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细数婚恋观变迁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2012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最爱兵哥哥”到“无房无车者勿扰”
“光棍节”细数婚恋观变迁

 

  【上世纪七十年代】

  找对象要看家庭成分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择偶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革”的影响,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婚恋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自由恋爱虽然仍是少数,但已逐渐兴起。人们找对象时往往把“家庭成分”放在首要位置,讲究“根正苗红”。

  “那时候提倡立‘四新’,反对包办婚姻、支持自由恋爱的思潮开始流行。”将近花甲之年的许克令回忆道。“在结婚前,我曾有过一次自由恋爱的经历。那时候我在生产队工作,对队里一个女孩儿产生了好感,那个年代虽然没那么多旧观念了,但男女之间还是要保持一定距离。为了让女孩儿知道我的心意,我一直通过生产队长向她借书,慢慢地,我们开始直接联系了,后来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上世纪七十年代,革命电影非常流行,我俩当时经常去看电影,看完了我送她回去,两个人走在路上都是一前一后,连手都不敢拉。”许先生说,他们那时候虽是自由恋爱,但可不敢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在街上拉手、拥抱,许多人是通过送《毛主席语录》表达心意。

  “那时找对象非常看重对方的家庭成分,谈恋爱前都会先打听对方的出身,贫下中农、工人、军人和干部比较受欢迎。当时物资都是统一分配的,工人因为有工资,手头有钱花,成了当时的‘抢手货’。家里出过地主、资本家,家人被批斗过的年轻人很难找对象。”许先生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时候大部分人谈恋爱也都是别人介绍的,但和前几年不同的是,在经过媒人介绍之后,男女双方可以自由相处一段时间,合不合适可以自己做主。”孟爱女士和丈夫也是由媒人介绍的,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恋爱历程后,1987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恢复高考后,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成了天之骄子,我丈夫就是一名大学生,可抢手了,那时有好几个人想给他介绍对象。改革开放头几年,家庭条件相差无几,人们找对象时比较注重人品和长相。外国、港台流行音乐和电影那时也大量涌入内地,穿着时尚的明星们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一些人开始按自己喜欢的明星类型来找对象。”孟女士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流行的娱乐活动还是看电影,如果见面之后有好感,男方会千方百计弄几张电影票约女方看电影,“改革开放后电影种类就多了,像刘晓庆这样的大牌明星经常出现在电影屏幕上,在电影院举办的晚会也不少,年轻人最喜欢看电影、看演出,许多有情人的第一面都是在电影院见的。”孟女士说。

  大学生、娱乐明星成标杆

  讨论活动时,秦先生和一名女网友聊得特别投机,两人约好一起参加活动,于是有了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见了面之后觉得他挺朴实的,比较内敛、稳重。”王女士闲时也经常登录贴吧,那次聊天之后他们觉得很投缘,见面之后更是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得到了双方父母的认可,前不久举行了婚礼。

  比起在论坛上找到真爱的秦先生,家住汤阴的杜先生和妻子“偶遇”的方式更是新潮。杜先生是名微信“发烧友”,尤其钟爱微信“摇一摇”这一功能,并通过这个功能结识了不少天南海北的朋友。

  今年6月底的一天,杜先生摇晃手机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小仙儿”的网友资料,这位网友在鹤壁市淇滨区,离汤阴只有21公里。杜先生向“小仙儿”发送了好友申请,两人聊了一会儿,感觉非常投缘。从此,他们每天都聊到深夜。经过十几天的交流之后,杜先生来到鹤壁一睹“小仙儿”真容,见面之后更是觉得相见恨晚。

  两人都在通信部门工作,相似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在杜先生猛烈的爱情攻势之下,李女士接受了杜先生的表白,虽然李女士家人一度反对,但坚定不移的两人还是冲破种种阻力修成正果。

  随着网络、电脑和各种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的交友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从QQ到网络论坛再到网络游戏,无论相隔多远,人们都可以彼此相识、相知。异地恋、网络爱情、闪婚现象也越来越多,交通的发展也使得异地恋和网络爱情有了现实上的可行性。“从太原到鹤壁不过是6个小时的路程,我认为距离不是问题。”和一位山西姑娘相恋的郑先生说,“只要彼此真爱,QQ和电话就可以为我们的感情保温。”

