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见习记者 朱迪 文/图
邱大妮老人住在淇滨区桂鹤小区,11月15日100岁生日当天,全家50多口人聚在一起为她祝寿。
11月15日,记者来到邱大妮老人家,一进门就看到对面墙上挂的全家福,客厅里摆满了鲜花和礼品。
记者见到邱大妮老人时,她正在整理床铺,老人头戴深红色的帽子,两鬓露出白发,牙齿已经全部脱落,但精神矍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老人一看到记者便拉住记者的手问冷不冷,亲切极了。
困境中挑起生活重担
邱大妮1913年出生在山东菏泽,因为家里穷,又赶上大饥荒,15岁时,被父亲卖到汤阴县宜沟镇一户姓韩的人家。
邱大妮以童养媳的身份在宜沟镇生活了3年,18岁嫁为人妇。丈夫1961年因病去世,时隔9个月,大儿子也不幸去世,当时邱大妮已有两个女儿出嫁,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和两个孙女。
“那时候,日子苦得没法过,俺娘经常哭,眼睛都快哭瞎了。”邱大妮的三女儿韩玉花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几度落泪,“当时,家里就俺娘一个大人,要照顾4个小孩。我算是家里比较大的孩子,有时候跟着邻居去拾柴火,然后回来烧锅做饭。”
韩玉花说:“后来,俺娘不哭了,她对我们说‘我不哭了,你们要是再没了娘,可咋办?谁来照顾你们?’”
之后,邱大妮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地将女儿和孙女抚养成人。1982年,邱大妮随韩玉花来鹤壁生活,一直到现在。
在邱大妮老人家,最大的节日不是春节,也不是中秋,而是她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家人总会想办法赶到老人身边团聚。邱大妮老人的百岁寿宴上,家人齐唱生日歌,听着歌声、笑声,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现在吃得好、穿得暖,儿女们孝顺,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幸福的了!”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大家人,邱大妮老人激动地说。
邱大妮的外孙女告诉记者:“姥姥爱吃甜食,爱吃肉,红烧肉、腐乳肉都是她老人家的最爱,几天不吃就会说‘怎么没肉吃了,快去买肉吧’。鸡蛋和小米稀饭是姥姥每天都要吃的东西,老人家讲究多餐少食,只吃七分饱,姥姥每天4顿饭,偶尔来了兴趣,还能喝上一小杯。”当听到外孙女说她“爱吃”时,坐在记者旁边的邱大妮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邱大妮的外孙女说,老人每天早晨6点起床,中午要午休,晚上9点上床睡觉。“姥姥吃饭特别讲究,细嚼慢咽的,饭后擦嘴也是必不可少的,用现在的话讲,‘比淑女还淑女’。”
“跟邻居关系很好,家里一有饼干、点心什么的,她就用衣服包住往别人家送,拦都拦不住,邻居们都喜欢跟她拉家常。”邱大妮的外孙女说,“老人家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看孩子,我们家几个孩子都是姥姥一手带大的。除了这些,姥姥还是个思想开放、紧跟潮流的人。”
“俺娘是个闲不住的人,爱做家务,把做家务当成锻炼的一种方式,勤劳也是长寿秘诀之一。”宋纯信说。
现在,邱大妮老人除了眼睛看不太清楚、听力不太好之外,行动灵活,头脑清楚,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韩玉花告诉记者:“两三年前,俺娘还自己扶着桌子做蹲起运动呢。现在天气好的时候,我跟老伴儿出去散步,她老人家能跟着我们绕小区走好几圈。”
据韩玉花讲,邱大妮老人70岁左右的时候,心脑血管有些小毛病,整天吃药,还很爱替孩子们操心。但随着岁数增大,老人的性格越来越开朗,心态越来越平和,心里也不装事儿了,整天乐呵呵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要她身体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今年已经64岁的韩玉花说。
“俺娘特别讲究,很爱干净,衣服一直很整齐,几乎每天都要擦身子,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直到今天,她还每天自己洗脸、刷牙、洗脚,现在端不动洗脚水了,我就给她端,前些年她还自己洗洗袜子什么的,这几年不让她洗了。”韩玉花的老伴儿宋纯信对记者说。
一天四顿饭,每顿七成饱
年龄越大,性格越开朗