多年来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个性吗?这样的举动看似是人生突破,实际上又能有多大意义?这样速成的“成功”,真的有效吗?

  职场“厚黑”不可取

  还有一种与职场有关的成功学书籍,被打上了“厚黑学”的标签。这门起源于李宗吾先生的“学问”,如今似乎在职场上有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你埋头苦干却迟迟见不到收获,你经常莫名其妙遭人中伤,你总是眼睁睁地看着机会被人抢走……于是有人宣称,之所以遇到这样的职场问题,“只能说明你的‘厚黑’本领还不够,还得好好修炼”。在市面上流传的“厚黑学”职场书籍中,大多都会列出一系列并不积极的职场法则,比如“敷衍推诿,明哲保身”、“正话反说,假话真说”、“找好靠山,不得罪人”等。

  如果你按图索骥,或许确实能解决刚才提到的那些问题,让自己的付出获得更高的性价比;但在得到的同时,相信你也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积极的生活态度、诚恳的人际沟通、进取的工作态度以及真实的个性表达。

  身在职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遇到困难甚至是不公平,这些都很常见。要知道,不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会有所回报——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工作,难免会失望,进而陷入一种哀怨的情绪中,害人害己。但如果你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足够认真、足够努力,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相信明眼人一定会看得到。

  至于金钱、名利、职位和发展机会,当你不那么在意这些东西的时候,它们反而会自己找上门来。

  真正的成功无法复制

  诸多成功类书籍大都存在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如果我们把成功定义为“个人资产达到500万元”或者“40岁之前做到大区经理”的话,实现这样的愿望的确会有一条相对固定的路径。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能梦想成真,但在千军万马当中,必定会有几个勇士杀出重围。看到过一句话: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而且他们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人还怎么活下去?

  《史蒂夫·乔布斯传》被誉为乔布斯本人留给世界的最大礼物。于是有人钻到书里,试图从中寻找通向成功的路径,网络上也曾经掀起一股“打造中国乔布斯”的大讨论,但是一无所获——我们已知故事的结局,再回过头去从过程中寻找蛛丝马迹,即便是找到了一些诸如“创新意识”、“追求完美”之类的东西,那也仅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乔布斯,真正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因为我们要的是每个人的成功,而非一种成功。

  成功不是从终点到起点的反推。我们需要成功学,但不要功利主义的成功学,更不要打着成功学旗号的商业营销。其实,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成功就不再是一件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了——它并非意味着某一个具体的数值或职位,更不是跟其他人生活境遇的比较,而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成功,要轻装上阵,首先要甩掉的就是成功学的大包袱。

  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尽全力把它完成好,这便是成功。

  (据《中国青年报》)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