  思想相对独立的“80后”、“90后”的择偶观已经不再那么单纯,在生存压力之下,不少年轻人择偶时依然把物质条件、社会地位放在首位,官二代、富二代、公务员成为近10年来的“相亲种子选手”,房子、成了大部分单身男性的最低相亲门槛,也有女青年宣称“无房无车者勿扰”。

  对此,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80后’、‘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提供的物质基础基本上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社会大环境也让他们不用再考虑对方的家庭成分,这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寻找真爱的客观条件。”“80后”郑先生说,“不论是家人、朋友介绍还是自由恋爱,也不论对方家庭条件如何,我觉得只要彼此投缘、互敬互爱,就是最合适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

  无房无车者

  勿扰

  “我们是在百度鹤壁贴吧认识的,真没想到会这么有缘,能最终走到一起。”秦先生告诉记者。

  秦先生说,一天闲得无聊,他注册了“百度贴吧”的账号,加入了“鹤壁吧”,没事时就和网友聊聊天,灌灌水,发帖说说自己的生活。

  今年9月份,贴吧组织吧友去市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献爱心,在

  【上世纪九十年代】

  物质因素影响大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饭店、舞厅、卡拉OK厅越来越多,相亲场所不再拘泥于家、单位、电影院,婚恋观也逐渐开放。

  “上世纪九十年代,自由恋爱的就非常多了。”1992年,王洁女士就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与丈夫相识,并恋爱结婚。“差不多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了这种观念:只有嫁不出去、娶不上媳妇的人才会让家人、亲戚帮忙介绍对象,大部分人都是自由恋爱。”王女士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看《非诚勿扰》,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湖南台就推出了《玫瑰之约》这样的电视相亲节目,收视率还挺高,我和家人就经常看。”

  “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下海’,不少人富了起来,国有企业改革后很多工人下岗,家庭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工作待遇好、有房子的人比较抢手。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条件逐渐成了择偶时的重要标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兵哥哥”最火

  在旧社会,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包办,直到入洞房时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从新中国成立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虽然婚姻自主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当时年轻人的婚恋中仍旧举足轻重。

  和现在年轻人的相亲相比,今年78岁的杨兰英老人觉得,自己的相亲经过实在是太简单了。“那时是媒人先和双方父母说的,我根本都不知道彼此的父母已经看中了对方。相亲的前一天,父母才跟我说明天去邻居家相亲,看看对方咋样。”杨女士回忆道。第二天,杨女士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邻居家里,男方早已在屋内等候,双方父母撤出屋内后,两人都很紧张,“我当时就看了男方一眼,我们当时都连句话都没说就匆匆结束了这次相亲。”

  “咋样?相中没?我瞧他模样怪齐整。他爸也是工人,是咱劳动人民的孩子,朴实。”父母说。杨女士点点头表示同意,男方也同意了。就这样,没有经过任何实质性交往,两人在一个月后举行了婚礼。“当年物质条件远没有现在丰富,家里就用大红色的棉布做了个新被面,还买了一个瓷脸盆,这就是我的全部嫁妆。”杨女士说,“没戒指,没礼金,没家具,没房子,结婚后跟男方家人一起住。”

  那个年代已开始相亲,却缺乏实质的交往过程和感情基础,双方在父母的安排下见一面后就表态,如果双方同意,很快就会举行婚礼。“极少有自由恋爱的,在农村等一些传统观念还比较浓厚的地区,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甚至会被当成异类,受到乡邻的嘲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相当复杂,在不断强调战争、战备的时代大背景下,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形象相当高,解放军是当时年轻人心中的“偶像”。“那时谁要能找个军人,尤其是立过功的军人,别说是女孩儿本人,就连亲戚朋友都会觉得有特别面子。”杨女士说。

  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光棍节”,网友聚会、旅游、相亲,单身青年们度过了既无奈也充满期待的一天。在鹤壁本地网络论坛上,“单身节你都干啥了”这样的帖子占据了半壁江山,“脱光”、“相亲”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在信息通信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媒体、网络成为相亲的新途径。而在几十年前,人们的相亲方式还很单一,择偶观也与今天有着很大不同。恋爱标杆则由军人、工人逐渐转变为大学生、公务员,相亲史被烙上了厚重的时代印迹。

 
3上一篇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