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国内“高身价”的背后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品牌国内“高身价”的背后

 

  核心提示

  一双品牌皮鞋,欧洲比国内便宜近一半;一杯星巴克咖啡,北京要比美国贵75%……近年来,走出国门的消费者惊讶发现,在国内要下决心才舍得买的商品,在海外可以便宜这么多。为什么大量国外品牌商品,一入中国门就“身价”倍涨?洋品牌国内“高身价”能高多久?

  价格差令国内消费能力频频“出逃”

  

  “国外买品牌货比国内便宜多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旅行购物,常常发出如此感叹。

  同样的货品,国外究竟比国内便宜多少?刚从德国回来的北京市民小黄举了一个例子,一双ecco牛皮皮鞋,在汉诺威的商场里售价11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千元,而国内同类款型皮鞋价格通常在2000元左右,贵了差不多一倍。

  这不是孤例。一杯用料并无差别的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在美国仅约合人民币12元,国内要卖21元,国内比国外贵75%;耐克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一款篮球鞋,国内价格高达1299元,而美国官网的售价仅为12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00元。

  存在价差的商品并不限于上述领域。一项商务部门的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外的差价明显。

  据施华洛世奇官网显示,同一款式的手表,在大陆售价为6600元,而在香港售价5450港币(折合人民币约4390元),欧洲售价49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954元),仅为大陆售价的6折~7折。

  而电子产品国内外的售价则相差更多。以一台在中国组装的苹果15英寸视网膜屏笔记本电脑为例,该机型在美国官网的售价为21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735元),在中国内地官网售价为16488元,比美国贵出近3000元。

  日趋明显的商品价格差,令国内消费能力频频“出逃”。据汇丰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11年中国旅客在海外购买高档商品消费折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

  

  国际品牌“身价”高原因多

  

  尽管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身价”颇高,却依然深受国人追捧。除了关税、贸易、运输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增加的销售渠道成本、营销成本等造成内外价差之外,过硬的产品质量也是国外知名品牌价高“不愁卖”的原因。

  黄晓是海口市一家航空公司的高管。她说:“国外的品牌可能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形象,购买这些商品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虽然价格高一些,也能接受。”

  因此,在国人“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态下,不断涨价便成为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某奢侈品牌运营人士坦言,顾客消费大多跟涨不跟跌,奢侈品牌每次放出涨价风声,都是为了促销。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即使中国官方调低关税,也不能保证奢侈品厂商调低单价,高价位是定价策略,主动降价会损害形象和销量。

  业内人士分析,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差异;国内品牌商品的种类相对较少,消费者的选择比较少;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这些都是国外知名商品在国内市场价格的主要推手。

  洋品牌缩小价差将是趋势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是这些洋品牌的高价还会持续多久?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以前认为的奢侈型消费品现在变成了更为大众化的普通消费品,所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体系也面临挑战。

  在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等成本降低以及政府在关税方面的不断调整,国际品牌缩小内外价差将是一个趋势。

  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特别是在欧洲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一些品牌为争取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价格调整也是方式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刚刚建立,层次多、费用大,增加了高档消费品在中国的交易费用。

  “这种内外价差的缩小调整是应对本土中高端品牌不断延伸的手段。”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表示,国际品牌通常有不同级别的完整的产品体系,其中高端的品牌一般会采取不断上调价格维持其高端形象,低端品牌可以通过降价缩小价差的方式,让人感觉性价比提升,从而抢占市场份额。

  在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娄向鹏看来,在市场竞争更充分、中外人员交往更频繁、信息透明度更高的状况下,国际品牌价格体系也会随之调整,特别是与日常消费相关、价格透明度高的产品,内外价格趋同会更快。 (据《中华工商时报》)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